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再理会沈老爷,不过我决定找个机会略井下石,光凭面相上看,沈老爷的确是心狠手辣,刚才所说也不是色厉内敛和光说不练的假把式。我想沈老爷他既然说得出来就干得出来,他会蛰伏许久,等所有人对他放松警惕甚至忘记我们的冤仇,亦或是我又有新的对头的时候,做出猛然拍黑砖打黑枪的事情来。所以这种人不得不防,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不把他整死自己就有数不尽的麻烦。
我见丰臣布前来,与之攀谈两句,丰臣布送来了一些贺礼,然后就告称有事儿就离开了。他倒是为人低调,车子停了很远,但一看牌照和上面的通行证就知道是使馆区的车。说实话我最不想让来的就是丰臣布,可丰臣布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前来祝贺。
我可以仰仗徐树铮,可以攀附辜鸿铭,但我绝对不会归顺日本人,可是令我更加心中有些不忿的是,大部分围观和前来祝贺的众人反而对丰臣布的到来更感兴趣。他们声称我果真厉害,连洋人都请得动前来祝贺,这种崇洋媚外以及深入骨髓的奴性令我有些心寒,这与师父所交给我的民族气节背道而驰。
我不想说什么大道理,我也只是个俗人,普度不了世人,只得独善其身而已。
正如辜老与我对酒当歌、花间谈古的时候所说的那样:人们总在谈论辜鸿铭的鞭子,而他认为他的辫子长在头上,而大多数百姓的辫子虽然割去了,却长在心里,这就是奴性,非大事件不可唤醒也。
日期:2015-04-07 16:16:00
开业大典基本就算结束了,我去不远处八面槽附近的淮阳春摆了几大桌,主要是招待的是孙老三的朋友。孙老三是我的朋友,自然要给足他面子,而严掌柜和江大哥也去喝了几杯酒。
此事不提,当天下午我没去点水居,门口挂牌,“一日三位,明日请早”。后来听孙老三嚼舌头说,开业那天整个京城就迅速传遍了点水居的名号,有人对之心驰神往,有人则当做故事来讲,有人说我臧秋生是北京新崛起的一号人物,也有人对我嗤之以鼻认为我是江湖骗子。但正应了那句话,同行是冤家,对我抵触最大,污蔑最多的,是四九城里的各种算命先生游方术士。
每日都有人站在门口想要给我拆台,用他们的话说我太嚣张了,也太轻狂了,一天三位,真当自己是活神仙呢?我对此只是云淡风轻的一笑,并不理会,老百姓认这个就行,要是不限人数早晚会出纰漏,而且神秘感也消失了不少。
来给我拆台的同行们大多就站在门口叫嚷一番,他们可没能有前来算命的人那般虔诚,天不亮就来排队,也舍不得花那五块大洋一卦的算命钱。每每站在门口骂街或者叫嚷,让我比拼下或者算他的命数,我只是看着他们淡淡的笑,尽情让他们表演,随之来者不拒,说自己这里一视同仁,请早排队先交卦金。
日期:2015-04-07 16:32:00
孙老三看似文化程度不高,没受过什么教育,所有有些愚昧,但实际上不然,他的脑子十分活泛。他故意给别人当做秘密讲一些事情,然后借他人之口传播出去,因为孙老三知道小道消息街头巷尾的传言才是传播最快的,也是最广的,同样是老百姓所津津乐道的。
孙老三传出的段子可谓是五花八门,比如什么臧秋生神机妙算三言断因果,还有什么破例为有难穷人算卦去除灾祸,没收卦金而且因为是算的第四卦所以大伤元气。这么一来很快说臧秋生嚣张,待价而沽一天就看三卦是自恃清高的声音就淡了许多,还有就是市面上已经有人称赞我为义士了。
加之孙老三又宣扬了我一些仗义疏财的事迹,这就更为广传了。当然这些事儿我都是做过的,只不过没有孙老三说的那么夸张,比如我每天算四卦并不会怎么样,大多都是骗人的勾当用到真本事的地方很少很少。
其实传言这东西,应和一个词儿就是三人成虎,再来一个就是众口铄金,越传越神奇,比如这事儿从孙老三口中说出来本来就经过夸张了,描述着却因为记忆的不牢靠而再度自我发挥和加工,变得更加不合理起来。
不过说的人多了,就是不信的人也都信了,至于故事的源头没人愿意深究,口口相传就更难寻得来龙去脉了。
日期:2015-04-07 16:44:00
短短几天的功夫,我成了京城中的风云人物。又过了几日,我便成了人们口中的半仙虽然我没自封半仙。很快,我成了权贵们的宠儿,谁能来我这里算上一卦那才可以安枕无忧。而点水居向来不说明不道破,所以也绝不会出现什么纰漏,反正说法都有理儿。
在百姓间我的名声也大振,因为老百姓渴望公平公正,但世道不允,人心不古,所以百姓们就寄希望于侠客和清官,这也就是为什么书馆茶楼里说这样题材的书最为叫好叫座的原因。而我则给了他们一个义士的形象,所以流传甚广也在情理之中。
殊不知,无商不奸,无官不贪,侠客也有私情己恨,匹夫之怒血溅五步。他们更不知道,其实这个世上哪有这么多奇人异事,更难以算得天命。即便有知天命者也当真是天机不可泄露,一旦泄露这结果就不准了,接下来的一切都会因为所算事情的改变而发生一系列改变,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般。
总而言之,这个世上本就没有半仙,更没有完全的卦象和因果。换句话说,我们这帮人大多都是骗人为生,我也不例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