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北魏:大佛不放手中刀》
第19节作者:
弓太宰 四月,头衔为“魏王”的拓跋珪做出一个举动:祭天。
祭天是中国古代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在讲究“君权天授”的古代,祭天是人与天的“交流”形式,既然是与天交流,那么就不是谁都可以参与的,其主持者只能是老天爷在人间的代理——天子。
谁是天子?皇帝!
拓跋珪没有称帝,却行祭天之举,这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告:我要当皇帝!
但问题是,他的魏国之于慕容垂的后燕,是一个附庸国。附庸国是什么?附庸国就是历史上的安南,就是朝鲜,就是琉球,是不能称帝的!
而后,他又整装军备,在牛川举行了一场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
谁都知道,阅兵仪式的目的通常有三个:一是炫耀,二是震慑,三是挑衅。
拓跋珪就像是一只雏鹰,在历练中渐渐羽翼丰满起来,成长为一只雄鹰,眼睛越来越尖锐,爪子越来越锋利,而且他的野心越来越昭然若揭。
慕容垂亲眼目睹了他的这一系列举动,对这个年轻人的不满也几乎达到了临界点。
日期:2013-10-08 19:07:26
更新 更新……………………………………………………………………………………
第九章:燕魏争雄(1)
拓跋珪在漠北进行一系列战争,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北魏和后燕的矛盾也渐渐凸显出来。后燕皇帝慕容垂和他的子侄们切切实实地感到了一种威胁和挑衅,他生气了。
这时,拓跋珪忽然想起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去年以质子身份出使后燕的亲兄弟拓跋孤,时隔一年他还没有归国,拓跋珪遂请求后燕皇帝慕容垂交还王弟拓跋觚。
后燕诸王以慕容垂的名义给他的答复是:给朕进贡一批好马,朕便放了你的兄弟。
拓跋珪拒绝了。于是,他的亲兄弟拓跋觚就被继续扣押在后燕。
拓跋觚,拓跋珪胞弟,二人同为贺兰氏之子,史书记载拓跋孤“勇略有胆气”,是个有勇有谋的年轻人。代国亡国后,他和母亲贺兰氏、哥哥拓跋珪、拓跋仪、拓跋烈相依为命,后来长期跟随拓跋觚身边,如同亲随侍卫。
拓跋觚确实有胆有识,不甘心做慕容垂的犯人,被囚禁后,他忽然杀掉看守卫兵,然后带着十余骑突围出城,但慕容氏很快就发现其逃逸,于是皇太子慕容宝率众急追,将其擒获,又返回燕都中山。看到出逃的拓跋觚,慕容垂非但没有惩罚,反而是更加厚待。
而拓跋孤也怪,在软禁期间竟开始对中国古典经书产生兴趣,背诵经书典籍十数万字。一个从小颠沛流离的年轻人,又是游牧民族,想必得到的文化教育是极少的,估计大字也不认得几个,但他却对中原文化发生了兴趣!那一个个方块字所蕴藏的智慧竟能如此轻易征服一个半开化的胡人!其实如果深究其中原因,则不难理解拓跋觚为何会对中国古典经籍产生兴趣:这是一个从小就生活在阴谋、背叛、杀戮中的年轻人,而中国文化讲究伦理纲常和道德秩序,这样新奇的观念肯定会让他耳目一新,然后产生巨大触动。
因祸得福,拓跋觚一心研究这些古典文化,竟为他在后燕得到了很高的声望,其情形类似于他的祖先拓跋沙漠汗。而慕容垂将拓跋觚留在身边,最初的用意无外乎是继续将其当作人质要挟拓跋珪,且必要时可拿他作为威胁拓跋珪王位的砝码,但同时他又对待拓跋孤很好,可见这位古稀之年的乱世枭雄是真心看重这个年轻人。当然这都是后话。
此时的拓跋珪是没有时间诵读经书的,儒家经典没时间,佛教经典也没时间(此时佛教已经大兴),他越来越不甘心做附庸,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实力,然后昂首挺胸地摆脱后燕控制!
而此时后燕的情况是,慕容垂已垂垂老矣,精力大不如前,后燕内政开始由他的子侄们所控制(“政由群下”),这些人主要是:皇太子慕容宝,赵王慕容麟,高阳王慕容隆,辽西王慕容农,皇弟范阳王慕容德,侄子太原王慕容楷,陈留王慕容绍。纵观南北朝,能与前秦皇帝苻坚比肩者,似乎唯有这个后燕皇帝慕容垂,慕容垂征战一生,经历大小战役数百,几乎没有败绩,他消灭河北叛军,收复清河、渤海等重镇,征服贺兰部,派慕容农击败高句丽,占据辽东,终成北方第一大国!而且慕容氏人才辈出,精兵良将前赴后继、层出不穷,但与此同时,后燕也将慕容部内斗的恶习继承了下来,人才虽多,互相之间却心存芥蒂,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而且慕容宝虽为皇太子,但论才干远不及其父慕容垂,这个资质平庸的年轻人也不会产生慕容垂那样的向心力。
所以,魏国拓跋部认定:慕容垂一死,各存异心的后燕诸王必定难以辖制,届时后燕必定生乱!
拓跋珪当然迫不及待想看到慕容垂的死——有时候,年轻真的是最大的资本!
日期:2013-10-08 21:05:18
更新…………………………………………………………………………………………………
第十章:燕魏争雄(2)
接下来,拓跋珪又大胆地走了一步棋:向慕容垂的死敌——西燕慕容永派遣使者。
很快,他的举动得到了回应,慕容永派使者回访北魏,并劝拓跋珪上皇帝尊号:“大家一块当皇帝,平起平坐!”拓跋珪当然不会蠢到直接称帝让而让后燕有口实,但他清楚了慕容永的态度——如果对后燕慕容垂有威胁,西燕愿意与北魏结成同盟。
实际上,这时候的拓跋珪已经背弃了一贯帮助扶持他的后燕慕容垂,慕容永成了他新的小伙伴。
拓跋珪吃了西燕的定心丸,同年就从驻地纽垤川出发,对五原发动突袭,将城中粮草抢劫一空。
然后,他又做了一件事:屠城。
屠城。这个词以后还会经常出现拓跋珪身上。
笔者对北魏一贯尊重,但每每看到的“屠城”一词就心生厌恶。屠城,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杀死的人很多,意味着杀死的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意味着被杀的人大都没有防卫能力……
这就是大屠杀,一如1937年的南京。
屠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丑陋的暴行,它是人类文明史上难以揭去的伤疤!所以,笔者格外敬重那位从欧洲骑士手中夺过圣城耶路撒冷的阿拉伯英雄——萨拉丁。欧洲基督徒来了,打着上帝的旗号,攻下耶路撒冷,关闭城门,将城中的穆斯林屠戮殆尽;萨拉丁来了,因着真主的名义,攻下耶路撒冷,打开城门,放走了全部的基督徒。
而拓跋珪,因为屠城一事,已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对于拓跋珪这一举动,后燕动静并不大,于是拓跋珪愈加有些肆无忌惮,继续征途,从驻地纽垤川出发,这次他的目标是:柔然。
曾活动于中国北方的大大小小的游牧民族不可胜数,在中国历史上,如果排列前五名,柔然可能不在其列,前五名应: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可在“世界历史”上做个排名,前三名应该是:匈奴、突厥、柔然。柔然有一天会离开中国,西迁至欧洲,建立起强大的阿瓦尔汗国,对统一西欧的法兰克帝国构成重大威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