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史话连载(上部)》
第8节作者:
随风约会
开疆扩土,促就晋国日后的成功,离不开晋献公的努力;晋国的内乱,也离不开这个人的努力;三家分晋的结局,更离不开他的努力。晋献公是一个复杂的君主。他既有雄才大略,又心狠手辣,对待自己的儿子也丝毫不手软。同时他缺乏远见,或者说受时代局限太过严重。“晋无公族”的局面就是晋献公一手造成的!
曲沃代翼,是一场纯粹的胜者为侯,败者为寇的游戏(注意我没有用“胜者为王”四个字,春秋时期称“王”可不是个小事情,中原诸侯国还没有敢擅自称王的呢)。这场游戏中,晋国大宗一个接一个地被曲沃小宗干掉,实力越来越弱,直至被曲沃取代。这里面丝毫不讲究任何贵族道义。曲沃桓叔当初是萌受晋昭侯的恩典才被封到曲沃,他的哥哥晋文侯为晋国立下了无法抹灭的功勋。但是晋文侯的后代却这样被屠戮。或许我们可以回想起一句话,出自五代十国时的安重荣:“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周朝的礼制就是这样被一步一步打破的。
这完全是一件坏事么?
也不见得。
在《史记》中我们不能忘掉一句话:
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
曲沃桓叔是好德之人,晋国的人民都依附他。
那么反过来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晋国的大宗不好德,得不到民众的依附。
得民心者得天下,在春秋初期开始,慢慢地成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实际上可以反应出一个问题,即下层的平民阶级开始起了主导作用。
根据周朝的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一个贵族身份的男子,经过分封、传代、再分封等等之后,他的某些后代(还是占大多数的)就成为了平民阶级,由统治阶级变为了被统治阶级。而这些没落的贵族们,因为良好的家族出身,往往有优秀的知识水平,他们携带着这些知识、文化、礼仪走入平民阶级,在他们之中传播,让被统治的愚民不再“愚“。这就造成了平民阶级的强大。平民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君主去依靠。
但是,他们有的也仅仅是知识,真正的贵族思想和文化不能在他们之中产生共鸣,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君臣大义可言。
而之所以曲沃代翼的全过程还进行了整整六十年(从曲沃桓叔被封开始),恐怕就是那些有良知的贵族阶级在勉强维持局面。包括周桓王、栾共叔,还有那些有良知的国人。
国人,在先秦时期是与野人相对的。国人是指的在都城的居民,是有一定的公民权力的,他们在都内的作用,类似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因此不难判断,他们所有的思想境界是远高于那些刚刚有了点知识的平民阶级的。无奈力不从心。
我们无法得知,曲沃桓叔是真的有“德“,还是把”德“当成了自己夺取权力的工具。但无论如何,他算是成功了。
我个人是对曲沃代翼这个事件感到悲哀的,因为从所拥有的史料入手,我无法找到任何晋国大宗的坏的行为,而他们就像是一只又一只绵羊,眼睁睁地看着曲沃大宗的叔辈、叔祖辈的老人们玩弄心机,争取到愚民的依附,策反身边的大臣,最后杀掉自己。我没法找到任何证据来说服自己,去支持曲沃大宗。即便是奉行“成王败寇“为主旨的《国语》、《左传》等书,也丝毫没有任何对晋国大宗的不利评论。
现代的视角,多是功利性的。因为谁胜利了,谁就做的对,谁就是王者。蒙古本是一只异族,灭亡了中华民族,但是因为这个民族统治了中原,于是我们就恬不知耻地在中国历代王朝中间添加了一个“元朝“,甚至还夸赞那个不知道屠杀了多少中华儿女的成吉思汗。谁让他成功了呢?甚至我还后怕,如果当初抗日战争没有成功,我们会不会把日本也当作我们国家的一个朝代?
曲沃胜利了,翼失败 ,于是理所应当的,各种溢美之词全都加到了曲沃武公的身上,而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却丝毫都找不到。为此,我宁愿在道德上谴责曲沃,同情翼。
日期:2014-08-03 20:31:49
但是,不得不说,曲沃代翼后的第二位君主,晋献公诡诸,是一位优秀的君主。
晋献公刚刚即位那年,是鲁庄公十七年。我们不妨来看看国际形势如何。
首先,郑庄公这个所谓的“小霸“已经不见了,而郑国在一系列的内乱中慢慢地国力削弱,并且培养了宋国这么一个大敌。郑宋两国的仇恨延续了整个春秋史。日后,它们的矛盾也成为了历任晋国国君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宋国,也是经历了一系列内乱,在南宫长万弑君之后,宋国的发展道路算是稳定了一些。宋桓公即位之后,正赶上了齐桓公的霸业,欣欣向荣。
齐国,在晋武公代翼成功的那一年,正式成为了霸主。齐桓公,这个春秋时期的首霸,即将享受他几十年的霸业,也会享受后世无数人的瞻仰。“五霸,齐桓为盛“,晋献公也即将经历这个时期,面对着他一生之中几乎唯一害怕过的人。
周王室周围,诸侯国的国力普遍衰弱。扼守函谷关的虞国、虢国两个国家的国君有了明显的昏聩举动。虞国国君贪财爱宝,虢国国君好功累民,它们已经被晋献公盯上了。况且,它们当时所占据的位置,可以说是整个春秋战国最重要的地理位置。为兵家必争之地,只不过当时还没有人意识到罢了,甚至晋献公本人也意识不到。因为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齐桓公身上呢。
楚国,南方的大国仍在他的兼并道路上。楚文王继续楚武王的进程,不断地侵袭南方小国。这个时候的楚国我更喜欢叫它荆蛮,因为吞并无罪的国家,而且与周王室没有任何来往,在当时的中原文化看来,就是蛮夷所为。楚文王似乎不如楚武王霸道,但是没有任何焦虑的必要,因为下一任楚王将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君主之一。晋国日后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个君主。
秦国,不好意思,春秋时期的秦国略显低调,我没有找到什么资料来表现秦国的存在感。秦国人似乎还在用尽浑身力气和西戎打交道,甚至近在咫尺的西河之地都没有占领。如果晋献公知道西河之地就是秦国这样近一百年的不作为让给自己的,不知道会开心成什么样。当然,秦国也不必苦恼,因为他们也将迎来一位雄主。
河北之地。当时的黄河,在下游并不是像现在这样几乎是正东西方向的流向,而是向东北方向的流向。河北之地,说的是这段黄河下游的北方,和现在的河北省南部差不多的位置,面积要比河北省小很多。这里有三个国家,北燕国,邢国,卫国。
这三个国家会面对着一场灾难,他们的国土会被荒废。而这块很快就会荒废的土地,不过百年,就被晋国打造成了一块富庶肥沃的土地,今河北省中部和北部的土地在那个时候将得到开发。
对晋国而言,国际上的机遇无穷无尽,东方、西方、南方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齐桓公远在东夷,对自己的发展暂时构不成影响。能否把握这一机遇,那就是一代雄主晋献公的事情了。当然,在对外发展之前,晋献公不得不面对一下刻不容缓的国内形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