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晋国史话连载(上部)》
第47节

作者: 随风约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晋文公向胥臣咨询关于读书的问题。跟随胥臣读了三天书,完后告诉胥臣:“我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不能立刻运用到生活中,不过倒是涨了很多见识。”
  胥臣回答他说:“您增长了见识,等待贤能之士来施展他们的抱负,这不是胜过没有见闻么?
  胥臣是一个教育家,比孔子早了一百多年。比我们早了两千六百多年。
  读书,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探讨过,也有很多人给出自己的答案。晋文公之前认为,读书是为了运用到生活中。胥臣通过三天的教育,告诉晋文公,你错了。
  读书,从来都不是为了运用到生活中去的,书中的东西,有多少是可以直接借鉴的?有多少是可以用来明鉴古今的?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
  显然,不能抱着功利的心态去读书。
  那么可以不可以消极地读书呢?
  当然可以。读书,就是因为有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去消化。我个人很欣赏这种读书的方式。读书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就是单纯地享受。

  但是胥臣说,读书是为了增长见识。如果抱着什么都不为的心态去读书,能否增长见识呢?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有一颗轻松的心去读书,才能真正有收获。书籍,是用来修养自身的,而不是用来为自己谋利益的。增长见识,是读书的收获,而非目的。
  关于教育问题,晋文公还咨询过胥臣如何教育太子。
  晋文公把公子讙立为太子,为了传承霸业,一定要好好教育这个青年。因此,晋文公找到了阳处父做太子的老师。对阳处父是否适合,晋文公咨询胥臣。
  胥臣告诉他:“关键不在阳处父,而在讙本人。身体有残疾不能让他俯下身子,驼背的人不能让他仰着头,天生的矮子不能去举重,侏儒不能去攀岩,盲人不能让他去看东西,哑巴不能硬让他说话,聋子不能让他听声音,傻瓜不能跟他一起谋划。天生资质优秀的人,如果有贤良之士的辅佐,那么就可以期待着成功了。如果天生恶质,那么什么教诲都听不进去,就算有能人去辅佐,也没有什么好结果。”

  晋文公对这番言论感到有点惊讶,于是他立刻问:“既然如此,难道说教诲一点用都没有么?”
  胥臣回答:“为什么要用教育来增添孩子的文采?为什么不用教育来增添孩子的资质?人生来就是要学习的,不学习,就不能进入正道。”
  晋文公愕然,继续问:“那对于你刚才说的八种残疾人怎么办?”
  胥臣回答:“这就要看官府怎么安排了。残疾人可以敲钟,驼背可以击槃,侏儒可以表演杂技,瞎子可以识辨音乐,聋子可以烧火。而傻瓜、哑巴、矮人是不值得官府教育的,可以把他们迁到边疆。教育,要顺应教育对象的才能和资质加以栽培。如同河流一样,必须有源头,才能接纳支流,才能汇聚成大河。”
  胥臣的言论,跟孔子的“因材施教”是多么的相似。
  教育是干什么用的?胥臣告诉我们,教育,是用来发现孩子的资质的,是让孩子去主动学习的。
  每个人天生都有自己的资质,都有自己的特长。对这加以培养,就是一个人才。
  除了胥臣,晋国还潜伏着很多人才,都一一被晋文公发掘出来。作为君主,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知人善任,发掘人才。

  日期:2014-11-08 21:42:24
  卜偃,这个在晋献公时代就活跃的占卜师,曾经对晋惠公冷嘲热讽、耍君子脾气的人,受到了晋文公的青睐。因为卜偃早就预算好了,晋惠公不会成功的,公子重耳才会成功。
  晋文公做了国君后,找到了卜偃,跟他诉苦说:“我一开始以为治国很容易,现在感到很困难。”
  卜偃告诉他:“君主您认为治国容易,那么困难将会到了。如果您认为治国很困难,那么容易将会到了。”
  这话说的很轻巧,内在含义是告诉晋文公,一个国君,只有心系国家,才会感到治国的困难,这就是国家的幸运。意识到困难,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胥臣是教育家,同时也是个人才发现家。
  一次胥臣出使外国,在冀邑的郊野止宿。他看见了一个人,郤缺。
  郤缺这个人,目前对大家来说可能还有点陌生,不过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不久之后,他就是春秋晋国史话的主角之一。他的父亲我们很熟悉,就是叛乱的臣子,郤芮。
  郤芮在晋惠公时期得到了封地冀,等到晋文公继位,他作乱被杀,冀地被晋文公收回,他的儿子郤缺仍然住在这里。

