《梦舞情愁》
第2节

作者: 玉情儿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大哥比我大十四岁,和我虽是同母异父,但在我心里,他和我同父同父母的二哥三哥一样亲,甚至更亲。我连做梦都想有个大嫂儿。由于,家庭贫穷和父亲暴躁执拗等原因,大哥年近三十还未成婚。可是没想到,父亲现在,竟然让我给大哥换亲或转亲!这可如何是好呢?

  我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从此就有了心事。我不光想找一个如意郎君,我还想当作家呢,儿时的作家梦,好像从这一天又捡了起来。对,就是这一天。我决定拿起笔来,写一些反对包办婚姻的文学作品,让那些家有哥哥或弟弟的姐妹们,都能婚姻自主,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换亲、转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非常风行。“换亲”,是两家。如:张家的女儿嫁给王家的儿子,王家的姑娘就嫁给张家当媳妇。“转亲”,是三家。也叫“三推磨”。三个男孩,三个女孩,转一圈。如:张家女儿嫁给王家,王家的女儿嫁给李家,李家的女儿嫁给张家。那年头,只要是家有兄弟的女孩子,尤其是有哥哥的女孩儿,在哥哥没有结婚之前,就不给女孩儿订婚。一般都被父母留着备用。万一儿子找不到媳妇,好让女儿给换一个或转一个儿媳妇。有些人,就是跟戏曲《抬花轿》学来的。我觉得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婚姻形式。开始,女孩子们几乎都不愿意,最后也还是没有听说,谁能扭过父母和家人,可我就是不能接受。那一夜,不,那几夜,我几乎没有睡好过,待考虑清楚和做好计划以后,就不再想它了。第二天,就到纸和笔,开始踏上反对包办婚姻的征途。不久,我还买了本儿《写作方法与技巧》,那里边,有关于老舍、沈从文,和高尔基的介绍,使我倍受鼓舞。好像浑身上下,一下子增长了好几倍的力气。尤其是高尔基,这本书上说,他只读过五个月的小学,后来成了世界文豪。人家通过努力都能成为世界文豪,我为什么就不能努努力,成为中国的一个作家呢?我突然感觉到,一本好书就是个向导。一本好书,就是一条道路。从此,我就更加热爱读书了。并且,连连蹦出很多感悟:读书不能只用眼睛,最好用读书心去读。眼睛看到的只是文字表面的话,而心,却能看到文字背面的话。书籍就是修理大脑的工具。书籍就是智慧的小船,能承载着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二哥虽比三哥大五岁,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同学,叫穆铁成。二哥上学晚,三哥上学早。其实,二哥入学并不晚,因为,奶奶在我一岁两个月时候就去世了。由于没有人看管我和老三,已经在读二年级的二哥不得不辍学回来。把我看到三岁才又重返学校。
  穆铁成那年二十岁。他经常来我们家做客,姑娘们都说他长得好看,总是拿他和我并到一起开玩笑。尤其是隔壁的二秀,几乎天天开这样的玩笑。动不动就是,你又想穆铁成了吧?穆铁成该来看你了?他也想你了,他一定想你了,穆铁成恁漂亮,你一定喜欢他,你俩啥时候结婚了,可别忘了让我去送礼,嘿嘿......她笑的时候跟鬼掐脖子似的。以前,我从没有在意,总觉得自己还小,那是大人的事情。现在,既然家里开始提到我的婚姻之事,我也觉得一下子长大了。当二秀又拿穆铁成和我放到一起开玩笑时,我突然决定,看看他长得到底咋样。当他又来我们家的时候,我就不自觉的偷偷瞟了他一眼,果然,一表人才!他身材魁梧高大,面容白里透红,一双眉毛又弯又长,稳重而大方。不愧经常被大人们夸赞和姑娘们好评。

  不知为什么,当穆铁成的漂亮,得到我的验证以后,心里好像突然冲进来一匹脱缰的野马,脸轰一下热得烫手,恨不得窜出火苗来。一阵阵脸红心跳之后,就再也忘不掉他了。脑袋里总是闪现出他的影子。
  以前,二秀开我和穆铁成的玩笑时候。因害羞,我很难为情,也很烦。但是,我从不与人翻脸。我是个不开心的时候,也挂着笑容的女孩儿。总是压抑着自己,不给任何人办难堪。再不开心也没有过多的表示,只适当回她几句,说你自己的吧?你喜欢他,他喜欢你就行了,别再这儿炫耀。但心里却很坦然。后来玩笑开多了,我想的也就多了。自那次偷偷看了他一回后,每当别人,再次开这种玩笑的时候,我的脸,便像刚从油锅捞出来的大虾一样,又红又烫。心里忽通得像个赛马场。很快的,我便开始了“做梦”,憧憬着,将来与穆铁成一起生活的各种幸福美好的画面:

  每天,我做好了早饭再叫他起床,家务活我全包。孝敬他的父母,做一个最好最好的媳妇。农忙时,我早早起来加班,待天亮了,我自己割完了一块地的麦子,或是起完一块田的秧苗。然后,再回去给他们做早餐。饭后,我们再一起去干活......我要让他高兴,让他全家都开心。让人人见了人人羡慕。我们一起幸福的劳动,就像电影里的镜头一样,阳光洒在我们的身上,把我们的发丝照耀的闪出金光。把我们的笑容照耀的更加灿烂。每每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幸福甜蜜的不得了。我认为,爱情就是对他比对自己好,他笑了自己才会更快乐。所以,我要加倍的对他好。

  日期:2014-06-06 10:35:21
  二、梦舞情愁

  父亲出生于一个人口不是很多,但是,有好几支血缘的大家庭。他在,亲兄弟中,排行老二。堂兄弟中,排行老三。现在,他还是家长制那种老观念。他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经常把一个家庭比作一个朝廷,把他自己比做皇上。他指着东说是西,你都不能说不对。本身就急性子的他,又加上年幼颇受委屈和压抑,导致他脾气性格有些暴躁和执拗,再加上,几十年受西院他堂兄张守财一家的残害和欺压,使他的脾气变得更加火爆。他斗不过人家,烦心窝火,就把一切怨气都散在自己家里,那脾气一上来,恨不得把人往死里整。他说杀人犯,要是杀人不犯法,他人都敢杀。曾经在他很想杀人,却又怕抵命的时候,他去学了杀猪和杀牛。

  父亲有一个特点是絮叨,不是一般的絮叨。大小有一点事,能成千上万遍的念。说成千上万遍都太保守了,有的事情估计都上亿遍。每天几个小时,成年成月的念叨。下一件事不出来,上一件事就不会放下。有时候还好炫耀自己有本事。说他一辈子娶四个女人。说他没上过一天学,却当过生产队会计。说他当年五块钱闯北京......不是念这就念那。谁要是犯个错,那才不得了呢,复读机似的,天天念,嘴巴一会也不闲着。

  自从那晚,他在小莲家,说让我给大哥换亲以后,他回来也没瞒我。每天好像他很伟大、很聪明似的,还没起床就在妈面前说:嘿,他娘(的),人家都换亲转亲,咱不会呀?哼,咱也有妞儿,有一个妞就不愁一房媳妇。人家换,咱也换,人家转,咱也转,这也没啥丢人的。转亲换亲的人多了,到时候,叫人家说,张某李某,三个儿娶三房媳妇,看看多好。不排场吗?妞儿嫁给谁不是一门亲哪?哼,我就不信,给老大弄不来个媳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