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洞穿命运的界限——你的事业决定你大半生命运起落高低》
第27节

作者: 新希望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6-17 15:03:58
  3、五大博弈(下)
  很多年前,南方有一个大厂子,专门做一种外贸产品。他们的产品在国外很有销量,所以厂子曾经一度成为省里重点扶植的民营企业。
  厂老板姓刘,刘老板匠人出身,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大家别说我酸啊,事实确实如此),一路打拼过来,把祖传技术融入现代生产中,创新了一种国外广受欢迎的产品。

  进入90年代末,由于技术的同质化,大陆同类产品越来越多。本来,大陆的劳动力价格就低,造成大陆的产品比国外的产品价格低很多;再加上大陆不同厂家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这就进一步拉低了价格。慢慢滴,该产品对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和压力。
  本来,这些产品物美价廉,卖到国外谁都适用。但这只是一方面的理儿。另一方面,大量低价的中国货卖到欧洲,欧洲本土同类产品生产厂必然会因为商品价格太高而失去竞争力,最终被中国的企业击垮。
  所以,国外市场发现了这个现象后,很快实施了严厉的措施,设置了贸易壁垒,要求大陆抬高价格,否则就限制入口量。
  如果单从一家厂子来说,产品提高价格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同样一件产品卖得更贵了,当然厂家欢迎。但是,当这种产品已经形成一种产业进而成为一个国家同另一个国家做生意的时候,提高价格就成了一种灾难。因为你在这个国家提高了价格,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就不会去买你的产品了,转而买自己国家的产品,于是乎就能大大减少进口的比例,并保护自己的本土企业不被击垮。
  这样的结果当然我们不会接受,所以由刘老板等人组成的贸易协会坚决不提价。欧洲一些国家一看这些产品不提价,只好来蛮的,强行限制入口配额,就是规定中国进口货物只能达到多少数量。

  当时我们还做不到像如今的光伏之战这样有力度。结果么,只好委屈求全,无奈接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在人家规定的时间内只出口一定数量的产品。但这样一来,国内的外贸企业必然会受到冲击。
  日期:2014-06-17 15:04:58
  话说经济战打响之后,刘老板明显感到生产利润正在大幅下滑——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的经济对外依存度是很高的,一旦我们与国外发生经济战争,刘老板遇到的情况很可能会不断上演。面对这种情况,老刘究竟要怎么办呢?
  有人给刘老板出主意:裁员减人,缩减产品数量,降低成本价格,慢慢熬过这段艰难时光。
  这个办法虽然看似被动,但是也相对稳妥,起码不会被踢出局。然而,出主意的人显然低估了老刘的雄心。很多像老刘一样白手起家的草莽,其实是怀着很大抱负的(发达了就吸毒赌博玩女人的除外)。他们哪怕战死沙场,也不远不死不活地吊着。所以,形势变了,经营理念必须要变;面对危局,必须想方设法推陈出新,而绝不能束手而立,坐以待毙。

  但是,这个革新说起来容易,但究竟该如何革法?
  在厂里的办公会上,很快形成了两种思路:
  其一,以副厂长兼党委书记林国华为代表的管理革新派。他们的主张很简单,归结起来一句话:像管理要效益。方法是维持生产规模不变,精细化设计生产流程和环节,提高单位时间内工人劳动强度,并适当增加生产时间(说白了就是多干活,甚至是加班干活)。这样,单位时间内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大大增多,从而可以进军国内市场,压缩其他对手的生存空间。靠降低生产成本来竞争国内市场,摆脱国外市场疲软无力带来的被动局面。

  其二,以总工万某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派。他们的主张也不复杂:抓紧研发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革新生产工艺,抢占技术制高点。等到生产出优质产品后,即可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同时也可以扩大国内市场。而且万某也表示,他们已经了解到国内有一教授已经发明出此类技术,可以尝试引进一下。
  管理革新派提出的反对意见很现实:技术革新周期太长,投入不小,风险很大,说不定厂子都关门了,技术革新还没有出来。
  技术革新派提出的反对意见也有道理:管理革新看似精益求精,但是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把工人当机器一样按设计的程序干活,可能带来工人的严重不满甚至引发矛盾,从而降低产量。
  就这样,管理派和技术派的皮球踢给了老总:考验刘总的时刻到了。
  人们常说,人这一生关键的时候就那么几步,走对了,就会一帆风顺;走错了,就会步步被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