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
第38节

作者: 赤松子在吃
收藏本书TXT下载
  庄秋蝉住在荔枝湾。三五步走遍天下,说的不是舞台,而是杨贵妃这样的名人,足不出户可以走遍天下。唐咸通时在荔枝湾建的荔园,距杨贵妃时代已有百年,但仍被认为是为纪念杨贵妃而作,及到五代南汉主刘长在荔枝湾上兴建行宫昌华苑,每到蝉鸣荔熟时便和内臣妃嫔于苑内大摆“红云宴”,“绿荫到处小舟横,浅水漂红五里香。”宛如开元盛世再现。到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则被认为是对杨贵妃的暗恋,而“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不是暗恋,已是明恋了。到了元代,荔枝湾开拓创新,在荔枝树旁种上柠檬,所产柠檬具有荔枝的甜味,用“荔枝柠檬”榨汁煎的糖,这种“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小方块,居然可以倾倒铁马大汗忽必烈。明代,荔枝湾河道的船上诞生出状元及第粥,千般滋味沉淀为一汪“荔湾唱晚”。清代,荔枝已发展为产业,“千树荔枝四围水,江南无此好江乡”,广州的贸易,也红红火火的发展了起来。因为吃荔枝,而吃出园林迭出、诗情绵延、状元及第、商贸通达,也算功德无量。尼采说我有两个故乡,一个是生长我的故乡,一个是创造我的故乡。对于杨贵妃来说,也有两个故乡,一个是我生长的故乡,一个是我创造的故乡。

  荔枝湾还有海山仙馆、梁家祠、龙津桥、文塔、仁威庙等名胜古迹,朱千华先生在其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海山仙馆”赞不绝口,而在名胜古迹中独辟一处清凉的榕树湾,几株合围大的榕树,盘根错节,枝叶参天,于温婉处突现嵯峨,风骨更不同一般。
  泼墨挥毫,这确实是个好地方。
  庄秋蝉住的是西关大屋,进到屋里,他正在正厅作画,穿过门廊、门厅,绕过天井,才到正厅。他放下笔,过来和我握手,我曾想象他穿着T恤、七分裤、打着拖鞋在家等我,文人不羁。此刻穿着一套白色的唐装迎过来,仿佛刚才在画他自己,像正从画里走出来,我蓦然想到蒲松龄的《聊斋》,感觉面对着一个人格化了的人,他手掌温暖,面色红润,春和景明,我才又被拉回现实,不禁责骂自己的慌乱,想起来时对侏罗纪公园的信誓旦旦,自己也不禁笑了起来。我是个很能随景入情的人,马上绕到他的画桌前,笑着问:“庄院长在画什么。”画里正是蒲松龄的《海公子》,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把我让到门厅右边的一个庭院,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男的大概5、6岁,女的3、4岁,我跟他们打招呼:“小朋友好。”掏出两个忍者神龟给他们,我知道徐若芷有两个孩子,特意为他们准备好了礼物,小孩外交是最温馨的,男孩很礼貌的说:“谢谢叔叔!”女孩直直的看着我,没有反应。小孩才是万物之灵长,心一纯真,庭院也就生动了起来,几处竹子摇曳着向我打招呼,我在藤椅上坐下,环视四周,有美人蕉、石榴、吊兰、巴西铁、常春藤,很清雅。

  我说:“小孩很可爱。”觉得这句话很无味,就像给一个期待喝可乐的人递一杯白开水一样,复说:“聪明伶俐。”庄秋蝉说:“小的听力和说话方面有点障碍。”这时小女孩跑到我面前,给我抓来一只蝴蝶,这可能是她最喜欢的东西,我说:“很漂亮,和你一样。”指指蝴蝶的翅膀,指指她的脸蛋,她笑着跑开,我把蝴蝶放在身旁的月季上,蝴蝶一下高高的飞走了。
  这时一个女的端着茶盘走了进来,穿着旗袍,我想是徐若芷,早早站起来等她,到面前对她点头说:“你好!”,她脸一下红了,含蓄的说:“你好,请坐。”把茶放在藤桌上转身出去了,就像来庭院里摘一朵月季。
  我说:“听说庄院长要结婚了,祝贺你!”
  庄秋蝉笑笑,说:“你想了解中医方面的问题?”

