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做一个成功的富二代》
第56节

作者: 南门太守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17 11:14:52
  □连载57 第五章 周旋于敌友之间
  4、刘备复仇(上)
  对于曹丕称帝,刘备选择了与孙权称臣完全不同的态度,他自己随即也称帝,以示对抗。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刘备在成都近郊的武担山称帝,建年号章武。公元二二一年就有了两个年号:曹丕的黄初,刘备的章武。刘备没有建立新的国号,他认为自己是刘汉朝廷的延续,当时传言汉献帝已被曹丕杀害,刘备认为自己是继位。

  没有被孙夫人带走的长子刘禅被立为皇太子,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马超和张飞分别被任命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
  刘备当了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孙吴复仇。对此,蜀汉内部分成两种一意见,一种支持,占大多数;一种反对,人数上虽不占优势,但也不少。
  刘备态度明确,此仇非报不可,任何反对意见都不听(一不从)。
  反对最坚决的是翊军将军赵云,《云别传》记载,赵云劝刘备当前最大的敌人是曹魏而不是孙吴,应该先灭曹魏,到那时孙吴不用打自会臣服。
  赵云进一步建议道:“当前应当进图关中,占据黄河、渭河的上游,从那里征讨曹魏,关东义士必将响应。千万不能把曹魏搁置起来去伐吴,一旦与孙吴交兵,不能马上能见分晓啊(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
  赵云不仅会打仗,而且有一定思想和主见,多次就刘备的重大政策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然而,作为足以与关羽、张飞资历相当的老将,赵云虽然多次立功,但军职一直不高,至今仍然是个杂号将军,不仅比张飞、马超低了好几格,就是比镇北将军魏延也差了一截,有人认为刘备像一般君王那样也喜欢听话的臣子。
  刘备一向很欣赏的副军长(偏将军)黄权也坚决反对伐吴:“吴人战斗力很强,伐吴是顺流而下,进攻容易撤退很难(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请派我为先驱,先尝试进攻,陛下随后接应(臣请以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黄权说得相当委琬,他的意思是此战并无多大胜算,与其倾举国之力去赌,不如先试一下更好。
  对于他们的劝谏刘备都不听,但来劝的人还有不少,让刘备很烦,刘备看到担任州政府参事室主任(从事祭酒)的秦宓也来劝,干脆杀鸡儆猴,下令把秦宓抓起来关着(下狱幽闭),这一下反对伐吴的人才闭口。

  史书没有记载诸葛亮对此问题的态度,清代乾隆皇帝读《御批通鉴辑览》,读到此处时写下了一段话:“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说过孙吴可以作为外援而不能讨伐,为何现在东征孙吴,而他却不出来制止呢(何此日东伐,竟不能止帝)?”
  很多人恐怕都有这样的疑问,以诸葛亮敏锐的眼光,赵云、黄权都能看到的事情他不可能不洞察,而作为新晋的丞相,他有责任匡正君主的得失,如果看出来巨大的问题和风险,他应当及时指出来,但从史书记载的情况看,似乎诸葛亮确实一言未发,既没有明确地支持,也没有明确地反对,这颇让人不解。
  其实,如果细察诸葛亮此时的心态,也许能明白他的苦衷。当孙权背叛了同盟阴谋夺取荆州后,诸葛亮一定面对了巨大的尴尬和压力,作为孙刘联盟的开创者和坚定维护者,盟友突然背叛,刘备虽然不会就此质问他,但朝野上下对于联吴战略是否正确肯定有一些闲话,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站出来旗帜鲜明反对讨伐背叛的前盟友,确实不合时宜。
  更为重要的是,随刘备从荆州来到益州有一大批人,荆州是他们的老家,荆州有他们的亲人、故旧和家产,对他们来讲,一定要打回老家去,孙权不仅是他们的国恨,更是他们的家仇,诸葛亮更没法反对了。
  谁都劝不住刘备,大战一触即发,但孙权还想做最后的努力。
  孙权任命诸葛瑾为绥南将军,兼任南郡太守,派他驻扎在公安,协助陆逊处理蜀汉前线的军政事务。
  孙权派诸葛瑾来到吴蜀前线交给他一项特殊任务,他让诸葛瑾给刘备写信,劝刘备不要兴兵。
  诸葛瑾给刘备写了信,信中道:“如果您认为吴王夺取荆州又危害到关羽,因而怨深祸大,不愿意求和,这只能说是在意了小的方面,却未留意大的方向啊(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我想替陛下您着想,陛下如果能压抑愤怒暂且听我一句话,那么计谋可立即决定,不必再反复向群臣咨询。陛下试想,您与关羽亲还是与先帝亲?荆州大还是天下大(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哪个大哪个小,哪个轻哪个重,谁应当在先,谁应当在后?弄清这些,什么事不就易如反掌吗?”

  诸葛瑾很客气,称刘备为陛下,他说的先帝是刚刚被废的汉献帝刘协,刘备既然打着刘汉王朝的牌子,诸葛瑾就问他是关羽亲还是先帝亲?是荆州大还是天下大?
  但这一努力没有任何效果,对诸葛瑾的来信刘备不予理睬。
  《江表传》记载,诸葛瑾到了南郡,有人向孙权告密,说诸葛瑾问题(人有密谗瑾者),陆逊听到后立即向孙权写了份报告,力保诸葛瑾没问题,并且请求采取某种方式给予避谣(表保明瑾无此,宜以散其意)。
  孙权回复陆逊说:“子瑜与我共事已经很多年了,恩如骨肉,我对他了解很深(深相明究),他这个人没有道义的事不做,不仁义的话从不讲。我和子瑜可谓神交,不是几句话就能离间得了的。”
  孙权把前面的那些告状信封好,让人送给诸葛瑾,并且亲笔给诸葛瑾写信安慰。接到陆逊的信后,孙权也把陆逊的来信一并转给诸葛瑾,让他知道陆逊的心意(辄封来表,以示子瑜,使知卿意)。
  曹操的过人之处在治人,孙权的过人之处在拢心,他对属下的知人和善任,让属下们觉得跟他干很踏实。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