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北魏:大佛不放手中刀》
第5节作者:
弓太宰
日期:2013-10-02 12:29:36
第二章:封代立国
我们再将目光转向拓跋沙漠汗的另一个儿子——拓跋猗卢。
其实在拓跋猗迤对西方诸部用兵之前,他的兄弟拓跋猗卢,已在当上西部首领的第一年,就将散落在并州的杂胡部落迁到自己治下的云中、五原、朔方三城,壮大了实力;而后他又西渡黄河,以迅雷之势击败匈奴、乌桓及其附属民族,声威大震;紧接着,他又在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以北八十里到长城东源头一线立下界碑,明确了与西晋王朝的国界线。
从拓跋猗卢的举动来看,这时的拓跋部已对西晋有了很强的戒备之心,明界立碑,是一种对抗,也是一种态度,很可能拓跋猗卢已怀疑他父亲拓跋沙漠汗的死与晋朝有关,因为那些参与杀害拓跋沙漠汗的酋长们——尤其是库贤,估计嘴巴是不怎么紧的。当然,拓跋猗卢的这一举动,很可能也有“恃宠而骄”的成分,他认为西晋看中拓跋部,有些狂悖之举,西晋王朝也不敢怎样,他藉此在北方诸胡中树立威信。但利用是双向的,西晋王朝利用拓跋鲜卑的同时,拓跋鲜卑也需利用西晋王朝来制衡其他胡族,所以他也不敢与晋朝彻底决裂。
在拓跋猗迤死后两年,即公元308年,他的叔叔拓跋禄官也去世了。
日期:2013-10-02 12:45:58
三个首领死了两个,两部大酋长之位空了出来,其他人也不是傻子,也知道在第一时间继承首领位子最牢靠,但通往大酋长宝座的路太窄,有继承权的宗亲们你拥我挤争闹不休,而这时拓跋猗卢却迅速上位,悍然宣布东、中、西三部合而为一,他本人亦成为拓跋鲜卑的可汗。
同一年,那个反了晋朝的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方山县南村)称帝,沉寂多年的白部鲜卑也开始不安分,侵扰并州。此时的并州刺史是刘琨,刘琨的军队不胜其扰,刘琨本人对白部鲜卑甚是头痛,于是将儿子刘遵送到拓跋鲜卑做质子,请求拓跋猗卢出兵援助。
拓跋猗卢很清楚,白部鲜卑天生反骨,最拿手的把戏就是归顺了反反了再归顺,拓跋部和白部,芥蒂颇深(见拓跋力微破白部故事),他据对不能允许白部鲜卑强大起来春风得意,于是同意了刘琨的请求,让侄子拓跋郁律(拓跋弗之子)率兵出战。
拓跋郁律与刘琨会合,草原骑兵和中原步兵结合,一轮猛攻,很快就击败白部鲜卑,而后一路穷追猛打。
白部鲜卑一路逃窜,无奈之下,向匈奴铁弗部首领刘虎求援,铁弗部很仗义,拔刀相助,结果杀红眼的拓跋郁律很快又将铁弗部击败,铁弗部加入了和白部一块逃窜的行列。
拓跋郁律大胜而归。
日期:2013-10-02 12:46:50
刘琨热泪盈眶,对拓跋猗卢感激涕零——这是什么精神?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估计刘琨确实被拓跋猗卢的勇敢和义气感动了,趁着一腔热血,与拓跋猗迤结为异姓兄弟。
西晋朝廷对拓跋部的援救不能不有所表示,于是晋怀帝为拓跋猗卢上大单于尊号,封为代公,拓跋猗卢在名义上,成为了西晋王朝的一位公爵。
更重要的是,按照中原的礼仪制度,被封为公爵的人,可以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立宗庙社稷,用来祭祀祖宗天地,在名义上已经是一个国家元首了,也就是说此时的拓跋猗卢,不仅是一个部族首领,还是被中央王朝认可的一国之君。
但拓跋猗卢却嫌弃给自己的封地代郡(今山西代县)离都城盛乐太远,统御不便,于是通过大哥刘琨,向西晋政府索要句注陉(山西代县一狭长的山间通道)以北的数百里土地。
