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柱国家的荣耀——隋唐英雄起源本传,乱世英雄谱》
第46节

作者: 大树将军200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今,官军大举进军,敌人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如何能形成袭击之势?
  时令已在四月间,今年的气温回升很快,棉衣已经穿不住了,尔朱天光将大营建在汧、渭之间,开始大张旗鼓地休整兵马,同时放出风声:天气将热不利行军,等秋凉后再出兵剿贼。
  消息传到叛军营内,万俟丑奴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万俟丑奴身为胡人,也知道胡人喜寒怕热的习性,尔朱天光的鲜卑、契胡兵马自然也不例外。
  既然暂时不打,天气转暖,种田的节气也到了,如果此时不下种,来年就得挨饿,为了不耽误农时,万俟丑奴分遣诸军散营于岐州之北方圆百里的沃野中开始春播春种。

  当然万俟丑奴也没有完全放松警惕,他将指挥中心建在泾州以北的平亭,以伪太尉侯伏侯元进率军五千在岐州之北据险立栅防守,其他将领每人领兵一千各自立营防守。
  布置妥当,万俟丑奴自以为万无一失,在这位神兽皇帝的领导下,高平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尔朱天光没有想到的是,战机来的如此之快,太好了,万俟丑奴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按照自己的部署将兵力分散了。
  高平军兵多将广不易正面攻击,现在兵力分散,正好各个击破。这就是尔朱天光梦迷一起的!
  战机不容错过。

  当夜,尔朱天光密令轻骑连夜出发,其他各军相继开拔,天还没亮,官军突然出现在侯伏侯元进的营栅,将叛军大营包围了。
  侯伏侯元进哪里想到官军会突然发动进攻,赶紧从床上爬起来喊人组织防守。叛军摸不清官军的底细,但听到大营外喊杀阵阵,马嘶人吵,心下着慌,早就乱作一团,大栅很快被摧毁,元进被俘。
  叛军最强大的营垒一触即溃,高平军其他各营的将士们心惊胆颤,官军初战告捷。
  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尔朱天光又给万俟丑奴下了一道催命符,为了瓦解叛军,他再次传令:各军所得俘虏一律遣散,叛军只要归降,既往不咎。
  散落各处的高平军像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遣人联络归降事宜。
  擒贼先擒王,贺拔岳盯上了身在平亭的神兽皇帝,他率宇文泰、赵贵等昼夜不停杀向泾州,一路上基本未遇到像样抵抗,所以很快便兵临安定城下,万俟丑奴的泾州刺史侯几长贵献城投降,万俟丑奴见大势已去,放弃平亭向高平方向逃走。

  贺拔岳率轻骑追击,一直追到平凉的长坑,万俟丑奴欺负贺拔岳跟上来的追兵少,调转马头整军迎战。
  贺拔岳等见敌军停止前进,也打住战马准备开战。
  万俟丑奴还没有摆好队形,贺拔岳手下直阁将军侯莫陈崇突然跃马挥槊抢先冲过去,直奔万俟丑奴。
  就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侯莫陈崇已经冲到万俟丑奴马前,伸手将万俟丑奴生擒活捉。这一幕可与关公刺颜良媲美,是史书有载的为数不多的单挑战例之一。
  侯莫陈崇,字尚乐,祖上世为部落渠帅,魏太武帝离散部落,祖父侯莫陈允迁往武川,从此在武川安家落户。侯莫陈崇有北方武人的一切优点,善骑射,沉默寡言,十 五岁随贺拔岳征讨葛荣、邢杲,以攻除建威将军,后升为直寝将军。贺拔岳入关,自然随军同行,因功升为直阁将军。
  侯莫陈崇有一兄三弟,都是未来的风云人物。

  侯莫陈崇一击得手,高声呼喊:谁来受死?众人被他的气势所震慑,没有人敢上前搭救丑奴。
  贺拔岳率众骑兵一起掩杀过来,叛军大溃。
  此役侯莫陈崇单骑入阵活捉敌首居功第一,贺拔岳将万俟丑奴的战马、宝剑金带就地赏赐给他。
  尔朱天光随后赶到,与众将一起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贼首被捉,形势一片大好,但贼巢未平就不算最终胜利,所以官军下一辈目标就是万俟丑奴的老窝高平。
  高平城内还有个重要人物,伪太傅萧宝夤。

