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史话连载(上部)》
第1节作者:
随风约会 日期:2014-08-03 14:50:00
首先和大家谈一谈写作的原因。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学习的压力非常大,也没有多少课外活动。当时喜欢看一些有点穿越气息的小说和电视剧。而且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历史方面的东西,慢慢地,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历史情有独钟了。
高中的语文教材有一本《史记》,里面编选了《史记》中比较知名的片段,也很有教育意义。当时我对那本教材情有独钟,还依稀记得在自习课上,身边的同学有的在忙着学习,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聊天看课外书,唯独我是在看一本不甚重要的教材。后来因为要学习到这本课外教材,身边的同学就从家里拿来了一本正儿八经的《史记》,是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那种大本古籍。我立刻借来,看了之后爱不释手,结果至今也没有还给我那个同学…………如果那位同学看见了,我要说一声抱歉,等着再聚会的时候想着提醒我……。
春秋战国的历史,说实话,《史记》的介绍很简陋。先秦部分在《史记》中的比重大约有三分之一,春秋时期的历史,还有其他古籍。
正因为我对历史的喜爱,也读了一些书籍,很喜欢那个时候的文化氛围,就像童书业老师的话一样:
在从前私塾教育的时代,我们做小孩时初读《左传》、《礼记》,那威严如天帝的老师,一手拿着戒尺,一手指指划划,嘴里天花乱坠似地讲说那些古代的礼制,那时我们真忘了头上栗凿的痛苦,而深深羡慕这缉让庄严的礼教社会,仿佛亲自在玉帛俎豆间周旋似的。
对此我也有很深的感触。但读深了就会发现,其实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个样子,这就启发了“探究”的兴趣。先秦的古籍,说实话,数量是比较少的,很多都被秦火吞噬了。很多东西都要去探究去探索。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多如牛毛的论著。
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很多时候,越是神秘的东西就越是让人神往,越是让人去一探究竟。
先秦时期,最为人所熟知的,应该要数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因为它是乱世。但是至今为止,我也没有找到一个能真正通俗地把它完整呈现的书籍。晁福林老师的《春秋霸主论》是我的老师曾经给我推荐的书籍,我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必须承认写的很好。
但是缺少扣细节的东西。很多历史情节、历史人物没有能给我们呈现,或者说晁福林老师也根本没有想给我们呈现这些东西。
虽然先秦的古籍很好,但仍然是很浩瀚的,这部历史也是一个浩瀚的历史,期间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数不胜数,人物的性格也能很好地被展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如果全部被浸泡在古籍中,未免让人有些遗憾。
因此我愿意把他们一一呈现,把他们展示出来,让大家都能认识。春秋是我最喜欢的历史时段,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如果要呈现先秦时期的人们,我愿意先从晋国开始。
因为有学业在身,暂时还没有办法预估多久可以更新一次,但我可以保证会一直坚持下去。
另外推荐图书《先秦古国志》,十月份左右将会出版,作者也算是笔者的好朋友吧。
谢谢大家的赏光。
日期:2014-08-03 14:53:32
序言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时期,被叫做“春秋”。为什么说这个时期特殊呢?这里要说明一下。
我们看历史上有很多乱世,春秋战国、汉末三国、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等,春秋,是其中之一。说实话,相比于其他乱世,春秋并不是特别地“乱”。但是它与其他乱世有三点不同。
第一,政权的争夺目标不同。
乱世都有割据政权,各个政权都为各自的利益打拼争夺,争夺都有自己的目的。不论三国也好五代也好,这些政权争来争去,争的是天子的位子,是要把其他国家争的你死我亡,要吞并,要扩充自己。这和战国时期的战争类似,但是和春秋时期不一样了,春秋时期争的是什么?
是“霸主”。
那什么是“霸主”?
“霸主”这个词,应该是后世加上去的,这是一个威武霸气的称呼。但当时的“霸主”应该被称呼为“伯”、“伯长”、“霸”、“盟主”。“伯”这个字,是“老大”的意思。我们看兄弟排行,有一个伯仲叔季,这里的伯就代表是自家兄弟的老大。在春秋时期,有很多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也有一个“伯”,这个“伯”就代表“霸主”。也就是说,霸主这个词,翻译过来,意思是诸侯的老大。当时的诸侯争的,就是这个“老大”。
日期:2014-08-03 14:54:50
那么继续,这个诸侯的老大,跟后世的天子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就是我们上大学时代的班级。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班长,班长,就是同学中间的老大。但是,这个班里有比班长还大的人物,是谁呢?就是班主任。对应到春秋时期,“班主任”那就是当时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大学的班主任几乎不管什么事情,很多事情还要靠班长来帮忙。这就好像春秋时期的社会,周天子管不住诸侯国,那么就由霸主来管。
在周以前的商代,统治形势和周代不同。商朝的政权,实际上一个方国联盟。也就是说,各个国家组成一个联盟,推举最厉害的一个作为方国联盟的首领,选定了一个叫商的方国。这个方国首领,实际上跟春秋时期的霸主很像,只不过,商朝的诸侯只有老大,而没有一个“班主任”式的人物。
可想而知,春秋时期的霸主应该是个实力派的国家,要不然不可能号令诸侯,威风八面,甚至周天子也要曲意逢迎他。霸主是可以获得受到小国的聘礼甚至是朝觐礼。晋国的正卿韩起,刚刚接到这一职位,便立刻出走诸侯国,到处讨要贿赂,而其他诸侯国不敢怠慢这位霸主实权人物,分分解囊倾尽宝物来讨好他。
那个时候的诸侯国相争,就是争这个老大,而不是争周天子的那个天子之位。纵观春秋时期,无论是实力如何强大的霸主,也没有任何对于周王室的非分之想。楚庄王曾经临兵周境,询问周鼎的轻重,被王孙满当头一棒呵了回去:“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也只能吊儿郎当的回去。按照晁福林老师的一句话,周天子就好比悬挂在空中的一轮太阳,所有的诸侯国都能感受到他的炙热。
为什么会有“霸主”这个特别的存在呢?
这是封建制度(真正意义上的封建制度仅限于周王朝,“封建”的愿意是“封土建邦”)衰落引发的结果,但同时封建制度还没有完全地被替代,还没有人找到更合适的社会制度建设方式,因此春秋霸主应运而生,对统治天下起到一定的替代作用。
但是实际上,春秋时期列国的兼并异常激烈。西周初期分封诸侯,大国也不过百里大,而小国只有五十里。但是我们看春秋时期的大国,楚国纵横将近五千里,晋国也是横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五省,齐、秦不必多说,一个是东方的大国,一个是西方的大国,甚至鲁、郑、宋、卫这样的二流大国都有二百里的土地。这肯定是大国兼并小国引发的结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