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风格突破传统武侠:忘情箭》
第17节

作者: 伏魔半仙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到此处,徽音身子忽然一颤,差点摔倒在地,乔山伸手她扶到亭中坐下,徽音双眼茫然望着碧蓝的天空,长长吁了口气又道:“世事果真如此,他在我面前弹过两次,便说此曲在他手中不可再弹……只可恨我年幼无知,痴迷乐音美妙,又央他弹奏,他终究拗不过我,终于又弹了一次。便在这次弹奏之后不到一月,不祥之言一语成谶。他一家四口,连同三名弟子,两个家仆……尽皆命殇火灾之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女儿抱了他最珍爱之琴逃了出来。”

  日期:2015-03-31 08:21:32
  乔山听到此处,蓦地想起那日在非花舫中,陆华轩说徽音命运多舛,心中明白徽音说的便是她自家之事,眼看徽音说完此话,已坐到亭中的石椅上,嘤嘤地哭了出来。乔山走上前去,也不知怎么安慰,若是以前,他早已坐在一旁扶住她的香肩细语相劝了,但自从他与阿莲感情深厚,便时刻提醒自己不可轻薄。想了一会,便从桌上茶盘中倒了一杯茶递上去,徽音止住哭声接过喝了,眼睛红红地看了他一眼,又垂下眼眸道:“徽音提及旧事失态了,公子莫笑。”

  乔山轻声道:“在下曾听陆兄偶然谈到令尊之事,的确不幸之至,但逝者已矣,生者当如斯,姑娘不必过于挂念往事。”
  徽音道:“多谢公子宽慰……这几年徽音已不太记忆旧事了……先父当年与姜夔师从一系,他年轻时受范成大举荐,曾在宫中供职数年,教授宫中贵族琴技。出宫到若希琴院又教授了不少学生,公子那位朋友,若不是位朝中的达官贵人,便是先父学琴时的同门,或许是若希馆的弟子……若她是先父的故人,徽音好想见她一见,不知公子能否帮个忙?”
  乔山心中清楚,以方夫人的年龄,不大可能与徽音之父同时学琴,以方氏夫妇的气度才华,若说出身皇宫贵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他夫妇二人隐居乡野僻远之处,一向不见外客,这次是否能见徽音,却是一个大大的难题。

  日期:2015-03-31 18:41:42
  徽音又道:“公子可是有为难之处?”乔山道:“实不相瞒,我这位朋友不一定会见外人,在下会把此事给他讲明,但能不能出来见姑娘,我可不敢打这个包票。”微音哦了一声,面露失望之色,垂下头道:“原知此事渺茫……今日打扰了公子,徽音这就告辞。”
  乔山见她楚楚可怜的神情,心中不忍,却又不知如何帮她,只得背了那具琴在身上,陪她下山,未走一半,便看到那小姑娘正蹲在石径中,等他们走近,上前背了琴,搀住徽音下山。乔山呆呆看着二人背影,脑中忽然闪出一个念头:徽音寻找方夫人,并不是找方夫人本身,而是找皇宫贵族的身份,她身陷风尘……难道……难道是找人替她赎身?如果只是赎身,何必非要找皇宫贵族,乔家出身寒微,但是不缺的就是银子……