  日期:2012-10-28 20:36:43
  56、李家三兄弟
  高平在今宁夏固原县境内,地处黄土高原六盘山北麓清水河畔,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一处战略要地。
  破六韩拔陵领导的六镇大起义爆发后,大魏朝廷已经根据魏兰根、元渊等人的建议实施了改镇为州政策,高平镇位列其中,在大魏朝的版图上高平镇已经改为原州,下辖高平、长城两郡,不过,高平自从被秦州叛军攻下后一直没有光复,所以朝廷的恩泽自然也没有给高平镇民带来过实惠。
  高平守将是万俟丑奴行台万俟道洛,一个以英勇善战闻名陇右的猛将。
  高平城有守军六千,大部分是原高平镇的职业军人,属于正规部队,加上高平镇多年经营,城墙宽厚,易守难攻。

  攻城一向不是骑兵的优势,所以尔朱天光不打算强攻,在与贺拔岳等人商议后,他们计划采用“引蛇出洞”之计,想办法把万俟道洛骗出高平城,然后歼灭之。
  计策虽好,怎么引,派谁去引是个问题。自从官军大败尉迟菩萨以后,叛军已经加强了戒备,此时入高平存在着极大的风险,敌人很警惕,一般人去很容易暴露身份。
  事实上,军中的确有个合适人选。
  尔朱天光麾下别将李远就是土生土长的高平人,李远出身高平豪族,李家一门三杰在高平一带颇有人望,如今李远在尔朱天光军中效力,大哥李贤及宗族子弟仍在城中。
  李贤,字贤和,陇西成纪人,自称汉李陵后人。魏太武时,李贤的曾祖父李富以子都督帅兵讨伐两山屠各阵亡, 祖父李斌袭领父兵,镇守高平,从此在高平镇安家,逐渐发展为当地豪族。

  李贤少年老成,志向远大,传说有一次出游碰到一个白胡子老头,老头看到他很惊诧:我活了八十多岁,见的人多了,却从没有看到过如你般面相的,将来你一定能做到台牧,好自为之吧。九岁,父亲给他请了老师学习经书,他只是略观大义,从不寻章断句,有人指责他说:学不精不如不学。李贤反驳道:人各有志,李贤岂是做老先生的人?不过粗闻教义而已。至于忠孝之道,早已铭记在心了。

  十四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弟弟李远和李穆年幼,李贤一下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承担起家长的责任,兄弟们友爱和谐成为乡间美谈,李贤成为乡党领袖。
  李远,字万岁,受其兄的影响亦重武轻文,他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正光末年天下群雄并起,秦州羌贼和高平敕勒贼造反,高平各乡村纷纷响应,李贤兄弟把宗族子弟、乡人们召集在一起,号召大家保卫家园,由于叛军势大,众人心怀疑惧,大部分人首鼠两端面露犹豫。
  见此情景,李远按剑怒吼道:皇家多难,匈奴贼子乘机造反,这正是我等显示忠臣气节,义士建功立业的时候。大丈夫当在死中求生,不可临难苟且偷生。有异议者,我李万岁的刀剑无眼,谁再有异心,定斩尔的人头!
  摊上这么一位耍混的,谁还敢在说什么,于是大家结盟相约死守。怎奈叛军势大,盟军又是在李远的暴力恐吓下结成的,人心不齐,难免有些出工不出力的,所以城破是必然的,守城之人大多遇害,李远兄弟被乡人藏匿,这才躲过一劫。
  李远与李贤商量:现在逆贼势大,屠戮忠良。我想到洛阳求援。兄长韬光养晦,加上你在乡间的威望,可以免祸,然后选找机会立功。倘若某一天王师来讨,我等里应外合,既可报效国家又能保全家族。
  李贤听弟弟所言有理,不由叹道:说到我心里了。
  兄弟俩合计好后,李远悄悄上路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