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这片荒芜山陵的深处不仅仅只是驻防了军队,而且在一座无名山峦的地底深处,还隐蔽着一处重要的地下军事堡垒。
(待续)
日期:2014-05-08 05:56:43
第二章 人选(2)
现在已是深夜,深入在山丘地下的这座堡垒里依然是灯火通明。在长长过道尽头的一间房间的墙体上,悬挂着的时钟指针指向了二十三点十分。
这间若大的房间里因为只有陈维信中将一个人而显得十分的空旷。此刻,身穿整齐军装的这位已经年过六旬的老军人正微闭双目,他精干的身躯挺地笔直,双手自然平放在膝上,陈将军就以一种极度标准的军姿,静静地坐在一张宽大的办公桌后的皮椅上一动不动。
房间里极其安静,除了吸在屋顶上的那几盏安全灯所发出的“咝咝”交流电的微弱声音外,再无其它一点点的声息。
自从接到军委的命令后,陈维信将军便立即搭建了一个包罗军内军外多个部门人员构成的工作组,他亲自参与制定了一份颇为详细的工作计划,并将计划中的前期工作进行了布置安排,之后,他就一直以这样的姿势坐在这间地下建筑的办公室内。
千万不要以为这时微闭双目的陈将军已经睡着了,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将身体绷紧成这样的姿势进入睡眠,或是睡着后还能保持这样的姿态。其实此刻的陈将军正在进入一种类似于禅定的状态。他时常会用这样一种有如入禅一般的状态来让自己的头脑更为清醒,以便利于思考。
陈维信将军反复审视着自己的工作安排,他越来越感觉到这项任务的艰巨和压力。
(待续)
日期:2014-05-12 05:58:48
第二章 人选(3)
就在墙上的时钟将指针指向接近了二十三点半的位置时,就听到“咔嚓”一声锁响,随后,厚重的金属门被缓缓推开,一位身穿少校军服,戴着一付黑框眼镜的高个军官,手里夹着一只黑色公文皮包竟然没有敲门便闪身进入了室内。他站在门口看了一眼闭目正坐的陈维信将军。
又是“咔嚓”一声锁响,少校身后那扇厚重的金属门缓缓地轻轻地自动关闭。
进入房间的这位少校军官正是陈维信将军的机要秘书,名叫李复平。由于常年跟随陈将军,使得李复平深知陈将军的习惯,并可以在某些特定的时间内进入陈将军的房间时不需要再敲门以打扰陈将军的休息或是思考。
陈维信将军虽然没有睁开眼睛,但是他自然知道进来的人是谁,他开口问道:“李秘书,怎么样,有结果了吗?”
“是的,将军。”李复平向室内走了几步,来到办公桌前站定后回答道。
听到这样地回答,陈维信将军立即睁开了眼睛,他看着李复平点了点头,满意地说道:“我以为最快也应该要到零点,没想到竟然提前了半个小时,很好,很有效率!”随后他动了动身体,双手离开膝盖放到了桌子上,饶有兴趣地吩咐道:“现在让我来看看,他们都推荐了些什么样的人选?我们开始吧!”
“是!”李复平双脚一并答应着,随后便打开黑色文件包,从包中拿出一份档案袋,他来到投影机前,打开投影机的电源开关,又关掉了办公室里的主要照明,只留下暗嵌在墙角里的几盏幽幽的夜灯。
(待续)
日期:2014-05-14 06:57:31
第二章 人选(4)
不一会,投影机开始工作,随着光柱投射,正对着办公桌的墙体幕布上出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男人形象。
李复平向陈维信将军介绍道:“经过慎重考虑,特别工作小组综合了情报部和地方上教育部门的意见,他们从八十六人中经过仔细筛选,认为有三个人选比较符合将军提出的要求。”说话间,李复平将眼光转向幕布:“现在将军看到的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姜存教授,姜教授是博士生导师,今年五十七岁,从事历史文化学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三十多年,博学多闻,成果累累,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人望。”
陈维信将军仔细地打量着出现在幕布上的姜存教授的照片,他问道:“姜教授的年龄好象大了一点,不知道他的身体怎么样?”
“他们所以将姜教授推荐出来,就是因为姜教授曾经拜在已故的形意拳大师无形手朱驼子门下,得其真传。就在去年,姜教授还曾经在公交车上见义勇为,空手擒获了三名偷窃惯犯。此事不仅一度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而且传统媒体也做过跟进的报导。”
陈维信将军点了点头,接着又追问道:“那么他的家庭情况怎么样?”
“姜教授的前妻在八年前过世,他和前妻育有一个女儿,现在他的这个女儿已经工作,姜教授前年又婚,新妻三十四年,原是姜教授的学生,现育有一子,儿子才刚满一岁。”
“原来是这样!”陈维信将军皱起了眉头,显然不太满意,他挥了挥手说道:“好,再看看下一个吧。”
(待续)
日期:2014-05-15 06:09:36
第二章 人选(5)
投影机发出“咔”的声音,布幕上更换成了另一个人的形象。
“这人名叫程逸蒙,是江潭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今年四十二岁,他受聘江潭大学教授时非常年青,是江潭大学历史系有史以来受聘时最年轻的教授。程教授近几年来频频有高质量的论文问世,被认为是学术界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学术明星。”
陈维信将军依然仔细的盯着布幕,说道:“这人看上去很精神,说一说其他方面的情况。”
“程逸蒙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生前是我国著名的电力工程学专家,是工程院院士,名叫程浩,程院士认为,中国的发展,当务之需最为紧要的是工程学科的人材,原也想让儿子能够继承他的衣钵,跟着他从事工程学科的研究。然而程逸蒙并没有随父所愿,因为他当年投身在宋长宏门下专修文史,父子间曾暴发过激烈地冲突。”
“喔!”陈维信将军随口评价道:“这么说,这位程教授很有个性啊!”
“是的,在程院士的意识中,所谓的文史学者都是一些社会帮闲人员,看上去很有学识,但根本没有实际用处。所以他一直不同意儿子从事文史学科的工作。”
“这个观点可能有点偏颇了。”陈将军的语气中颇有点不以为然。
“但是程逸蒙也并没有完全让父亲失望,他从小跟随父亲习练八卦掌,中学就拿过华东地区少年武术冠军。”
“他随父亲学过八卦掌?”陈维信将军好奇地问道。
(待续)
日期:2014-05-16 06:34:22
第二章 人选(6)
“是的,他们家是程式八卦掌的世家传人。其祖上就是当年京城的武术名师程廷华。”
“喔!?”听到这里,陈维信对程逸蒙的兴趣大增,因为身为军人,程维信将军当然知道,程式八卦掌的历史渊源。
程式八卦掌的始祖系清朝末期武术大师程廷华,程廷华少年时师从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得其真传之后,又不断在其师所传的掌法上精益求精,提高其博击技能,最终自成一家,因为程廷华在京城开设了一家眼镜店,所以江湖人称“眼镜程”。到了程廷华晚年,程式八卦掌已经少有敌手,誉满武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