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十八年——中日海战、宫廷权斗、政府改革、群体事件》
第22节作者:
黄家理炮 专门为对付定远和镇远而高薪聘请法国造舰专家到了,法国人在日本住了4年,每天的工作就是画画图纸,叮叮梆梆敲打钢块,终于按要求设计出了3艘军舰。这3艘军舰简直是为专门对付定远和镇远量身打造的,只要我们对比一下它们的武器装备,就能发现日本人的这个秘密:
3艘军舰在舰首各自安上了1门口径达320毫米的巨大主炮,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定远和镇远305毫米的口径,很显然,日本人对这种大炮寄予厚望,一旦发生海战,希望用它来击穿定远镇远的舰体。
既然攻击武器如此厉害,想必防卫装置也很强了?错。由于成本问题,日本军舰就像他们的车一样——钢板很薄。
这3艘军舰各自的重量(排水量)只有定远镇远的一半多(4278吨)。
在海战时,这就像一个拖着一把大刀,自己却没有穿任何盔甲的人走向战场。日本人需要的是赌!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只要能击败你,大家同归于尽!
3艘军舰是以日本最著名的3处景观(松岛、严岛神社、天桥立)命名的,分别叫——松岛号、严岛号和桥立号,合称为“三景舰”。而松岛是联合舰队的旗舰,伊东佑亨的座驾!
除了“三景舰”,联合舰队主力队还有5艘战舰,它们的重量都没有超过4000吨(钢板薄),需要特别介绍的是其中的一位成员——西京丸号。
在日本的邮政系统中,有一艘很大的木船,用来运送信件和麻袋,由于船很大,被海军部看上了,船上刷了刷漆,好歹安上去一门炮,就这样成为了联合舰队主力队的一员,它其实还是一条木船,连日军私下里都叫它——伪装巡洋舰。
西京丸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上面坐镇一位特别的人物,这个人物我们以后介绍。
除了主力队,联合舰队还有先锋队。由于在牙山海战中表现出色,现在它又增加了一艘与航速很快的高千穗号(与浪速号同级别),这样先锋队就变成了4艘战舰。加上主力队的8艘,联合舰队总共出战军舰为12艘。
日期:2012-11-05 15:41:26
现在,我们需要对双方的出场阵容做一个对比了。为了少打点字,也为了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晰,我们需要先熟悉一个公式:
A=北洋舰队B=联合舰队
对比:
A-出战军舰:10艘,B?-出战军舰:12艘(主力队8艘,先锋队4艘)
A-军舰总重量:3.07万吨(钢板厚),B-军舰总重量:2.48万吨(钢板薄)
A-战总人数:2300多人,B-战总人数:3500多人。
A-平均航速:14节,B-平均航速:16节(其中先锋队19.4节)。
A-平均炮速:每分钟3.3发(架退炮多), B-每分钟18.5发(速射炮多)。
想必大家已经看出了端倪,A方船坚炮大。由于舰队的主要思想是追求钢板厚度与炮弹口径,所以防卫能力很突出,单发炮弹杀伤力也很强,而弱点在于牺牲了航速与炮速。
B方的情况恰恰相反,它的特点是船轻炮快。由于片面追求航速与炮速,在有利于快速作战(注意)的情况下攻击能力突出,而弱点是牺牲了军舰的坚固程度和炮弹口径,一旦形势不利,有可能被对方一口吃掉。
现在用一句话来总结吧:双方在武器装备上不分上下,各有利弊!真是姥爷家的外甥,各有各的好,也各有各的愣啊。
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已经产生:北洋舰队的军舰是船重炮大,而联合舰队的军舰是船轻炮小(快),以最大对最快,简直就是天然的克星,娘胎里的对手,不是冤家不聚头也。
而情况也已经清楚了,武器并不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接下来的两个因素:排兵布阵和临场指挥!
