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间五大仙第一大仙--皮狐子--真实民间版》
第2节

作者: 边度花开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阵子把个皮狐子娘喊出来了:“两个死妮子在树上疯喊啥呀?”
  见皮狐子娘出来,两个喊得更炊了:“都来看花轿啊,大娶媳妇的哩!”
  “两乘大花轿啊,谁娶媳妇的哩!”

  皮狐子娘可急坏了,又想看新鲜又不会爬树,就央求两个闺女:“炊帚、笤帚好闺女,快下来把俺摄上去,俺也要看看那花轿哩。”
  “娘你真想看哪?俺这里有根绳子,你把绳子捆腰上,俺俩把你拔上来。”
  等她把自己捆结实了,姊妹俩就往上拔,一边拔一边唱:皮狐子娘你好狠心,吃了俺娘吃了俺兄,还待吃俺姊妹俩哩,想朝迷去吧你!
  刚刚拔上二尺高,姊妹俩把手一松,滋啦—-皮狐子娘一腚跌在鏊子上。就又唱:皮狐子娘你好狠心,拔一拔蹲一蹲!蹲一蹲拔一拔,拔一拔蹲一蹲!滋啦--,滋啦--,不几下它就现出了原形啦,果然是之只大花狐狸躺在地上了。
  姊妹两个把皮狐娘埋在了后院子里,到了秋天后院子长出了一颗大白菜。姊妹两个就把白菜劈成两半,一半放到锅里炖菜,一半包成包子。只听见炖白菜的锅里“哭哭查,苦苦差,苦差你娘的老指甲。”蒸包子的锅里“吱吱,吱吱,吱吱的我老仙直蹦哒。”姊妹两个想赶紧打开锅,结果咋着也打不开。这时候来了个小货郎,路过这里去上货,就问她姊妹两有饭吃了没。姊妹两个就把包子和白菜送给了货郎。货郎挑着包子和白菜越走越沉,打开一看,前筐子里是个老婆,后筐子里是个小闺女。

  日期:2015-06-07 21:35:06
  小货郎满心欢喜,白得了个老婆,还有个闺女。可惜好景不长,没几天老婆就跟着一个牲口贩子私奔了,小闺女半年后也得了痨病死了。小货郎心疼的了不得,就用货郎箱子打了个大匣子,把小闺女装在里面埋在了后山的坟地里。
  从此后后山坟地里就开始闹皮狐子了。
  这一年正好是日本鬼子进中国5、6年上,就是大饥荒那一年。到处都没的吃,很多村子的树皮、地瓜秧、棒槌瓤子碾成粉都吃没了。汉奸维持会长家还不错,正在包水饺,做酒席要宴请日本龟田队长和胖翻译。说是要做大东亚共荣的典范,日本人与中国百姓同乐。

  胖翻译对会长说:“我陪着龟田队长他们先喝着点酒,等喝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再和你说下水饺,别早下出来,凉了就不好吃了。”
  “行、行你陪着太君使劲喝,太君喝高兴了就行,你看着办,我在厨房等着,有事就叫我。”会长点头哈腰的说。
  会长在厨房等着,还没过多久,就听厨房帘子外面一个矮个子日本人冲着厨房里面说“咪西、咪西。”
  会长在厨房里赶紧生火烧水,一边忙一边说:“太君,您先喝点酒。等会马上给您下好水饺端去。”
  “八嘎,八嘎。”帘子外的太君骂道。
  “我八嘎,我八嘎,马上就好,马上就好。”会长心想看来日本人是饿了,要先吃几个水饺垫货垫货。想完就抓紧忙起来了。
  下完一锅,放到锅台上,回头看火的时候,水饺就被端走了。会长前面下,后面人家端。会长心想看来日本鬼子是饿疯了。
  过了很久,胖翻译东倒西歪的来到厨房问:“会长,赶快下水饺吧,太君喝的差不多了。”
  “下水饺?刚才太君不是都把水饺端走了吗?”会长说。
  “谁端走的?我一直在陪太君喝酒,没有人来端水饺。”胖翻译说。