  胥臣在一旁看见郤缺在田地里一丝不苟地锄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彼此态度恭敬,相敬如宾。胥臣前去和他交谈了两句,才知道他是郤芮的儿子。
  晋文公回到绛都,向晋文公复命。然后,胥臣说:“我得到了一个贤人,敢于向君主禀告。”
  晋文公知道,胥臣出使的路上有一定路过冀地,会见到郤缺,知道他所举荐的就是自己的仇人的儿子郤缺。于是晋文公回答说:“他的父亲有罪,这样也能任用么?”
  胥臣早就准备好了如何应对晋文公,他说:“对于国家的优秀人才,应该不计前嫌。帝舜杀了鲧,但是又任用了他的儿子禹,这是您听说过的。齐桓公亲自任用管仲,而管仲曾经是他的仇敌。”
  晋文公又问:“你怎么知道他是贤才呢?”
  胥臣回答:“我看见即使身在田野仍然不忘记恭敬妻子。恭敬,是德行谨慎的体现。如果做事谨慎,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晋文公于是接见郤缺,任命他做了下军大夫。
  事情果然和胥臣说的一模一样,日后的郤缺,在晋国国内步步高升,做事情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在执政期间面对南方的霸主楚庄王,让联盟防线丝毫没有漏洞,几乎让晋楚的第二轮争霸成功。但是可惜他只执政了四年,在他死后第一年,楚庄王就成功问鼎中原。
  阳处父是晋文公的太子讙的老师。这个人在晋文公看来很有学问,同时,提拔阳处父,也是照顾赵衰。因为阳处父是赵衰的党羽。关于阳处父这个人,后面还会介绍他。
  箕郑父在晋国获得了晋文公的青睐。有一年晋国饥荒,晋文公问他:“我该怎么救济呢?”
  箕郑父说:“用信。”
  晋文公说:“怎么才能用信呢?”

  箕郑父告诉晋文公,诚信无处不在。做好了诚信,晋国才会听从您的号令。
  诚信,是晋文公成功的第二要素(第一要素是用人)。
  日期:2014-11-08 21:42:49
  赵衰,在晋文公回国之前就一直兢兢业业为公子重耳谋划,回国之后多次让贤。我们姑且来看一看赵衰的让贤过程。
  首先是在城濮之战前,晋文公做三军六卿,晋文公向他咨询谁可以做中军元帅,赵衰推荐了郤穀,晋文公答应了他。晋文公又让赵衰也做卿,赵衰谦虚地让给了栾枝、先轸、胥臣三个人。于是晋文公让栾枝做下军将,让先轸做下军佐。等到郤穀去世,晋文公让先轸替代郤穀做中军将,又想起了赵衰。赵衰在这个时候推荐了狐偃,于是晋文公让狐偃做上军将(看来在郤穀去世之前上军统帅是空缺的),同时,狐偃很有意味地推荐了自己的哥哥狐毛做上军主将,自己做上军佐,这样狐氏家族有两个人同时进入六正的行列,同时,胥臣补上了先轸的空缺,做了下军佐。城濮之战后,狐毛去世了,晋文公执意要让赵衰做卿,赵衰推荐了先且居,他说,先且居懂得赏赐军队,拉拢人心。同时,赵衰还向晋文公推荐了跟自己资历相同的箕郑父、胥婴、先都三个人。于是,晋文公让先且居做了上军将顶替狐毛的位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