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手--70后凄美的救赎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第16节作者:
大别阿郎 想必张正西的家人也来学校找过班主任。仅仅是周六停课一天,星期一,我和张正西又背着书包走进教室,全班同学的表情很异常。看来大家都不喜欢我们俩了。我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让这帮看不起我的人,让这帮把小偷之名强加给我的人高攀我不起。特别是那个信口雌黄的邹春霞!
二年级很快就过去了,我的学习成绩可能有一些起色,但还没有达到出类拔萃的地步。如果二年级的各科考试是一场考试,二年级的人际关系是另一场考试,我两门课都不及格。
放暑假了。九岁的我,开始变成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之一,因为我已经能独挡一面了。我能做什么?放牛。
1981年,村里共有13条水牛,一条黄牛。13条水牛都有名字,公牛有大水牯子、二水牯子、杠头、一根筋、卷毛、笑面虎、大脚、长毛;母牛有丫菩萨、泥鳅、赖皮、小赖皮、过年。那条黄牛的名字就叫黄牛。我们管公牛叫水牯子,母牛叫水沙子。“沙”应该是上沙下牛,这个字康熙字典上有,写不出来。
农民家里,除了房子之外,家里最值钱的资产就是牛。所以,牛都有名字。狗、猪、鸡、鸭、鹅、猫、兔都没有名字。
我们家的牛叫丫菩萨,是一头五岁正值青春妙龄期的小母牛。牛一般活到三、四十岁。 丫菩萨是两年前生产队分给我们的,归我们家与一位叔叔家共有。分牛的时候是按照每14个人分一条牛,我们家5口人,叔叔家9口人。我们村14条牛,正好196人。
村里的牛都是耕牛,不是用来挤奶的奶牛,也不是用来食用的肉牛,更不是西班牙那样用来娱乐的斗牛。春耕、秋耕两季,牛都很忙,要在水田里或旱地里拖犁铧耕地。其它的时节,水牯子、水沙子们和那一条黄牛都很悠闲。冬天,牛们都躺在牛栏里吃稻草;夏季,它们要么躺在在水塘里,要么就要让它出去吃草,只有晚上才牵回牛栏。
日期:2015-04-12 08:11:40
第10章 天桥(3)
村里没有大片的草场,各家都不喜欢别人的牛到自家的山林里吃草。放牛就得到公共的山地或者水田埂上去。夏季,水田里水稻还没有满浆,在水田埂上放牛得提防牛偷吃水稻,太劳神费力。
我们村钱洼地处河谷地带,村前村后都是山,都是长满灌木林马尾松茅草的又低又矮的小土包。村子西边的一座山有点不同,它是我们村最高的山,我们把它叫大山杠。大山杠背阴的北坡全是红土,一排排人工栽种的杉树,都窜到五六米高了。南坡三道山梁上只有一层浅浅的砂土。山顶是一大片平地,足足有四个篮球场那么大,除了遍地的石子,就是稀稀拉拉的野草。六道山梁撑起大山杠,六道山梁之间的山谷里夹着五口清澈的水塘。
大山杠的五道山谷和主峰都是公共林地,长满了牛最爱吃的狗牙根草和牛筋草。骑在牛背上,或把牛绳挂在牛角上,让它们自由地吃草,放牛的孩子们可以聚在树荫下打扑克、下棋,或者什么也不干。大山杠是我们最喜欢去放牛的地方。
下午三点,酷热开始消退,午睡之后倦意全无,知了也压低了嗓门。我解开系在门塘边一棵柳树下的牛绳,把丫菩萨从水里轰起来。牛背湿漉漉的,不适合骑。然后跟往常一样,牵着丫菩萨爬上村子西面的陡坡,一路晃晃悠悠地走上大山杠。我把牛绳绕在牛角上,让它在东坡上吃草。我就坐在最高处的一棵杉树的树影里。村里的放牛娃们一上山,我马上就能看见他们。
一阵山风吹过,真凉快。狼尾草又宽又长的叶子相互推推搡搡,发出唰唰的声响。我十指交叉枕在脑后,仰面朝天地躺在草地上。地面温热,空气凉爽。抬头看,蓝天白云,视野格外地开阔清晰。东面山腰上,远远地能看见一条银色的带子,似乎飘浮在空中,恍若人间仙境。哪是什么地方?怎么以前没有发现呢?我想起来了,那是天桥!有一两次,跟着姥姥去她家,在村子对面的山顶上也能看到那条银白色的带子。她会指着对我们说:“那是天桥,桥头边有一个盛家湾。你姨妈就住在盛家湾。”姨妈是妈的姐姐,是姥姥的大女儿。“要不是那个该死的老黎,你姨妈现在还活着。你姨妈是个苦命人呀,一辈子一天福都没享到……”这话姥姥唠叨的太多,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姨妈生下儿子后没几天就病死了。姥姥说全赖姨妈的婆婆,也就是老黎。姨妈坐月子时,她的婆婆老黎给她喝凉水把她给害死了。
此时此刻,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那条白得像雪、白得像玉一样的天桥,我没有怀念苦命的姨妈。而且,我还在怀疑姥姥的话。怎么可能,姨妈会嫁到那么远那么像仙境一样的地方呢?那应该是神仙才能住的地方吧?我在想,天桥那边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天桥再往东那边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天桥看起来那么遥远,我觉得我一辈子都走不到那里去。在我的眼里,那里就是天的尽头。突然,我心里萌生了一股强烈的冲动。总有一天,我要到天桥去,我还要走过天桥,翻过东面重重的山,到更远的地方去!
我隐隐约约地觉悟到,站在高高的山顶,眺望远方,能让人忘记忧愁和痛苦。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