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至尊大厨传奇--炉边镇守使》
第1节

作者: 何三刀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5-03-19 10:12:00
  【内容提要】
  四川菜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傲然屹立于世界名厨之林,吸引着古今中外的如云食客,令饕餮之徒们食指大动,纵享着酣畅淋漓的快意人生。然而你可知道,号称“川菜第一名菜”的“开水白菜”,它到底是宫廷菜,还是家常菜,还是江湖菜?这第一名菜的创始人,从成都府华阳县儒生到紫禁城御厨,辛亥革命后再回到四川当了三任县官,而最终成为国民政府至尊大厨,他一生走了多少坎坷路、吃了多少苦中苦、尝尽了多少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饱读诗书,广结政商界和艺术界人缘,为何却抛弃功名利禄,甘当一辈子平凡的“炉边镇守使”?

  本书以川菜名厨王景林为主角,采用艺术虚构与历史真实相结合的文学创作手法,谱写了一部融四川的民俗风情、江湖豪情、人间真情及宫廷缠斗、官场挤斗、名利场酣斗的长篇传奇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一改过往民国文“半文半白”的语言风格模式,采用时下最新鲜时尚的流行语言元素,用清爽、犀利、幽默的文笔来讲述稗官野史,让读者在“快乐阅读”的体验中感受人生的美好与诗意。
  声明:本书乃纯文学小说,切勿擅自与真正历史人物对号入座!常有雷同,宜作巧合。
  楔子 川西坝子“锅锅窑”
  “中华大清帝国中央军机处办公厅沉痛哀告:

  “ 曾国藩同志,户口本原名曾子城,字伯涵,号涤生,男,汉族,公元1811年11月26日生,身份证号码参考其出生日期,生肖属相羊,星座射手座,血型待查,身高165cm,籍贯湖南娄底市人,相当于国家211一本高校进士学历,曾先后担任大清王朝江苏、浙江二省省长、兼江浙二省军区司令员,北京市长兼北京军区司令员,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两院院士职称,乃副国级上将军衔,系我大清文人获武将官衔、从而独领风*之第一人。

  “曾国藩同志是清朝杰出的政治家,《清史稿》中誉其为‘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同时他还是杰出的军事家,是扬威天涯之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而且他还是国内著名理学家,他天才地继承和发展了孔孟儒家学说;此外,他还是主流派文学家,是皇家作家协会‘湘乡派散文’的卓越创始人------”
  这是公元1872年3月20日下午,相当于现在国务院办公厅新闻办公室负责人,在得知名震中外的曾国藩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后,他在自己肚子里打的新闻发布会腹稿第一稿。在国家危机重重的背景下,曾国藩这样一位重臣的溘然辞世,显然,悼词上怎么恭维怎么渲染都不过分。新闻发言人甚至已经想好了,为了在发布会现场整出“山河破碎风飘絮”、“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氛围,他想组织几个泪点很低、善于哭场的女演员,混在中外记者队伍里,到时候边回顾曾国藩的感人生平事迹,边嚎啕大哭,以带动全场的哀思。

  日期:2015-03-19 10:12:42
  偏居西南一隅的成都府华阳县(今成都市双流县),离京城那是相当的远。到底有多远?问谷歌地图就知道。如果用传统的方式骑马,大约耗时一月有余,如果步行或坐轿,怎么也得三个月以上的时间。以前坐火车长达七十几个小时,开通高铁之后,仅需要八个小时。而双流县现在有直达世界各地的超级国际机场,飞机上天平飞后,司机在天上睡个觉,补一补昨晚搓麻将熬夜的困意,然后遇到气流一颠簸给震醒了,慌乱中猛踩一脚刹车,首都机场T3航站楼就到啦。

  不同时代的中国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不管是哪个时代,只要他活着,要生活下去,大体上也就那么回事: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酱醋茶,白天干地里或生意上或政府的活,晚上干老婆的活,为了繁殖生命嘛。就算不繁殖了,搞计划生育了,必要的家庭娱乐,有时也还是必须的嘛!
  华阳首富王博勋,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就是个标准的“富三代”:年方而立,大宅阴森,良田万顷,仆佣众多,老婆四个,金华五朵。事实证明,有个好的祖宗十分重要,至少他就不用像普通人那样忙着用各种手段刨食,他最重要的工作,只需忙着繁殖就成了。当然,大多数人也比较乐意于从事这类繁殖或娱乐工作,所以人们都很羡慕他。
  这个在川西坝子跺一跺脚、成都府城也要像余震那样抖几抖的角色,这会却心怀忐忑地坐在大堂屋里,故作镇定地滋滋吸着水烟。与一般锡制的不同,他的水烟袋是银制的,通常人们不关心他到底吸的是哪个档次的香烟,反而只认他的烟袋货色的含银量,相当于今人只认品牌。
  王博勋内心的忐忑,其实与京城无关,因为那实在太遥远了;更与曾国藩同志的死无关,因为在那个没有电报电话手机微信的时代,就算是皇帝驾崩了,死讯要传到这成都府华阳县来,也是颇费时日的。

  他的忐忑,完全源于即将临盆生产的四姨太,能不能给自己生个带把的种?话说娶了三房如花似玉的老婆,刀耕火种的结果,先后开出了五朵金花,他却常常感觉愧对传下这份家业的祖先,在社交圈也老觉得扫面子。
  该死的已经死了,随着初生儿“哇”的一声啼哭,宣告了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
  四姨太丫鬟喜凤屁颠屁颠地跑来大堂屋报喜:“四奶奶生了个儿子,恭喜老爷喜得贵子!”
  日期:2015-03-19 21:08:46
  王博勋听了喜讯,一直紧提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眉开眼笑地对喜凤道:“告诉四姨太,她立功了。好好坐月子将养,把儿子给我带好,她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夫贵妻荣,母以子显,大家族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甚至做个奴才下人,也要靠主子混得好,才有几分荣光。这和古代成语“狗仗人势”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喜凤听了王老爷的吩咐,立即满心欢喜地又跑去给四姨太春香报喜去了。
  话说王老爷的前三房婆娘,一个是他爹与其朋友指腹为婚的产物,名叫王杨氏,人显得比较富态,如果放在唐代,那就算得上是标准的大美人了,我这样说,你应该懂的,那女人显得吨位比较重了一点,因此,有时候王老爷想玩点啥杂技难度系数比较高的动作,比如把那玉腿折叠一下啥的,那就会弄得俩人都气喘如牛。当然,银盘似的面相,气质端庄得体,一看就是镇家之宝的造型。换在今天,人人一看就知道,那是总经理的董事长,或俗称老板娘是也。

  二房王赵氏,是近邻邛崃县一位富商的女儿。邛崃自古出美酒,流传千年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垆卖酒”典故,卖的就是邛崃的酒,现在的商标就叫“文君酒”。据说现在全中国70%的白酒都产自邛崃,各地买回基酒再去勾兑而成。赵富商卖了一辈子酒,手上也颇有些银钱,但不知他的哪根神经被酒精烧坏了,宁愿把金枝玉叶的女儿嫁来王府做小。这王赵氏与正房的造型刚好相反,她身材纤细苗条,身上完全没有一点多余的肉,放在今天也许是绝好的时装模特衣架子,放在汉代那就有了赵飞燕的风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