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宋朝——说不尽的风云变幻荣辱兴衰》
第32节作者:
低首神龙狄飞惊 日期:2014-06-16 18:24:32
【第十五章】 御驾亲征 (全)
刘旻统率大军入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汴京,对即位不到十天的柴荣来讲,这不啻一个重磅炸弹。
刘旻这次兴师动众,几乎是倾国而来,还不惜代价花高薪请来契丹外援,显然不是来祝贺自己登基的,而是欺负他柴荣是个新手,准备把自己当软柿子捏了。
这种情形要是换做其他新手上路的皇帝,估计早就惊慌失措了,但柴荣毕竟是柴荣,经过短暂的震惊和心里的一丝慌乱之后,他很快意识到,北汉的入侵对自己而言固然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和威胁,在这威胁和挑战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难得的机遇,而要抓住这个机遇,自己必须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御驾亲征。
柴荣非常清楚,自己作为郭威的养子继承皇位,在礼法上并无不妥,但自己不像先帝一样有着卓著的战功和辉煌的业绩,自然也缺乏足够的威望来驾驭群臣,让他们俯首听命。朝廷中那些元老勋旧,表面上对自己事以君礼,恭敬有加,说不定内心对自己这个菜鸟皇帝的能力充满了怀疑,而禁军和地方上那些手握重兵、坐镇一方的将帅和节度使们更是心怀鬼胎,对此自己不得不防。
想起自己的义父郭威以如此之地位声望登基为帝,即位之初仍然压不住阵脚,外有慕容彦超叛乱,内有王峻、王殷擅权谋反,柴荣禁不住产生了一种胆战心惊的感觉。
对,亲征!一定要亲征!朕要亲自统帅三军将士开赴前线,迎接刘旻的挑战,朕要用胜利,让所有怀疑朕、不服朕,甚至图谋不轨的人见识一下我的手段能力,完全服从我的统治!
当然,亲征不是一件小事,征求大臣们的意见,争取他们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柴荣立刻召集后周的官员们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希望借此统一君臣上下的思想认识,为亲征做好充分准备。
在他看来,这次会议应该不会遇到太多阻碍,大敌当前,自己以身作则,敢于御驾亲征,这应该是很多大臣们求之不得的事情,但事情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参加军事会议的都是后周的高级官员,包括太师冯道,宰相范质、王簿,枢密使郑仁诲,枢密副使魏仁浦等等,当柴荣通报敌情并提出本次会议的主题——御驾亲征之后,立刻引起了大臣们的热烈响应。
经过一番讨论后,太师冯道代表群臣做出了总结发言。
冯道分析了当前形势和敌我双方力量对比,认为刘旻自从被太祖郭威几番教训之后,已经没有了再来寻仇的勇气,这次他声称亲自带兵来攻,一定是疑兵之计,是来忽悠吓唬我们的,况且先帝还未下葬,陛下您又刚刚登基,国内政局不稳,人心不定,您最好老老实实地呆在朝廷,即便他刘旻亲自敢来,也用不着您亲自出马,只要派出将领率兵御敌就可以了。
在冯道看来,北汉看起来气焰嚣张,但从以往双方的战绩来看,却是一只纸老虎,不足畏惧,根本用不着劳皇帝大驾,也能轻松搞定。当然,他之所以如此自信,主要还是因为刘旻同学前几年对后周作战时的糟糕表现,让人不轻视都不行,所以冯道的分析倒也是合情合理。
柴荣没有想到大臣们的意见是如此一致,他认为大家还没有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于是再次重申了亲征的必要性:刘崇欺负我年少新立,乘我大周国丧之际,大举来犯,妄图谋取我大周天下,这么好的机会他一定会亲自来,他要是来了,我又怎能不亲征御敌呢?我要是不出头,岂不成了胆小鬼吗?
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柴荣还搬出了自己的偶像唐太宗,十分激动的说:“昔日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凡有征战,莫不亲临战阵,朕又有何不可比呢!”
