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留的旅客被赶走后,火车站广场安静下来了,到处是三三两两的接站人员,他们说说笑笑纷纷上车。间或有人把旅客接到车子边上,当旅客迟疑不决时,总有几个人相帮,或围观劝说威吓,或帮腔打闹搞笑,等等不一而足。上车后,车上总是挺热闹。同一间招待所的接站人员,一个晚上难得碰面,现在下班了,大家凑在一起,讲着各自骗人的笑话,在哈哈大笑中,中巴车开往广州各个角落。若是中巴车上有旅客,例如一个年轻的姑娘,特别是打工妹,她们总要问上几句,怎么还没到?怎么还没到?这时也总是有人回答:
“到了,到了,马上到了......解放军不会骗人的!”
日期:2012-11-06 15:11:55
第四章 接站英雄谱 (2)
阿富,我们已经认识,就是从浙江来广州找工作钱用完了,被人介绍到黄埔军供站,后来又和王佐那批人一起转到海军二招的那个徐阿富。他是一个来自于安徽黄山地区的大山中的乡下小伙子,平常话不多,说出话来也就是仨俩个字,给人一种木纳笨拙的样子。但偏偏就是这个憨厚老实的阿富,却是拉客接站的好手!每每晚上下班看业绩的时候,总排在王佐前面,王佐怎么也想不通!开始几天,王佐还真有点纳闷,后来跟着阿富一起跑了几圈,才悟出了真谛!原来阿富拉客从不开腔,不辞劳苦,在火车站各处一圈又一圈地转下来,一个晚上也没见他坐下休息。这样的话,成功的概率当然就大多了。看来,做任何工作都是需要老黄牛精神,这是超越时空的古今中外万古不变的真理。而且阿富还有个特点,那就是一幅天真厚道的笑容对着旅客,谁瞧见谁都舒心。王佐心想,大概在火车站拉客的人多如牛毛,这些人大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且死磨硬缠。这对于旅客来说,他没走上几步,就接二连三有人上来问话,令旅客很是厌烦,有一种逆反心理,任凭你怎么口生莲花,那也是没有用的。这时旅客遇到阿富了,首先映入旅客眼中的是他那天真厚道的笑容。同时,阿富也不像别人那样大炮似的狂轰烂炸一阵,只是憨厚地问住店吗?旅客舒服多了,哦,这是真的招待所,不是骗人的!王佐也曾经学着阿富那样,用送笑脸不说话的方法去拉客,但效果委实不佳。究其原因,不是每个人的笑容都能令人感到厚道和舒心的。你又不是演员,你是什么身份,就一定会表露在你的言行举止上,装是装不来的。
老周,湖南人,中等个子,瘦得像根竹杆,理着中分头,头发还偏长,十足就是一个不用化妆就可上镜的汉奸。但就是这个阴阳怪气皮笑肉不笑的汉奸,每每能拉到客,业绩还在阿富之上,而且拉的大多是中高档客,这也令王佐实在是想不通。有一次王佐跟踪老周,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一圈下来也就明白差不多了。原来老周只不过是软硬兼施,死磨硬缠等等,特别是旅客需要火车票边防证的情况下,往往使对手就范。王佐心想,老周也不过如此嘛,只不过那些火车票边防证才是致胜的武器啊!才是法宝啊!他怎么能搞得到火车票边防证呢?那他不是赚了两手钱吗?既有接站的提成,又有火车票的差价。初入接站行业的王佐,在熟知了老周后,不由心生感叹,看来任何行业只要坚持下去,总是有收获的,而且还能有副业收获,不服都不行啊!
