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村子里有一眼井,那眼井里出的不是水》
第52节作者:
红蘑菇红 日期:2014-06-21 09:19:00
“这月亮和星星,好像~好像是假的。”豆芽忽然说道。
他这么一说,冰冰顿时恍然大悟,她就说哪里怪吗,原来是这里。众所周知,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呈周期性变化的,有时出现的早,有时会出现得很晚,可无论如何,当明月当空的时候,它的光芒会遮盖星星的光,故有月明星稀之说,可这里,星星紧挨着月亮,密密麻麻,都亮的很,怎么方才自己就没想到呢?
“这难道也是人造的?”胖少吞了口口水,看着头顶惟妙惟肖的星月图,不可思议的道。
“肯定是,而且这个造的还极其讲究。”
豆芽依然看着头顶那轮圆月,和漫天的繁星,说:“中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对天象都极为重视,因为他们都认为天象表达了天意。在众多天象中,被视为最吉星象就是五星连珠 。
五星连珠就是金丶木丶水丶火丶土五颗行星排成一条直线。
传说舜帝即位时,天象现五星连珠,该年定位甲子年. 为干支纪年法的开始。
还有武则天当政的第一年,和韦后当政时期,司天监都观测到五星连珠现象。但是史官没有记载,因为如果记载了,就会让人觉得韦吕后与武则天当政都是顺应天意的,这与封建礼教相悖。
反之,最不吉利的星象就是“荧惑守心。”古人认为,荧惑守心出现,轻者天子要失位,重者皇帝死亡,所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觉得荧惑守心特别的可怕。
“而这里就出现了五星连珠,还有那颗,那颗最亮的星星,那是紫微星。古来的研究者都把紫微星当成“帝星”,所以命宫主星是紫微的人就是帝王之相。我想这代表墓主及其重视,或熟识天象,所以这里的应该不是帝王,就是梦想有朝一日能做上帝王之位之人。”豆芽解释着。
“嗯,我也觉得能在这里修建一个如此大的地宫的人,肯定不是泛泛之辈。”建仁附和着。
“从古至今,只听说秦始皇的墓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江河大海,五岳九州。有考古学家推测,所谓的上具天文,也只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现在看这里,仅仅是那惟妙惟肖的洞顶星月图,八成就可以和秦始皇陵的上具天文所媲美了,那这个墓主人会是谁呢?大家也更加的好奇,想知道了。
“怪事啊,那些石头他们是怎么镶嵌上去的?也不知道值不值钱,会不会是夜明珠呢?”胖少小声的嘀嘀咕咕。
“应该是刚开始修建的时候,就镶嵌上去了,至于是不是夜明珠你就不用管了,吃着萝卜的命,操着首长的心,问题是你干操心也捞不着,有能耐上去抠一颗去”霜儿揶揄着把他骂了。
日期:2014-06-21 11:10:00
对于霜儿骂他,胖少一般都不反驳,他已经习惯了。
“我们走吧,正事要紧。”冰冰又看了眼老头的尸体又道:“大家提高警惕,那伙神秘人有可能就在附近。”
“怕什么?那伙人光我们碰上的就死了俩了,估计现在他们老远见了咱们,都得躲着走。”胖少满不在乎的说道。
“对,他们敢露头,咱们就喂他们吃子弹。”豆芽再次见到胖少,看他没事,整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似乎忘了自己身上还有伤的事了,俩人又开始勾肩搭背,一唱一和了。
“别都打死了,留个活口,问问他们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指使。”小七说着,他总觉得事情有古怪,问川第一天醒来,他们第二天就把他掳走了,这代表这伙神秘人对老先生这边的情况,是了如指掌,他们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的呢?莫非是有内鬼?。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走了约莫半柱香的功夫,看到前面隐约出现了建筑物。
“那是什么?”霜儿指着远处,模糊不清的东西问道。
“好像是两排柱子。”习武之人耳聪目明,小七看了看,回答她。
“嗨,七哥,真让你说着了,还真是柱子,还有台阶呢。”豆芽走进些看清楚后,率先跑了过去。
建仁也忙不迭的跑了过去,考古的吗,对地宫中的这些东西格外的感兴趣,也是可以理解的。
“青铜灯,这好像是宫廷里的东西啊。”建仁跑过去,抚摸着雕刻着龙凤的青铜柱子,自言自语道。
在古代,龙凤是皇室的象征,就是达官贵族,都不能善用,这里青铜灯柱上却雕龙刻凤,难道还真是个帝陵?可据记载,没有皇帝葬在熊岭啊,他凝着眉头沉思。
大家都走了过来,看着高约两米,上有盘,中有柱,下有底的柱子,上雕刻着龙凤饰的青铜灯。
这样的青铜灯共有两排,中间间隔有八九米宽,是铺有白玉砖石的路,路呈梯形,每块白玉石约有一米宽,在那轮人造月亮的光照下,竟泛着莹辉。台阶一路往上,像是通往洞顶,与星月齐高了。
小七敲了敲柱子,听声音,应该是空心的,他踩在柱子底部石台上,伸手在顶上的盘子里一沾一碾,手上顿时传来滑腻的触感,“这灯里有油膏。”他掏出火柴,竟然点燃了,火焰头还不小,照的四周明亮了不少。
建仁昂头看着这历经无数年月的柱子,道:“整个柱子里面装的,应该都是人鱼膏,自古墓里的长明灯油,多是用人鱼膏制成的,据说能燃烧千年不熄。”
“我艹,谁这么大手笔,这的宰杀多少条鱼,才能灌满这么多柱子啊?”胖少在一边惊呼连连,仿佛看到了宰杀人鱼的血腥场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