  我说:“我想写一篇关于昆虫方面的文章,有饮食的,有医药的,很多方面不懂,想请教一下庄院长。”
  庄秋蝉:“这院子就有很多昆虫,有时小孩尿床,我就抓几只蟋蟀,把它们烘干了制成粉末,放进粥里面,吃两三次就好了。小孩最大的问题是不吃饭,一般医院会诊治说是疳积,给你开甘草、胡黄连、附子十几味中草药,吃上几个月,把小孩吃怕了。我就让他们空着肚子在院子里,听知了叫,听蝉叫,人有一种条件反射,特别是小孩子,有强烈的模仿欲,于是肚子也就跟着叫,肚子叫就想吃饭了。人有时候会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但昆虫告诉你这个世界是简单的,他们头脑简单,四肢也不发达。蜜蜂大脑重量大概是1毫克,包含近100万个神经细胞,人的大脑重量大概是1.35千克,也就是3斤重差一点,包含约850亿个神经细胞。但蜜蜂的旅行却是最有效率的,它们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找出连接各个地点的最短距离,这在计算机都要忙上好几天。蜜蜂为什么有远高过人的神机妙算?就是因为它们脑细胞里存储的信息不多,不会妨碍它们计算,当我们想得太多时,就会妨碍对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昆虫对大多数动物的攻击基本也没有还手能力,但它们反应能力很强,往往可以逃过攻击,如果你用反击来对付攻击,或者反击过度,比如一只细菌钻进你的手指了,为了杀死这只细菌,你就把手指咬断,往往得不偿失。这就像小孩子不吃饭,你给他吃三个月的药,其他健康的器官都给吃坏掉了。有一种说法,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西医把细菌当做敌人,把药当子弹,生病了就是敌人进入你的身体,需要输送子弹去杀敌,杀敌1000自伤800,也就是常说的西药的副作用大,中药的副作用小,因为中医讲调理,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颗子弹,阴阳调理平衡了身体自动会杀敌。凡是药都有副作用,大小也没有绝对,连服几个月的药剂你说副作用大不大?不但伤害你健康的细胞,还损害你的生活质量,让你每天像泡在黄连里一样。西医为什么排斥中医,就有个价值观在里面,因为西方是讲究人的权利的,讲究享受,你让他这么痛苦,拆掉生活的底线来补健康的底线,他不干。因此中医也不是什么都好,也有自欺欺人在里面,所以我把医学分为反击医学和反应医学,而不是中医和西医,不用反击,不用子弹,用在外面喊话,用思想工作,看能不能把病治好。但简单又是最难的,小孩子听知了叫会去吃饭,大人听他会不会去呢?不会,因为他已经被各种反应控制住了,很难听你的指挥,所以最好的治病,就是让他回到无知,回到无为,这就回到老子的哲学:无为而治。黑格尔说老子的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源头,是很有道理的。其实《道德经》也可以看作一部医书,医哲同体,不是谁指挥谁,而是医学和哲学都可以治病。这在西医是不允许的,西医讲实验,讲看得见的东西,看不见的管看不见的,哲学管灵魂,看得见的管看得见的,医学管身体。基督的归基督,凯撒的归凯撒。”

  没想到他一下说了这么多,好像一个月没跟人说话似的,我说:“西方的传教士刚到中国时,很多是通过行医来传教的,这说明身体是通向灵魂的桥梁,同样灵魂也可以通过桥梁回到身体。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正在患偏头痛,袁绍派人送来了陈琳写的讨伐檄文,把曹操祖宗三代骂了个遍,说曹操‘五毒备至,污国害民’,曹操惊出一身冷汗,头痛就好了。当然思想工作也包括恐吓。”
  日期:2014-06-14 13:08:39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