结果西晋很爽快地答应了,不仅如此,刘琨还将句注陉以南的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个县的人口迁入拓跋猗卢的封地,又特地为拓跋猗卢建造了新的城邑。
日期:2013-10-02 13:00:04
真是重情重义够哥们儿啊!可事实真的是兄弟情深吗?我看未必是,至少未必全是。《北史》记载,拓跋猗卢提出改换封地的要求后,刘琨的反应是“大喜”,说明如果把句注陉以北的土地给拓跋猗卢,那么对西晋王朝来说:一,没有害处;二,有好处。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现在要清楚一点,就是当时的西晋政府,能直接控制的领土其实很小,现在的山西北部,其实已经被胡人占据了,而句注陉这个地方,在今天的代县,代县已经很靠北了,那么句注陉以北的地方,距离西晋的统治中心更是万里之遥了,虽在名义上属于西晋王朝,但其实是无主之地,拿来送人,不痛不痒,这是无害;而将这块土地送给关系(较)融洽的拓跋鲜卑,就不用再担心北方有其他胡人来捣乱,拓跋部其实成了西晋北方的一面盾牌,这是有利。
所以,“大喜”。
日期:2013-10-02 13:01:56
并且我还怀疑刘琨送给拓跋猗卢的五县人口,以杂胡居多,这些胡人不听话,难以治理,留着也是隐患,倒不如将这烫手的山芋转手送人。
拓跋猗卢欣然接受,说明这是一件各取所需、两全其美的事。一者,拓跋猗卢又多了一片广袤的土地,对漠北诸族的制衡更能游刃有余;二者,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人口越多越好,不管你是杂胡还是汉人,只要来了我部,就是拓跋鲜卑!
西晋很满意,拓跋猗卢也很满意,于是,皆大欢喜。
接着拓跋猗卢又从本部中迁来十万户人口,充实新封地,荒凉的代地在他的治理下变得像模像样了。
于是,拓跋鲜卑这个流转千年、漂泊不定的游牧民族,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代国!
虽然代国仅具有一些国家雏形的特点,但聪明好学的拓跋鲜卑很快就会发现,与原始部落制度相比,国家制度更能加快他们进入文明世界的步伐——更何况,国家制度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文明!
日期:2013-10-02 13:46:46
而后,志得意满的拓跋猗卢在国内做了一番调整,将盛乐定为北都,将刚得到的平城(今山西大同)修缮一新,定为南都,他又登上平城西山,察看地势之后,又在平城以南百里之地、漯水之阳新建一座城池以拱卫京师,城池高大坚固,鲜卑人称之为“新平城”,而西晋方面称之为“小平城”。
拓跋猗卢让长子拓跋六修坐镇主事。
两年之后,西晋为了进一步拉拢拓跋部,又赐拓跋猗卢常山一郡,加封“代王”,代国由公国升为王国,拓跋猗卢开始仿照中原汉人设置官署,代国已初步具有中原王朝的政治特点。
但这时的拓跋猗卢也渐生骄矜狂悖之心,作风越来越暴虐,初期他用北方游牧民族的粗犷来治理拓跋部,但取得一系列成就之后,他开始曲解地使用中原的“发法”,但显然,他的“法制”只能让人“发指”,他严刑峻法,极为苛刻,甚至到了残忍的地步,比如说,他一声令下召集各部,如果谁迟到,那么对不起,“举部戮之”——全族的人都要处死。在这种高压政策之下,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拓跋猗卢会盟诸部,一个小部族知道自己迟到了,于是也不去拓跋猗卢的宫殿了,转而向刑场走去,有人问:“你们去干吗?”这些人老老实实地回答说:“我们去死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