日期:2012-11-05 15:53:13
伊东佑亨的冒险
在介绍双方的排兵布阵之前,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主导当时世界海战的一个理论,这个理论就是舰队一体理论。理论在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但简单地来说,可以用一句话来介绍,那就是:在海上PK的时候,舰队里各条军舰绝对不可以分离的,大家要亲密跟随在以旗舰为中心的舰队周围,必须保持一个整体,战则同战,死也要死在一起。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有什么值得说的?不就是一个理论嘛。理论一般是不能等同于实践的,但问题是这个理论背后的两个字——权威。世界上的各支海军基本都遵守它。而海军是一个新兴的军种,20多年前人类才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蒸汽装甲战舰的大规模海战(意奥海战),大家都处于吸取教训积累经验的阶段,对于积累下的权威,除非这个人无知,或者无畏,一般情况下不愿意去打破它。打破就要冒巨大的风险。
伊东佑亨似乎就不信这个邪,当把联合舰队分成先锋队和主力队时,他就已经在为打破这个权威而冒险了。而伊东佑亨不仅在舰队编排上打破了舰队一体,还明确规定一旦作战,先锋队可以脱离主力队单独行动。你们这些快腿只管冒死向前冲,就当你屁股上能喷火,冲出去再说,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有多快跑多快!
猛打猛冲,这是没把权威放在眼里啊。
在把舰队分割成两块后,伊东佑亨开始布阵了。而与其说伊东佑亨在布置阵型,不如说他根本没有布置阵型,他令先锋队的4艘军舰和主力队的8艘军舰,都以首尾相接的方式冲向战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最为简单的“竖一”字阵型(“1”)——这就是古代兵法中的 “长蛇阵”,一种历来冒险的攻击阵型。
太简单了,而简单并不代表不好。
日期:2012-11-06 14:04:49
丁汝昌的谨慎
大战之前,丁汝昌下达了3 条战令:
1、In action,sister ships,or sub-divisionsof pairs of ships,,shall as far as possible remain together,and support one another inattack and defence.2;
2、A ruling principle should be to keep bows on to the enemy;
3、All ships must,as a general rule,follow the motions of the Admira。
英文看得眼花,还是翻译一下:
1、姊妹舰或者统一小队的2艘军舰要共同行动,作战或防守时要互相配合。
2、舰首必须始终朝向敌舰作战。
3、所有舰必须遵循旗舰进行运动。
译完之后,就可以分析了。很明显,丁汝昌的第1,3条指令正是来源于“舰队一体”的权威理论。另外,他也照顾到了北洋舰队的实际情况。
由于北洋舰队的舰炮大多数为大口径的架退炮,这些炮大部分安装在舰首,第2条战令舰首对敌,就是要发挥大炮的威力。所谓大炮开兮——轰他娘的。
在下达这3条战令后,丁汝昌开始布阵。命令以定远镇远居中,各舰分列两侧,排出一个“弯曲的横一字”阵型迎敌。
所谓“弯曲”,并不是故意为了迷惑对手,让日本人看得眼发晕,迷个路什么的。这仍然是丁汝昌出于防卫的考虑,丁汝昌命令军舰在组成横排时,5艘稍微强的军舰稍微突前,首先接敌,依次跟随在强舰身边的5艘军舰稍微拖后,如此一来,“横一字”就变成梯梯等等了,每艘强舰在接敌时都保护身边的弱舰,起到以强护弱的目的。
以横一对竖一,这又是一对天然的克星,注定的对手。看上去也简单明了,而意外情况在接下来的时候发生了。
引发意外情况出现的因素很简单,那就是——时间。
在发现敌舰之前,北洋舰队是以双路纵队前进的,由定远和镇远分别打头,各自带领4艘军舰向前航行,航速最慢的弱舰分别在队尾。现在,最强的定远和镇远不动,而航速最慢的弱舰反而要走最远的路去排成横排,在极短的时间里,北洋舰队并没有完全成功地变阵,而是最终形成了一个由定远打头、“横一”字的两翼没有完全展开拉直的“人”字阵型。
这是古兵法中雁形阵的一种,可攻可守,攻守兼备。以“人”字的尖头——强大的定远镇远攻向敌人,而它们又可以保护两翼和后方的安全,防止敌人包抄。在战斗激烈的时刻,两翼还可以突然展开,奇袭对手,起到“奇兵”的效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