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津梁:琉球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15节

作者: 上官韦弦
收藏本书TXT下载
  本以为万户老爷会按原计划挥师杀上岛上,没想到杨祥听了刘闰报告描述,说什么对方个个一身蛮肉、张着血盆大口要活吞生人似的,居然就熊了,左右的文官吴志斗、阮鉴也没什么血性,怕得浑身哆嗦,大家大眼瞪小眼,想了半天,得,没胆子就赶紧溜吧。
  杨祥心中这个悔呀,往前冲不敢,怕死呀,但这回去可怎么交差?想想后果不禁吓出一身冷汗,当初自己可是向皇上夸下海口的呀,说什么往琉球宣抚,不听招呼就率小弟们摆平他们,现在怎么办呀?
  四月二日,元军匆匆赶回澎湖,杨祥玩起了小聪明,就要求吴志斗和阮鉴在文书上按手印,说是前两天确实找到了琉球国,只是人家听不懂我们的话,结果就没有招抚成功,但我们已很努力了,皇帝老爷您要是愿意,下次我们多带点人,去打他丫的。
  这等坑蒙拐骗也真亏杨祥能想得出来,骗谁?骗皇帝?不要命了。吴志斗、阮鉴二人的脸都发青了:你当老皇帝像你一样白痴呀?这是要灭族的。所以二人硬是不肯替杨祥圆谎。
  结果,第二天,昨日吵得最狠的吴志斗就玩起了失踪,找来找去,还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杨祥再去瞧阮鉴,眼波颇有内涵,阮鉴就明白了:妈呀,赶紧同意吧,不然下个兴许就轮到我了。

  杨祥、阮鉴上奏折糊弄老皇帝忽必烈,自以得计,想说什么就是什么,还顺便损了吴志斗,说那姓吴的真不是东西,一心阻拦我杨祥立功,可当我到了琉球还返回时,这姓吴的就畏罪潜逃了。
  杨祥心想吴志斗既然没了,吓住了阮鉴,对自己怎么有利就怎么说了,没想到吴志斗的老婆听说后不干了,告到了官府,要求国家给个说法:我老公怎么就不见了呢?
  忽必烈都快老糊涂了,帝国大把的事还等着他操心呢,所以他就下旨让杨、阮这几个活着的当事人回福建,由官府彻查此事,但姓吴的一直没有露面,时间久了,此事就不了了之了,成了一笔糊涂账。
  日期:2012-10-10 09:50:31
  第九章 忽必烈想收拾日本打起了琉球的主意(2)

  那杨祥去的若不是琉球,那又是哪里呢?
  其实元史上已说得明明白白,“琉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彭湖诸岛,与琉求相对,亦素不通。”元史中的“琉求”,在南海的东面、漳州、泉州、兴化、福州境内的澎湖列岛与之相对,很明显就是今日的台湾岛了。
  元朝人的误会其实源于宋朝。据说流求国船只与周边诸国早就有贸易等方面的来往,天孙氏王朝末年利勇篡夺权位时,正是中国南宋淳熙年间,流求国内大乱,史料记载“淳煕年间,流求常率数百辈,猝至泉州之水澳头等村,肆行杀掠者……”
  在我看来,这段记载若是确有其实的话,此“流求”多半是指台湾而非冲绳(琉球),因为台湾更接近福建,考虑当时的两个“流球”土著的航海能力的话,这群嗜杀的番人由台湾岛流窜至福建可能性会更大一些。看来宋朝人就把两个琉球(台湾与冲绳)搞混淆了,一心开疆扩土的元朝人也就愈发错得厉害了。
  顺便提一句,那位神秘失踪的吴志斗,民间传说其实并没有被杨祥谋害,而是仗着熟悉东南沿海的岛屿,避祸逃到了台湾岛定居,居然成为了台湾省吴姓的鼻祖了。

  另外“岛夷志略”记载,澎湖“地隶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十一锭二十五两,别无差科”。而杨祥、阮鉴等人当是从澎湖开始出发的,当天就能抵达,则进一步证明元军到的是台湾而非今日之琉球群岛,因为按照当时的航海能力来看,绝无可能一日之内就抵达琉球的。
  杨祥他们可能遇到的是生番,所以汉语不懂,陈辉的菲律宾话也听不明白,以至于双方言语沟通不畅。要说台湾的生番那可是了不得,后来跟入侵台湾的日本鬼子血战不止,给予了鬼子巨大杀伤。
  但是琉球官方史籍“中山世鉴”、“中山世谱”上都有明文记载,说英祖末年时,抗击了元军的入侵,这是不是也是有问题的呢?
  原来在元成宗元贞三年(1296年),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又上了奏折,说泉州离琉球很接近,不必外调其它军队,地方部队可以再试试征讨一下。所以在当年九月,高兴派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赴琉球国,据说擒获了一百三十余人返回。
  按可信度较高点的“中山世谱”上话法,这个时候的琉球国因为深沐王化,都有委身于国的心志,所以众人合力、拒战不降,迫使武器先进的元军水师知难而退,琉球在英祖的英明领导下获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如果确有其实的话,考据双方的史料来看,当是张浩这次跨海远征了冲绳的那个琉球。
  不管怎么说,击退元军水师进攻后,英祖的威望空前高涨,然而他的人生也即将走到了尽头。元大德三年己亥八月初五日(1299年),伟大的有产阶级政治家、琉球王国的禅让一哥英祖先生薨了,在位40年,享年71岁。
  据说英祖死的那天,悲号的声音响彻深山穷谷,家家就像死了亲爹似的哀痛不已,英祖永远活在琉球人民的心中……
  英祖死了,但太阳照常转着,琉球国人也还是要继续活下去的。继承英祖王位的是他的儿子,史料称呼为大成王。

  大成王生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他爹当了四十年国王,他也就跟着当了四十年的太子,好不容易熬到他亲爹死时,大成王已是五十三岁的老年人了。
  要说大成王也是历经时代变迁的人,他亲眼见到了父亲英祖王是如何登上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位置,又是如何把琉球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见得多了也就是老油条了,不会乱来不会瞎折腾,所以他安安稳稳的享国了九年,没出什么事,就也死了,寿62岁。
  之后是大成王的次子继承琉球王位,是为英慈王。英慈王生于南宋成淳四年戊辰(1268年),即位时也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
  英慈王跟祖父英祖是没法比的了,但心也是很向往呀,想励精图治,整顿整顿升平日久的琉球国,可惜没有什么贤臣辅佐,加上怨他自个——活得太短了,仅仅在位五年就也去了,所以期间也没什么事。
  英慈王死在了事业未竟之时,没有来得及消除琉球王国内部的种种隐患,据说长子、次子比较孝顺,直接为亲爹英慈王殉了葬,所以他的第三个儿子在元延祐元年顺利登基,由于早先当过玉城按司,所以时人称玉城王子,当了国王后,琉球人为图省事,就减了一个字,称为“玉城王”了。
  玉城王不像祖父、父亲当国王时年龄那般老,只不过才20出头,正是大有可为的年龄。玉城王比同时期的元英宗硕德八剌大八九岁,硕德八剌积极进行改革,在21岁那年不幸遭到了奸臣的刺杀,成为一位历史上悲剧的年轻帝王。
  说起来玉城王也同样悲剧,不过悲催的不是他被刺杀了,而是他根本是无作为。老子活着时还能收敛点,既然老子死了,两个哥哥也傻子似的去了,小伙子玉城王那颗被憋得委屈的心终于开始跳跃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