  “一个矮个子瘦瘦的太君,好像还有点黑,年龄可能不小了,还时不时的咳嗽两声。”会长说。
  “草,不知道被那个穷鬼给骗走了,马上给老子搜。”胖翻译骂道。
  翻天倒海也没搜到,倒是在阳沟(家里院子里往外流水的一个洞)那里发现了一摞盛水饺的盘子和一个皇军帽子加上衣。
  小货郎在外面挖了一天野菜,也没找到几颗,饿的实在不行了。心想今天的阳寿算是到头了,死也不能死外头。好在死家里也行。东倒西歪的回到家,打开屋门一看,桌子上堆满了一桌子水饺,还热气腾腾的。小货郎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阵猛搓。吃饱以后心想,这是谁给送的。
  他到外面打听谁家吃水饺。可不得了了,说是维持会长家包水饺闹皮狐子了,下一锅,皮狐子端一锅,会长和日本鬼子就光剩下喝包子汤了。
  日期:2015-06-07 21:59:19
  龟田队长听说这事也不生气,不屑的说了句:“稻荷”。(日本民间比我们还崇拜皮狐子,有专门的神社,好像就是稻荷神社。)
  饥荒不会因为皮狐子偷吃水饺而结束。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寻找食物。

  在日本炮楼地下有这么一群孩子,大一点的孩子穿条破补丁裤子,烂褂子。小点的或家里更穷的连裤子也没有,就穿些不是衣服的衣服。一个个腆着水饱大肚子,精神好点的站着,不好的都躺在炮楼下的地上晒着太阳。只听着个头大点的孩子带头喊:“皇军。”
  “大大滴。”其他孩子迎合道。
  “皇军,大大滴。皇军,大大滴”孩子们在炮楼地下使劲喊着。
  炮楼没啥动静,过了好久,从里面伸出个皇协军来骂道:“都给老子滚,就算有吃的也不给你们这些王八羔子。”
  炮楼下的孩子生气了,开始一边唱一边骂。
  “龟田他娘那比,龟田他爹那蛋,龟田他娘腚里一根线,过来过去压不断。哈哈……”孩子们笑着。
  “龟田他娘那腚”大点的孩子使劲喊
  “梆--梆----滴硬。”后面孩子接道。
  “机关枪”
  “打不动。”
  “小炮一轰”
  “一股用(挪动的意思)。”(为了网络文明,此处不计算标点省略106个字)
  鬼子们听不懂,只懂“皇军,大大滴”,以为后面也是给他们唱赞歌呢,所以就拿出些罐头扔给孩子们。鬼子的日子也不好过,所谓罐头不过是用大米和胡萝卜混合起来装在一起而已。味道酸不拉几的,并不好吃,但是在地瓜秧都没有的年代那东西就是山珍海味了。

  这事也不知道怎么让龟田知道了。他问胖翻译:“唱的儿歌是什么意思,给我翻译准确了,我还要问别人,翻译不好不管饭。”
  胖翻译一听说道:“那是夸你的母亲性感美丽,夸你的父亲能干呢。”胖翻译想我要如实说了,他不以为是我骂他。
  “吆西,吆西。”龟田点头道。
  过了几天不知道怎么弄的,龟田明白了儿歌意思,气的他把孩子抓到了宪兵队,还要找幕后是谁编的儿歌。这是诬蔑皇军,有损军威的事。
  谁都知道宪兵队是什么地方,站着进去躺着出来,囫囵着进去,烂糊着出来。很多孩子父母就去找会长,怎么把孩子救出来。会长就去找胖翻译商量。
  胖翻译问:“那些孩子家里有油水的吗?”
  “有个屁啊,有油水能跑到炮楼地下要饭去。”会长说。
  “我不管,不凑点钱打点一下,我没办法救人。他们可要被认定私通八路了,我好说歹说现在还没开始审理。”胖翻译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