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
第7节作者:
大树将军2006 宇文肱的女儿们也嫁到了尉迟、贺兰等豪门大族。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女婿尉迟俟兜和贺兰初真都是短命之人,撇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尉迟迥(字薄居罗)、尉迟纲(字婆罗)和贺兰祥(字盛乐)走了,孤儿寡母寄居在宇文肱府上,贺兰祥和尉迟纲同宇文颢的儿子宇文护(字萨宝)年龄相仿,三人成为发小,这层关系对他们日后的个人发展意义非凡。
北镇的少年英杰还有独孤家族的独孤如愿,侯莫陈家族的侯莫陈顺、侯莫陈崇兄弟,祖上以良家子身份定居武川的中原人赵贵、寇洛、李虎、杨忠等。独孤如愿后来以一个更响亮的名字独孤信闻名天下,不过,独孤信这个名字还是宇文泰给改的,这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贺拔三英在军中任职,其他人虽然不在军中,但由于大家都隶属军籍,属于国家武装力量预备役,只要朝廷征兵文书一下,立马就武装起来开赴前线。这个情形《木兰诗》里描述的很清楚: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为国杀敌是大家的义务,更是责任,任谁也跑不了。
不打仗的时候军镇的日子很平静,这些号称北镇贤俊的年轻人们经常在一起骑马射箭围猎喝酒聊天吹牛,日子过得挺滋润,普通镇民家庭的苦难跟他们无关。
武川的贵族子弟们结成了小圈子,在毗邻武川的怀朔镇,也有一群年轻人聚在了一起,他们以怀朔镇的函使高欢为中心,高欢因为做了平城豪门匹娄家的女婿所以先富起来,加上他身为函使经常到大城市洛阳公干见多识广,以此成为年轻人的核心。高欢小集团成员包括两个连襟段荣和窦泰、秀容匈奴人刘贵、羯人侯景、中山贾显智、司马子如、孙腾等,与武川群雄高贵的出身不同,怀朔的年轻人大部分起点比较低,比如老大高欢还是流配犯的后代,刘贵、侯景、司马子如等为军中小职员,窦泰父兄在怀朔军中任职,贾显智的哥哥贾显度在薄骨律镇任别将。与武川镇年轻人相似的是,大家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高欢在怀朔名气越来越大,怀朔豪族子弟可朱浑道元也与其倾心相交。
不过,武川群雄官二代、富二代的阶级属性决定了他们认为天下将来属于他们,他们是天然的统治者。而怀朔镇的年轻人知道自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太平盛世不是英雄的舞台,不经过战争的洗礼很难看出谁是英雄谁是狗熊,吹牛谁都会,关键时刻拼上去才是真的英雄。
乱世是检验英雄成色的最好舞台。
事实上,年轻人的机会很快就要来了。
六镇原来的粮食供应靠其他州郡周转,后来朝廷又让他们垦荒种田发展农业和畜牧业补充所需的不足,但好田都被军镇上层和贵族们占去了,朝廷拨下的军饷又遭到重重克扣,柔然人又不时过来扫荡,普通镇民当牛做马还无法混个温饱。
在贵族、军镇和柔然人的三重盘剥下,六镇镇民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人的本性中有一条准则:贫穷没关系,不公平才要命。大家都穷,都是无产者,谁也别笑话谁,可谁要先富起来,并且富得蹊跷富得来路不明,弄个丨炸丨药包跟他同归于尽的心都有有。
六镇群众日子过得紧巴,干部们(贵族们和军官们)的生活却很滋润,平常大家敢怒不敢言,可在家喝上二两小酒提起这事气得骂娘也是有的,看着军官们耀武扬威恨不得把他们家房子给烧了,六镇内部干群关系已经相当紧张,拱卫大魏的边防重镇慢慢变成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终于,引爆火药桶的导火索来了,而且是洛阳朝廷送来的。
日期:2012-07-15 08:04:16
5、乱起怀荒
一个叫于景的镇将成为导火索,六镇这个火药桶终于被引爆了。
