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05-08 09:56:44
分家单过,用钱砸出未来
分家,在当今的农村,仍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导致这样一个名门分家的原因很多。早些年,为了给袁世凯身上泼脏水,有些学者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袁世凯生性彪悍,在老家经常地聚众闹事,像极了《金瓶梅》中的西门庆。纠集一群社会闲杂人等,上蹿下跳。不仅如此,他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常常挥金如土,肆意浪费,在家族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导致全家经济条件雪上加霜。因为家里其他老实人对他敢怒不敢言,久而久之,被逼无奈之下,才选择了与他分家这条路。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站在百年后的今天回望过去,很多事情都会明朗化;而历史的难处也在于,百年后的今天,很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细节变得不那么容易分得清。袁世凯的不守规矩毋容置疑,但是他日后得势后袁家的再度聚齐,不也说明了他的性格不是问题的关键吗?
关于这件事,客观的说,主要是因为人口众多,又失去了具有理财天赋的袁重三,多年显赫的地位圈养了N多好吃懒做、一无所长的寄生虫,袁家早已成坐吃山空之势。他们的情形有多糟糕,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此时仅辈分较高的“保”字辈中,就有袁保诚、袁保颐、袁保纯大烟成瘾。其他子孙的不孝处,远比袁世凯有过之而无不及。曾有资料记载,居于外界与袁家桥梁作用的袁保龄在一次与大哥袁保恒的交谈中,就表达了对老家的担忧。经历过世面的他,一眼看出大家庭的不可为继。在与袁保恒商量后,早已准备提议分家。只是那时郭老太太尚在,他们没敢提出来而已。
日期:2014-05-08 14:03:42
按照老袁家的分家规定,袁世凯分到了三顷左右的土地,以及陈州的一处宅院。一顷约为66667平方米,够大吧,可以盖N个小区了。如果你还没概念,再来举个例子。故宫共占地72万平方米,也就是说小四同学分到了大概四分之一个故宫那么大面积。除此之外,还有袁保庆在两江盐法道任上个人小金库里的财产。这些钱无论是放在现在还是那时,都不算少了。但关键是架不住人多。有权利就得有义务,拿走这么多钱,肯定还要接走没能力养活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这其中包括袁世凯的养母牛氏、袁保庆的三个姨太太,回家守活寡的二姐,三个妹妹以及日后这三人出嫁的嫁妆。
面对这样的现实,袁世凯举家从项城搬到陈州县城之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招揽当地文人墨客,开办丽泽山房、勿欺山房两个书社,自己任“社长”,并负责书社一切开支。可能有朋友说,他脑子被门挤了吧,家中人多钱少还往外掏?有这种观点的,那都是普通人。也有学者认为,这时期袁世凯的表现是脱缰的野马,因为没人管教而单纯的自我放纵。但是基于他日后的行为处事,以及前期的锻炼,笔者觉得有理由认为,他是有意为之。朋友你可以翻开《金瓶梅》看看,想那西门庆当初是怎么发家致富,横行一方的?不就是招徕那些地痞流氓,充作自己的手下嘛。《金瓶梅》或许是假的,毕竟是小说。但是元末明初,那个揭竿起义的头领芝麻李,不就是以家中的那么点儿芝麻收买了人心嘛。再有三国时期的刘备,不也是和关羽、张飞一个劲儿的杀鸡宰羊,开坛酿酒的招呼四方壮汉来投奔自己的?
日期:2014-05-08 14:54:52
名气是由钱砸出来的。在笼络了陈州一地包括知府吴重熹在内的所有文人墨客后,袁世凯的开支,确实不少。两年下来,他那点儿家底被花的没剩下多少。要说成效,吴重熹也自称与袁世凯是“诗酒友”。很少有学者注意到这一点,其实这是非常大的成就。作为地方上的士绅,作为一个国家政权只能有效管辖到县一级的时代,你获得了自己父母官的认可,与他成了朋友,那么你其实就是半个官员了。因为乡里、村镇的很多事情,你就直接可以管理了,这至少相当于现在的镇长一级官员。说真的,作为生活在美好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公民,笔者也十分想巴结自己的县长、县委书记,甚至镇长、镇委书记都行。可惜咱一届草民,与袁世凯的雄才大略差的太远了。
如果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动动歪脑筋,不再想着科举考试,很有可能成为现实版的西门庆。不过作为豪族望门出身的他,肯定是不甘于仅仅做个在野乡绅的。所以在他二十岁,也就是1879年,又信心勃勃的去参加了乡试。他的自信我想主要来自两点,一是如前所述,自己的书社在陈州影响力之大,无有出其右者。陈州所有有名的文人墨客,都在自己“壶”中。而每次策论、诗词比试,他都被推选为第一;二是刚刚提到的吴重熹,堂堂一方最高长官都与自己交往甚密,那在试卷批改过程中为自己说说好话,走动走动必然是没问题的。
日期:2014-05-08 20:27:28
可是袁世凯忘了,大家推选他才华第一,是因为他是出资人,众人碍不过面子而已。这就像现在很多的领导,在任上打麻将,怎么打怎么赢,觉得自己技艺高超,甚至胜于江湖上的老千儿;而一旦退休就发现逢赌必输,是一个道理。
所以这次,袁世凯又颠颠儿的落榜了。要是一般人,落榜也就落榜了,整理整理心情等待日后再来过吧。但是咱们说了,袁世凯是谁?日后的首席权臣,中国第一任民选总统。考不上科举,这样丢人的事情怎么能不解释一下?所以,有了这样一个画面:袁世凯得知自己再次落榜,而平时众人认为才华远不如己的同一书社两个社友反而得中举人之后,一怒之下冲进书房,将自己所有过往诗词、字帖付之一炬,然后豪言到“大丈夫志在四方,岂能郁郁久困在笔砚之间以自误岁月?”
多么慷慨激昂啊,说的人热血沸腾,读的人频频点头。其实这都是扯淡。这句话出自民国二年的一本书《容庵弟子记》。当时已经当上民国大总统,正在为洪宪帝制制造舆论的袁世凯示意,由他的写作班子创作了此书。这本书同一切以歌功颂德为目的的完全以政治为导向的书籍一样,很多内容都靠不住。更关键的是,根据学者骆宝善的整理,这个号称与科举诀别的袁小四,在两年之后,从山东写给他当家的二姐信中表示,如果考不上举人将“死不瞑目”!
日期:2014-05-08 20:58:13
话说回来,得知科举落榜,闹闹脾气,摔个砚台,烧烧字帖、书稿,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表现。毕竟自己一心一意的准备了三年的考试,就这么灰溜溜的被刷下来,换做是谁都会不舒服。要是放在今天,有钱的家长就开始托关系,看是否能帮着自己的孩子打开一扇侧门。与此类似,这个时候的袁世凯,虽没有家长替他想办法,但是他自己脑子活泛,想到了这个方面。
袁世凯在尽量带足银两之后,就走上了赶赴京城捐官买官的崎岖小路。说这种方式是崎岖小路,一点儿也不为过,它的难处一点儿也不比科举考试低。只不过区别在于,一个用笔杆子,写出别人认可的文字;一个是用钱,用嘴皮子,做出别人认可的样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