眼镜是福建人,据说是大学生,英俊阳刚,在广州火车站做拉客接站这行业已有近五、六年了,被同行们誉为接站状元。平常在火车站各处或人流中根本看不到他的身影,可下班坐车途中,一聊天,他的业绩总是最高的。还有几次王佐亲眼看见眼镜搭的士把旅客送到二招,这实在是令王佐不解加费解!简直是匪夷所思!王佐曾经也问过其他人眼镜是怎么拉客的,可是谁也不知道他的情况。王佐心想,接站高手,最怪最神秘的非眼镜莫属了,看来,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这状元,一般人也只能对他只有仰望和羡慕的份了。
王佐拉客,则是从情从理,去打动旅客,遇见什么旅客则说什么话,希冀在共同语言地同感下,使旅客有一种朋友的感觉,共鸣的感觉,以便消除旅客的防范心理。然后他再把火车站的各种利弊抖出来,切中要害,让旅客相信他,相信招待所。可惜的是,王佐的伎俩每每不佳。后来王佐静心想过多次,明白过来。广州火车站之乱全国闻名,他这种方法怎么行呢!也许在正常人际交往中还差不多,因为正常人际交往是长期的的人际关系,而火车站拉客则是暂时,所以没有非常手段和非常天份,你是很难在火车拉到旅客住店的。后来王佐就很少去大讲特讲了,也懒得转来转去了。如果他寻到了目标,特别是行李太多太重走不动的,便上前搭腔,先没亮出是拉客接站,只是聊天。当他探出来了旅客晚上确实走不了,再去聊天打动他,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威吓,或者说一些在火车站各种受骗上当之故事,再加上语言技巧,特别是用对方的心理去打动对方,也总能拉上一、二个旅客。因此,每每整个晚上王佐尽在聊天中度过,只不过那样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同一个房间还有老黄和周建光,至于周建光,也像王佐一样成绩平平,没有什么起色。他到广州来本来就是散散心,消消胸中的怨恨之气,并不是为了赚钱,业绩平平再也正常不过了。至于三十多岁的湖南人老黄,一看就是一个标本式的农民。虽然他也和阿富一样,不辞劳苦地在火车站广场各处不停地走,不停地说,但业绩总是平平,然而老黄的业绩还是比王佐强多了,每天总能拉上十个左右的旅客,也能混一口饭吃,并且能养一家老小,他在湖南老家的家用,完全靠他在广州火车站拉客接站的收入。我们不能小看他啊!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也听不流利的他,有这等业绩,也委实难为他了。
广州火车站是人流最集中的地方,四面八方涌过来,又向四面八方散开去,天天人山人海,万头攒动,车声人声叫卖声声声震耳。王佐他们接站的男女老少,便在人海中穿越拉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说渴了走累了,便找一个地方坐下,几个接站的在一起聊天,聊着刚才所见所闻,大笑一回,又各自散开,各显神通去了。
广州火车站大楼上有一个大钟,待大钟指针指向了12点左右,滞留火车站广场的旅客——这些人大多是打工仔和过路穷人,他们在站警的吆喝下和警棒的挥舞下,被赶向越秀公园。这时也是王佐他们接站拉客的好机会,站在路边,向慢腾腾移动的人群耐心大声劝说,无非是五块钱或十块钱住一晚。这个时候,只要你有心去拉,往往也能拉上几个人。
滞留的旅客被赶走后,火车站广场安静下来了,到处是三三两两的接站人员,他们说说笑笑纷纷上车。间或有人把旅客接到车子边上,当旅客迟疑不决时,总有几个人相帮,或围观劝说威吓,或帮腔打闹搞笑,等等不一而足。上车后,车上总是挺热闹。同一间招待所的接站人员,一个晚上难得碰面,现在下班了,大家凑在一起,讲着各自骗人的笑话,在哈哈大笑中,中巴车开往广州各个角落。若是中巴车上有旅客,例如一个年轻的姑娘,特别是打工妹,她们总要问上几句,怎么还没到?怎么还没到?这时也总是有人回答:
“到了,到了,马上到了......解放军不会骗人的!”
日期:2012-11-08 15:08:14
第五章知己军官(1)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