柴荣本以为自己这番话绝对能够说服反对亲征的大臣们,但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兜头的一盆冷水,冯老太师听了柴荣打的比方,不紧不慢的回答说:“未审陛下能为唐太宗否?”
这句话要是直白点说,意思就是“陛下您怎么能和唐太宗相比呢?”,潜在的意思更直接:和唐太宗比,您还差得远呢!
这可是一句十分刻薄的话。要知道在中国古代,只要某个皇帝不算昏庸暴虐,哪怕只是个碌碌无为之辈,大臣们只要一上书,往往也是把皇帝拿来与尧、舜之类上古明君相比,以保护皇帝大人的积极性,鼓励皇帝以先进为楷模,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退一步讲,就算柴荣真的没有资格和唐太宗比,您作为臣子也不能说这么直接的话来打击这位年轻气盛的皇帝啊!何况还是一句反问式的问话,质疑和蔑视之意十分明显。
柴荣听了冯道的回答之后十分尴尬和气恼,好你个老家伙,这么对我说话,一点面子都不给我留,也太不把我柴荣放在眼里了吧?
可现在眼前大敌当前,形势危急,自己又刚刚登基,根底尚浅,实在不好发作,况且冯道是四朝元老,官场不倒翁,政坛常青树,连先帝郭威都对他尊敬有加,他的意见代表了大部分大臣的看法,说来又有一定道理,自己也不能太过发泄情绪。
柴荣只好按捺一下心中的怒气,故意当做没听见冯道的话,继续发表自己的意见:“刘旻虽然带甲十万,不过一群乌合之众,以我大周之兵强马壮,有朕御驾亲征,破敌之易,犹如泰山压卵而已。”
谁知道冯老太师却和柴荣卯上了劲,又针锋相对的来了一句:“未审陛下能为山否?”
这句话可彻底把柴荣激怒了,我说泰山压卵不过是用一下修辞手法,打个比喻,振奋一下大家的士气,你这个老家伙却跟朕较上了真儿,说话如此不客气,也太不给皇帝面子了!
怒火中烧的柴荣,忍无可忍,只好从头再忍,再次强压下了怒火,平复一下自己激动的心情,平淡却十分坚定的说:朕意已决,众卿无需多言。
在场的大臣们欣赏了柴荣和冯道一对一的激烈辩论后,都深刻领教了柴荣的坚定和决绝,他们已经能够明白这位年轻的皇帝虽然刚刚登基,却有一股不服输、敢于应对挑战的劲头,看来御驾亲征的心意是难以挽回的,所以大家也就不再言语,亲征之事就此决定。
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三月十一日,柴荣亲率大军从汴京出发,日夜兼程,向潞州方向快速推进。
看着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日,剑戟遮天,烟尘滚滚,柴荣心中一股豪气油然而生:亲征的意愿终于得以实现,自己将指挥着千军万马纵横驰骋,往来冲突,与敌人决一死战,这是何等的豪迈壮烈!这才是真正的王者风范!
当然,柴荣也十分明白,摆在自己面前的命运是未知的,胜负一时难以预料,胜则自己声望大震,群臣钦佩,诸将顺服,国家安定;负则身败名裂,甚至性命难保,以身殉国。但是,自己身居皇位又岂能趋利避害,惧蹈风险?
不,我决不能畏惧,决不会退缩,证明自己的机会就在眼前,来吧刘崇!让我们用实力说话,我大周与你北汉的恩怨就在这里做个了断!
就在柴荣率军北进之时,北汉先锋主将张元徽已经取得一场胜利,逼得潞州节度使李筠不敢出战,只得固守待援,而作为北汉总统帅的刘旻此时却并不知晓柴荣御驾亲征的消息,他这次倒是没有死脑筋地强攻潞州(今山西长治),而是只留了部分兵力围城,自己则率领主力绕过潞州南下,刘崇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打过黄河去,解放全中原!
【第十六章 御驾亲征】完 下次更新【第十六章 高平之战】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