  这一晚,乔山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无论是乔家的财力还是与陆华轩的交情,要替徽音赎身只是小事一桩,只是赎身之后又当如何?自己尚未娶妻,纳妾自然是万万不能,那样既然对阿莲不住,也似对徽音不公,如此反复了半夜,乔山拿定主意,明日便返回横渡,待阿莲娶过门之后,再替徽音赎身,届时再在苏州重建若希馆,也算给徽音一个交代。
  日期:2015-04-01 08:32:07
  三章. 清霄飞箭
  时光匆匆,乔山已回到横渡有月余,每日皆是依旧读书作文,偶尔抚琴作画,阿莲时常在一旁相伴,烹茶研墨,红袖添香,才情竟然日渐增长,乔山心中暗暗称奇。
  阿莲的厨艺也日渐精深,学得许多新的菜品,闲暇时约上方子腾,二人小酌一番,日子过得轻松快意,只是方夫人奇疾反复,方子腾虽然不明言,乔山几次起意让方子腾看自己于射箭之术是否天赋异禀,但见方子腾眉宇之间忧色难掩,也不知如何提起,便作了罢。
  这日与方子腾又喝了些酒,乔山便提起徽音之事,方子腾思忖良久,便把乔山引入内堂,乔山虽然常来方家,却从未进来过,见内堂里面又有一道门,方子腾道:“陌桑身患奇疾,待我进去整理一下,公子稍候片刻。”
  乔山环视房间,这内堂甚是狭小,仅有一张木床,一只木凳,此外别无他物,那扇门被方子腾推开之后,一股炽热之气和奇异的草木味道从中透出,浑身燥热不已。一会儿方子腾在那门口招手,乔山随他进去,那股炽热之气愈加强烈。
  这房间要宽大一些,此时已是孟夏时分,房间中却放了一具火盆,炭火烧得正旺,那股炽热之息便是从火盆中透出,火盆上方吊了一支铁架,铁架上架着些许草叶,发出浓烈的气息。方子腾扶起方夫人坐在床边,乔山上前行礼,方夫人面色较上次所见更加瘦弱苍白,精神也显委靡,轻声道:“陌桑近来病情加重,仓促相迎公子,万分失礼。”
  日期:2015-04-01 08:33:06
  乔山见她如此状况,心中一酸,竟然说不出话来。方夫人微微一笑道:“公子不必担忧,前几日不慎中了风热,以致旧病加重,过得几日自然会好些。这房内酷热难当,咱们就长话短说。”乔山便将如何识得徽音,不祥之曲,宫中琴师等事一一说了。
  方夫人静静听他说完,神情并无变化,只道:“实不相瞒,徽音姑娘的父亲应是陌桑识得之人,而且对我颇有恩义。但我与子腾曾经立下誓言,不再见从前认识的任何一人,与徽音姑娘相见暂且不可行……我夫妇二人的行迹,也不必让外人知晓……唉……徵音姑娘既在临安,又不幸沦落风尘,陌桑却爱莫能助,心中实在过意不去,因此有一不情之请,望乔公子您在合适之机施予援手。”
  乔山道:“理应如此,在下回去临安,便告知徵音,子腾兄和夫人并非旧识就行了。相助之事,请子腾兄和夫人放心,乔山自会妥善处置。”
  方子腾道:“并非我夫妇二人薄义,只是其中有太多牵连。或许过些时日,情势有些转机,我们也可与徵音姑娘一见,届时还须得公子引见。”
  日期:2015-04-01 13:53:26

  夏日酷热渐盛,横渡较之临安,却是凉爽了许多,这日乔山教阿莲弹奏了一曲古曲《鸿雁之什》,这是前人依《诗经》的诗句谱成,乔山在一旁随曲哦吟:“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阿莲聪慧,虽然手法生涩,曲调不周,但古风盎然,乔山细辩曲中之意,竟然也有那种孤独离世,无人可解的愁苦弥漫其中,忽然想起老柳先生蒋柏青,是不知他是哪方人氏,数十年困于临安,心中也不由得一阵悲凉。待一曲弹完,阿莲站起来甩手笑道:“哎呀,这个好难,记也记不住 。”
  乔山拉起她的手,细细端详,阿莲抽回来道:“有什么好看的,我是个乡村姑娘,日日缝针纳线,哪里比得上城里的小姐那么娇嫩。”乔山把她手拉回来,轻轻握住,阿莲低下头,由他握住.
  乔山摇头道:“非也,我家阿莲的手,不仅能缝针纳线,能摇橹撑船,还能做得一手可口的好菜,现在更能弹得一手好琴,就刚才那曲,乔山便是手法熟练,却少了那份悲天悯人的情怀,自叹弗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