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间五大仙第一大仙--皮狐子--真实民间版》
第9节

作者: 边度花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没说啥。”话皮子回答。
  “没说啥,你嘴怎么动呢,把你刚才说的那句话给我写100遍,中午送办公室。”数学老师命令道。

  老师开始讲课,讲的是分数加法。话皮子想着被罚的事,也没注意听讲,在底下偷着抄写罚写内容。
  老师突然提问话皮子:“三分之二加三分之二等于多少?”
  “等于,等于。”话皮子答不上来。
  “二加二不是等于四嘛,这个题就等于三分之四。”老师急不可耐的说。
  “三分之四?三不着啊?”话皮子一只手伸出三个指头,另一只手伸出四个指头疑惑的小声说。
  “什么叫三不着?”老师生气的问。

  “老师你给俺讲的,三分之一是俺娘赶了一个油饼切成三块,给俺一块吃是三分之一,给俺两块吃是三分之二,你这是给了俺四块啊,多的那一块谁给的?”话皮子怯生生的回答道。
  “哈哈,小笨狗”全班哄堂大笑。
  “都别说话,你以后要好好听讲,你看看你回答了些什么吧。”老师批评道。
  日期:2015-06-15 20:22:39
  中午数学老师回到办公室吃饭,他打开学生们送来的饭刚要吃。发现桌子上有一张纸,密密麻麻的写的满满的,数学老师很高兴,以为这是那个好学生早早的把作业做完了交上来了,他一边吃饭一边好奇的拿了过来看,上面满满的写了100个“狗屁”。
  “这是谁啊,这是?”老师生气的把饭往桌子上重重的一摔问道。

  “你的学生啊,她说是你罚她写100遍的,我们还好奇呢,怎么罚写这个呢?”其他老师笑道。
  “我看她上课了还说话,就罚她把她刚才说的话写100遍,谁知道她竟然说的是这么一句。”数学老师解释道。
  原来话皮子的同学们给她取外号“小笨狗”,她生气的骂他们“狗屁”结果让数学老师发现了。
  日期:2015-06-15 21:00:03
  话皮子自从出了这两次丑后,同学们总是笑话她,背地里叫她小笨狗。这到没什么,关键是数学学不会老师会用尺子打手心。话皮子附体人身最怕别人骂,再是击打。每次挨打都魂不守舍,有几次差点人魄分离,都倒在了地上吐白沫了。人们以为羊角风,又是掐人中,又是捶打背的,越这样越厉害。
  他娘还请算命的算了下说是五行缺土,摊煎饼、蒸窝头的时候单独给她做,里面掺和上点土就行了。话皮子吃不下,这就让她越来越想老皮狐子和皮狐娘了,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皮狐娘现在修炼的非常厉害了,王母娘娘拔下头簪划一下能成天河,皮胡子娘64年就能一摔袖子划出一条古河。
  终于在某一天话皮子在别人的嘲笑和谩骂下附体失败,人的肉体死亡,自己只能回到了西山葫芦峪。

  日期:2015-06-16 09:21:12
  一片片芳草青,一处处桃花艳。
  一条条柳垂金,一层层翠浪翻。
  一阵阵和风暖,一行行燕子衔。
  一对对游蜂舞,一双双粉蝶眠。
  又见碧桃红馥馥,梨花粉漫漫。
  出西山观不尽,一派春光在眼前。
  话皮子在西山闭关修炼多年。为了报答当年那一句成仙的恩情,遍访多地终于找到了当年的大青子,青子今年20多岁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为展宏图发愤图强。今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上,去年青子差了几分没考上,今年说什么也要打翻身仗。世代农民穷苦了几辈子了,看着人家城里人花前月下,浪漫多情,哪像自己回家就看见破柴门,出去就钻那个棒子地。当年那个偷吃罐头的丫头娟子和自己青梅竹马,可是每次和她在一起都感觉太朴实,朴实的就像兄妹。看看电影上人家城市人在公园草地上铺上毯子摆上罐头、面包、午餐肉喝着汽水,一会又去打打羽毛球,在一片笑声中是多么的幸福,城里的女人也洋气,头发是卷的还打上了发蜡,锃亮锃亮的,穿的是高跟皮鞋,尼龙丝袜。

  再看看娟子,光着脚丫穿着邓新龙(布料名称)面的老布鞋,大指头都快出来了,好在她用线缝了封。一条蓝单裤膝盖俩补丁,腚上的补丁更多好几层了,穿着个袄连个褂子都不套,用皮筋绑着两个刷子。脸还行,搓着雪花膏很香,脖子上的灰有点厚。没办法冬天没法洗澡。
  日期:2015-06-16 12:22:07
  今天青子家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本村有名的媒婆,人送外号“柿子筐”。为什么叫这个外号呢。因为在全国大唱样板戏的时候,她那时还是小媳妇为人彪悍泼辣。人家都扮演李铁梅、阿庆嫂实在不行李奶奶也很不错,可她啥都演不上,又眼红,只能给人家当剧务(打杂拿东西的),时间久了也想登台,就自编自演了一段山东快书《武二郎》。“当哩个当,当哩个当,闲言碎语咱不讲,单表一表好汉武二郎,那武松身高有一仗二,巴掌有那个簸箕长……”说武松打架那一段,武松把地痞一巴掌打到路边摊子的柿子筐上了,痞子一腚就扥到柿子筐里了,浑身都跟屎一样黄。她表演的起劲学着地痞一腚扥下,还四脚朝天,每每如此。这一次不知道是吃的多还喝的多,这一扥不要紧,腰带断了,那时候没腰带就是一根祺啦子(破布条)不结实,这一下就扥断了。起来也不继续往下演了,提着裤就上后台了,腰带还在后头当啷着。这一下台下就笑了场了,不知道谁在台下大喊:“真他妈一个---柿子筐。”从此就这么叫开了。

  日期:2015-06-16 14:22:00
  青子回家见到他们也不答话,自己回房屋(里间)去看书了。她娘一看脸上挂不住,柿子筐不常来,这次也是有事,孩子这么大了见了人家也不叫人啥,随口自贱的说了句:“他真是个大辛庄的尿罐子。”这话是有出处的,一般在农村没有名人圣人典故,倒是有很多民间的侃子(桥段)。这个侃子是这么来的,以前大辛庄有个跟人家学烧窑货(陶瓷、瓦罐)的,学了半年也不叫人啥,成天不说话,还没出徒就被赶回家自己干,这一天他烧了一窑到集上卖,干站那里也不吆喝。有个人拿起一个罐子来问,你烧的这个圆圆的筒子是干啥用的?他说,我烧的这是尿罐子,你不认的吗?来人说,人家的尿罐子都有嘴子往外倒尿啊,你这个圆筒子尿罐子咋没有嘴呢?从此大辛庄尿罐子就是笑话人家不说话,不懂礼貌、不叫人啥的意思。

  日期:2015-06-16 17:36:51
  “孩子大了,又有文化和大姑娘似的多好啊,我就不喜欢挓挲(zha sha 意思:外向)的。”柿子筐说。

  “哎,由着他吧。”青子娘说。
  “孩子不小了吧,属啥地?20几了,可不小了,有对象了没?”柿子筐说。
  “别提了,俺这种家庭条件人家谁看上了,我有点病,他爹也没有能干(本事),你看看俺家这破土屋子,屋顶子还是麦秸的。现在人家那家的新媳妇不是要砖瓦到顶的五间大北屋。俺连个院墙都没垒上,一货破柴门,咋往家里取媳妇。好的人家看不上咱,太孬的青子也不愿意。”青子娘唠叨着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