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之南方驿站--成也东莞,败也东莞,一代人打工创业史诗》
第13节作者:
佐王 日期:2015-04-06 10:44:06
第五章 跳槽(6)
可是,兄弟们不在家乡发展,年迈的父母不可能去打这份电报,王佐知道他没办法跟父母说得清楚,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失业和他的在外流浪,他们每次来信都要叮嘱他好好工作,争取长久做下去。唉!这怎么可能呢?出门打工又不是铁饭碗,怎么可能像对待国企一样呢?他不由苦笑。那还能找谁?找亲戚更不好,他不想让亲戚们知道他的一切。那年离开国企他已经让父母在亲戚面前丢脸丢到家了,他决不会这样做!那还有谁呢?出门打工以来,他没有与任何家乡和国企的朋友同事联系过,这怎么办呢?
忽然,一个人的名字浮在他的脑海,柳珍,对,就找她!
柳珍是王佐在国企时认识的一个军工厂附近的织布厂的女工,王佐出门打工后其实他们也中断了联系,但凑巧的是,他那一年在福建晋江市打工的时候,她也在泉州石狮市,他们才又一次在异乡相遇并继续保持联系,这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例外。
想好之后,王佐非常兴奋,当即来到街上找了一个电话亭,给在石钟山下的小县城修表的柳珍挂了个电话。柳珍满口答应,并且叫他帮她留意外面找工作的情况,她说她不想修表了,生意不好,年轻人不多,她想再一次出门打工。王佐满口应承,说外面工厂大部份招女工,你又会织布,又会修表,找工作不是一句话的事吗?同时,他又着重交待了打电报的日期,以便接到电报就请假去金得厂上班,同时也领了工资,一举两得。
办完了电报一事后,王佐心情略微好点。接下来几天他正常上班,别人完全看不出他已经准备跳槽了。工厂员工轮流照顾马叔一事,暂时轮不上他,但他每天晚上都会去医院看看,不然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可见他对马叔感情之深。
1997年2月20日晚,王佐吃了晚饭后又一次来到医院,并且在医院门口买了一张报纸,他惊呆了!报纸上登着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同志于2月19日逝世。在病房里,他一边看报纸,一边看着病床上的马叔,为伟人的逝世而悲痛!
王佐和马叔也曾热烈地讨论过***同志,马叔说要感谢***,不然他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好日子了。是的,***同志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王佐和马叔这样的普通中国人的命运,王佐就是那年***南巡讲话后冲出国企出门打工的。虽然现在不如人意,没有事业没有好的工作,但他内心来说还是感谢伟人的,最少他年纪轻轻就逛遍了南中国,这是上几代人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在新中国前三十年,老百姓出门需要单位开证明,没有单位的,也需大队或者居委会开证明,不然不但连旅馆也住不了,还有可能当作地富反右特等等坏分子而抓去劳改,王佐庆幸他走上社会后已经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了。
元宵节那天,工厂发工资,全厂员工纷纷捐款给马叔,多多少少全凭个人,王佐捐出了工资一半,这令厂长很是意外,心中直说这小伙子有情有义,太难得了。可是第二天,马叔就油枯灯尽,离开了人世。他死在伟人后面,却不知伟人已先他而去。
二月二十四日那天上午,王佐接到柳珍二十三日发来的电报。他接到电报后当即就向厂长请假,本来请二十天,厂长只批了十天。厂长说:“我知道你们内地人很在乎什么工作档案之类的,回去办理转档也属正常,十天也差不多了,实在不够你再打电话请假吧。”
王佐连说谢谢,回到房间只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和几本书,把所有行李和物品都留在了永发厂,提着个塑胶袋就到东坑金得厂报到了,保安和厂长实在是看不出他已经跳槽了。
日期:2015-04-07 11:10:30
第六章 新生活从下铺开始(1)
来到东坑镇长安塘东坑第三工业区东莞金得电器制造厂有限公司报到时,已经十一点了。张勇军带着王佐去见江老板,江老板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去人事部办手续吧,下午开始上班,接着就打他的电话与供应商讨价还价了。
在人事文员那儿填好了一张员工入职表,人事文员又把入职表给江老板签了字,才算是正式进了厂。王佐看见入职表上写的薪水,心头一块石头算是落了地。接着,人事文员填好了一张厂牌,又把王佐早已准备好的一张一寸相片贴在厂牌上,并且跟他讲了一通入职须知,然后问:“你行李呢?我叫人带你去宿舍。”王佐提起一个装着几件衣服几本书的塑料袋说:“在这里。”人事文员张大了眼睛说:“这么少,这就是行李呀!”王佐说:“我先来报到,下次休息的时候再去拿行李,现在凑合着过吧。”人事文员说:“你这人真怪,到了新厂什么都不带,就带几本书,呵呵呵……出我们厂向右转到十字路口,有几家小店,可以买到日常用品,这是两套厂服,夏服下次再发吧,就这样了,我先叫人带你去宿舍。”
王佐跟着一个电工来到四楼第一间宿舍,电工说这是干部宿舍,住着司机、电工、仓管、车间主管等几个人,几个空铺你随便挑吧。王佐感激地说着谢谢,电工已下楼走了。站在挂满蚊帐的大房间里,八张铁架床十六个人,也算是干部宿舍?他不由好笑,心中说,这只不过是把厂里仅有的几个非车间普通员工的男性公民集中到一个宿舍而已,搞笑,真他妈自欺欺人。在宿舍来回走了几步,王佐意外发现宿舍竟然有后门,不自禁走到后门阳台上向四周看去。他发现,从十字路口到金得厂这一排厂房后面,是个村庄,红砖红瓦,或二层或三层,密密匝匝,掩映在荔枝林桂圆林里。再看金得厂房右边,是一大块荒地,高地不平,野草杂花覆盖,小水坑杂乱分布,大概是当年开发这个工业区留下的后遗症吧。荒地后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树林,树林中时隐时现一座渡槽,他不禁感到亲切,心中涌出一股热流。因为在他读初中时,中学大门外百米处就有一座渡槽,天天看见,但渡槽里并没有水,因为他曾和同学们几次钻到两山飞架的渡槽上玩过。现在,想不到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竟然也有文『革』期间的痕迹,激活了他十多年前的尘封记忆。不知渡槽能不能引水,他心中自语。
在阳台上观光感叹一把,王佐回到房间,发现靠后门有一张床的上下铺位都空着,就把塑料袋丢在下铺床上,心中说:“就这了,看书方便,午睡方便,还方便到阳台上看风景抽根烟,新的生活就从这张床的下铺开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