倒霉鬼于景出身鲜卑贵族世家勿忸于氏,由于在朝廷高层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踢出局,然后发配到怀荒镇做了镇都大将——军镇最高首长。搁在今天,好比是从中央下放到地方,保留级别,但远离了权力中心。
事情的起因一直可以追溯到大魏延昌四年,时任皇帝宣武帝驾崩,六岁的儿子元诩即位,史称孝明帝,母亲胡充华被尊为皇太后。六岁还是在母亲面前撒娇的年龄,如何能够处理国家大事,所以军国大事都是大臣们说了算。
领头的执政大臣侍中、领军将军于忠根本不将孤儿寡母放在眼里,专权独断搞一言堂,引起了自以为最有资格决定国家大事的宗室亲王们的强烈不满,他们支持孝明帝的母亲胡太后临朝听政,一番争斗后终于将于忠踢出了执政圈子,不久于忠在失意中郁郁而终。
胡太后掌权后以领军将军清河王元怿为执政,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又将妹夫元叉破格提拔为侍中、领军将军。
虽然一个字写不出两个元字,元怿与元叉却不对付,元怿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身份:胡太后的情夫,所以元叉认为两人之间是不对等的,朝堂上看似公平对决,下了朝元怿还能将战斗延续到凤床上,至于枕头风的厉害路人皆知,思量再三,自觉在这场斗争中毫无胜算的元叉干脆先发制人,勾结侍中刘腾打着帮皇帝亲政的名义发动政变将胡太后软禁在北宫并处死了元怿,大魏朝从此进入元叉时代。
胡太后明白了,所谓亲戚不过是有肉的时候在一起没肉的时候分开的路人,像元叉这样的白眼狼还不如路人。
这件事对胡太后刺激很深,以至于变态地认为情郎比亲戚更可靠,这个可怕的念头为大魏朝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于忠的弟弟武卫将军于景不甘心哥哥被废,于是图谋废掉元叉,事情败露后被元叉赶到怀荒镇任镇将,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能留下身家性命已经不错了,于景还能继续做大官,这也是北朝政治的一大特点,世家大族在朝廷内的关系盘根错节,只要到不了斩草除根的份上,相互之间还是要留点情面的,于家的势力让执政们有所顾忌。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任命竟然差点断送了大魏的江山。
于景带着一家老小从繁华的大都市洛阳来到乡村小镇怀荒,毕竟,镇将是镇上的最高长官,既然做不了凤尾就安心当鸡头吧。
然而,造化似乎偏偏喜欢捉弄人,于景来的时间、地点都不对,一切都让他给赶上了。这一年,怀荒镇镇民由于连年大旱庄稼歉收加上柔然人的不断劫掠开始饿肚子了,活不下去了的镇民们聚集在军镇衙门请求军镇高管们发发善心,开仓放赈,让大家渡过难关。
于景到怀荒时间不长,又是以失败者的身份被贬到这里的,所以,他一直带着情绪干活,加上跟镇民们也没有多少感情,高贵的出身根本就没有体验过普通人日子的艰难,便很粗暴很干脆地拒绝了大家的请求。
其实于景也很为难,前边有武川镇将因为没有经过朝廷批准擅自开仓放粮受处罚的先例,再者,自己本来就是个下放干部,如果出一点差错那不是给政敌们以口实吗?
所以,对于景来说,不放粮是正常的,但于景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举动居然引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乱子,自己也因此在青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你说,冤枉不冤枉啊。
见镇将如此不讲情理,如此不体恤民间疾苦,镇民们愤怒了,饿死是死,抢粮食填饱肚子是死,反正横竖都是死,还不如拼上性命闯出一线生机,于是他们选择了暴动,于景和他的妻子被抓起来关在小黑屋里,人们还不解气,将 于景的衣服扒光,只披一件裘皮大衣,把旗子扯下来披在其妻子身上,凌辱月余后将其杀害。
镇民们造反,镇兵哪去了,其实,基层的镇兵们同镇民本为一体,除了那些豪族子弟,大家都是一个阵线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