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风格突破传统武侠:忘情箭》
第22节作者:
伏魔半仙 方子腾凝视他的眼睛,良久才道:“天赋一说,其实并无公理。公子天资异于常人,聪颖无匹,所学所会,无一不是上上之选。而射箭之术,均属寻常技能,公子只要用心去学,总会有收获。但真正要在箭道上超越常人,还是要象杨慕楚那般心无旁骛,专注于此,小技才会成就大道。公子可愿丢弃你本已精通的诗辞歌赋、文韬武略,丢弃你的心中梦想,只专心一意在箭道上面?”
乔山听到此言,只是略一迟疑,心中便豁然开朗,立即道:“那是当然不能!”
方子腾笑道:“既然如此,何必为此烦恼?眼下殿试将近,公子也当心无旁骛,准备应试,早日入朝参政,切不要荒废了这身济世救民的才华。”
日期:2015-04-05 09:25:55
从方家出来这一路返回临安途中,杨慕楚愈加沉默,无论乔山如何问询说笑,杨慕楚只是摇头点头,偶尔回答一两句,乔山知他是今日与方子腾试箭受挫,原想安慰几句,见他一幅冰若冰霜的面孔,也只得闭上了口。
二人一路不停,到了临安余杭门时已近末牌时分,杨慕楚道:“先前并未对公子明言,凌云先生正在六和塔恭候公子,六和塔与在府上相距甚近,公子是先回府上还是先与凌云先生相晤?”
乔山心道:原来你们本来已有安排,到了才说。便道:“在下听杨将军安排即可。”杨慕楚勒转马头,二人便向西湖边六和塔而去。
六和塔位于钱塘江畔月轮山上,僧人智元禅师为镇江潮而创建,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始建于开宝三年,宣和五年塔被烧毁,于绍兴二十四年又重建。
日期:2015-04-05 13:26:25
沿着西湖向六和塔而去,一路上遇到有几队军士巡行,见了杨慕楚纷纷站立行礼,临近塔边,虽不再见军士,却有三三两两的劲装汉子随意游走,但目光炯炯,神情机警,不似寻常游人模样。走入塔中底层,便有一人从塔中走出迎上来。
那人身著葛袍,满面堆笑,是个身形瘦小的老者,走近二人便长揖到地,朗声道:“将军一去半日,小老儿一直在此守候,想必将军出马,自然刀到功成,呵呵呵呵。”
杨慕楚只淡淡对他点头,对乔山道:“在下已将公子引到此处,这位司马先生是凌去先生倚重的高人,他自会引公子上去与先生相会,在下这就告辞。”
那老者面容甚是和蔼,恭恭敬敬把杨慕楚送出去,又引了乔山上行。六和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 拾级而上,每层的转角与外廊相通处均有神态机警、身形剽悍的汉子守卫。
老者一脸笑容,边走边道:“老夫复姓司马,贱名一个楠字,非东南西北之南,乃是楠木之楠。乔公子大名远播,老夫长居大理,也曾耳闻公子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材,气度不凡。日后还望公子多多指教。”
日期:2015-04-05 13:27:12
乔山道:“不敢,在下一介书生,只是徒具虚名,毫无过人之处,还望司马先生多多关照。”二人一边交谈,一边上行,司马楠话语极多,一直侃侃而谈,把乔山的文章相貌、才华风骨捧上了天,乔山自幼便受人夸奖,早已习以为常,但这老者的溢美之辞,层出不穷,竟然将他听得有些汗颜。
直至走到第六层,司马楠忽然“哎哟”的一声,头居然碰上了墙角,乔山心中暗笑,司马楠伸手捂住头,仍是满脸堆笑道:“公子还请小心,老夫年龄大了,也不利索了……凌云先生就在此层等候,老夫先退下。”
这一层无人守候,塔内仅有一身材高大的锦袍人负手而立,面对塔外青山绿水,纹丝不动,单看这背影,已有不同常人的气象,想来就是久已闻名的凌云先生,乔山上前两步垂首揖道:“小生乔山,见过凌云先生。”
凌云先生转身过来,朗声道:“今日终于能见天下闻名的江南乔公子,幸甚,幸甚。”
乔山抬起头,看见了凌云先生的面孔,刹那间全身犹如遭受电击,这面容明明应是初见,但五官却是熟悉之极,他第一眼没能明白,但转瞬间又想了起来。
这凌云先生五官居然与方夫人长得并无二致!那份华贵的气度也极为相似,只是他身为男子,眉眼轮廓较为硬朗,气质上风尘仆仆,又带沧桑之色,不似方夫人那般恬淡清静。
日期:2015-04-05 16:17:29
凌云先生分明已觉察到乔山神情有异,问道:“我见公子忽然神情紧张,可是在下面目可憎?”乔山在他说话这一瞬间,心中转了千万个念头,心中只明白了一件事,这凌云先生神秘如斯,背后必然与宫中权利争斗相关!他虽聪颖过人,但阅历却是简单,这一瞬间竟然不知如何回答,只得作出踌躇之状,犹豫一会才说:“凌云先生相貌非凡,尊贵之极,小生恍然间一时失态,先生见谅。”
凌云先生听到此言,如电的双目射到乔山脸上,追问道:“公子心胸宽广,见识不凡,不应受人相貌影响,刚才却如此犹豫,可是在下的相貌有特异之处?”
乔山这时神智已恢复平常,立即正色道:“正是。小生斗胆妄言,先生的相貌与当今圣上,或许有几分相似之处。”凌云先生听到此言,轻轻舒了口气道:“此言也曾听到其它人说过,天下之大,偶有相貌相仿之人,那也正常。皇帝也是凡人,若有相貌相似,公子也不需介意。”
日期:2015-04-05 16:18:00
凌云先生引乔山走出塔身,在外廓一张木桌边坐下,桌上只得一只陶壶,两只茶杯,凌云先生将茶斟好道:“佛门清净之地,不便以酒待客。”乔山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赞道:“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是大理国的红茶?”凌云先生点头道:“公子见识广博。咱们既已相会,闲话就不必多说了,可知在下与公子会晤,所为何事?”
乔山道:“这个小生的确不知,请先生明示?”
凌云先生站起身,指着塔前浩浩荡荡奔流而过的钱塘江水道:“前人在六和塔曾有诗云:孤塔凌霄汉,天风面面来。江光秋练净,岚色晓屏开。江南胜景,又何止一处六和塔,我中华之美景,又何止一方江南。只可惜北国风光如今早沦入金人之手,我等大宋子民,却不知金人虎视眈眈,如此享乐奢华,只怕这些景色,不日之后,也会沦入金人之手。”
乔山道:“原来凌云先生心系故土,忧国忧民,令人感佩。自靖康以来,我朝也有无数忠臣烈士,都为此前赴后继,死而后已,收复河山也只是众人之愿,只要我朝廷百姓、君臣上下同欲,这些前辈先烈之遗愿,终究会实现。”
日期:2015-04-05 16:18:28
凌云先生只是摇头,脸现不屑之色道:“上下同欲,哈哈!上下同欲?公子熟知政史,必知自靖康以来,我朝又有几时将收复河山真作了国策,一味的屈辱乞和,你看看那面山上的翠微亭,连岳飞这样不世出的英雄,只是主战,便落了个千古奇冤,上下同欲,收复河山,只是欺骗忠良之辈,为尸位素餐之辈和谈谋求筹码而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