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皇帝远》
第14节

作者: 赛周瑜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行,耀祖哥,今天不行。想摸,那就让你家人向我爹提亲吧,等我们结婚的晚上,让你摸过够。”桂荣清醒道。我一下子泄了气。感觉像是从过山车上一下滑下来一样,来得太快,去得也快,让人难受。我抽出手,又平躺在地上。看着天,一语不发,说什么呢?“耀祖哥,你就忍忍吧。你知道我爹给我提那么多亲,我为什么都没答应吗?不是他们条件都不好,他们有的是老板,有的是老师,有的是干部。可是我的心里就是容不下他们。因为我的心里有个人。那就是你。你还记得吗?那是上小学时,有一天咱们一道去上学,过山头时,碰上一条野狗,我看见了就害怕得向前跑。那条狗就追着我咬。那些人都吓跑走了,只有你没跑,挥着书包去打那条狗,将那条狗打跑了我才没被咬着。从那时起我心里便有你的影子了,我一直将你当作我的保护神。你考上大学走的那天晚上,我哭了,我知道我再也不配你了。你是城里人,我是乡下人。我想你是不会再看上我了-------你每次回来,我都好想跟你说说话。可我不敢,我怕你瞧不起我。我只好远远地看着你,关注着你。当你妈说你在外面谈了对象,我听了好伤心,那阵子想死的心都有。当又听到你妈说你在外面没谈对象时,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就仿佛我是看到了希望了。高兴得晚上还梦到我们结婚了,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还生了一大堆小孩-------”桂荣自言自语道。我震惊了,她说的我竟全然不知,我没想到她心中时时念着我,没想到。是啊,那时我怎么可能想到呢?当手中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在亲人朋友们的恭唯中我的心早已飞到大城市里了。那时我的整过心思都在编织着未来的美梦,怎么可能关注到躲在角落里默默注视着我的村姑呢?心高气盛,谁也不放在心里,她又算什么呢?仅管我在青春期里梦见过她,但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世事难料,没想到我转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美梦已支离破碎。

  我抓住桂荣的手道:“你不要说了,等我忙完了这一阵,我就叫我大大(方言,指父亲)上门提亲。”桂荣点点头,“我等着。”声音有点哽咽。
  日期:2011-11-17 9:52:00
  (顺接)
  4
  筹集启动资金让我犯难了,是让我出乎意料的。也许在城里呆久了,见多了世面,总觉得三四万元算不得什么,谈不上是天文数字。一人凑一点,差不多就凑齐了。可是我错了。事实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知道家里是没钱支持的,我也知道父亲肯定是反对的,只要涉及花钱的事,他总是考虑再三又再三,上了千元以上,他就会琢磨半天了,常常是赞成的少,反对的多,他想事情总是喜欢往坏处想。事情还没做,就把坏结果挂在嘴上了。让人的一点信心都让他给弄没了。我说准备要三四万元启动资金,父亲听了头摇得像拨浪鼓。

  “不行,不行。这用钱也太多了。万一这钱打了水漂,你让家里怎么还呀?你还是省省吧,照着千把块钱搞吧。”我真服了他。
  “大,现在千把块钱能做什么呀?猪肉都卖一二十了,你说千把块钱能做什么?这三四万块钱,你就不要担心了,我去借,到时我去还。”我拍着胸脯道。
  “他大呀,就让孩子去搞吧。凡事总不能老往坏去想是不?咱娃不笨、又读过大书,怎可能会失败呢?再说了,今年我去庙里给耀祖求了运气签,让庙里老和尚给解的,他说抽的是上上签,娃今年运气不错,有菩萨保佑,就让娃去做吧。”母亲劝道。母亲一直坚挺我,不像父亲摇摆不定,一会支持一会反对的。父亲想了想,才点了点头。家里是没钱支持了,这是我最清楚不过的了。我是农二代,靠不了父辈,事事都得自己奋斗。钱,看来只有向亲戚朋友同学去借了。亲戚家我去了一遍,结果我是不愿意说,许是从哥哥和我读书后,家里基本上每年都会向亲戚们借钱替我们交学费。光借不还,何时是个了?他们可能是让借怕了。不是躲着我家人就是用更多理由搪塞了。不像从前那样慷慨了,我碰了一鼻子灰。我没说他们,我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说他们,将心比心。人家也活得不容易。老债未了,新债又来,人家也吃不消。必竟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也是一分一分积攒出来的,人家一家人也要生活的。指望亲戚是不行的了。只有把希望寄托到朋友同学身上了。同窗共事多年,他们应该会支持的,不看别的,就看几年共同生活,有着浓浓的同学情,室友情,兄弟情的份上。他们肯定会支援的。当我满怀信心地给他们一个个去电话后,我的心也渐渐地凉了,直到凉透。一个子也没借着。我想不通,那时在学校时,借钱都是满不在乎的,借多少有多少,关系处得跟亲兄弟一样。一起吃饭,一起喝酒,一起聊女人,那关系,我要是在外受欺侮,准保他们会提着板凳替我报仇去。可这铁铁的关系,竟没禁得住社会的考验,这才几年呀,就垮得一塌糊涂了。唉,只能说这个社会风气不行,让人心不怙啊!这个社会让人越来越觉出钱的重要性。钱,它除了不能买生命和时间外,几乎就是万能的,它能让人过上天上人间的生活,它能让人活得有尊严,它能呼风唤雨------,当大家都在拼命挣钱时,钱,亦发难挣了,于是乎不管你用什么手段,只要搞到钱,借到钱,你就是大爷,而要钱的却俨然成了孙子,这就是世风。如果不贪念那点利息钱,没人会想着向外借出钱了,因为都怕麻烦,都不想做孙子哟!可是转念一想,我释然了。今天我混得如此差,我的那帮朋友同学也好不了多少。都是八零后,都成长在一样的社会里,基本上都来自农村,家境都不怎么如意。一起读书,一起毕业,一起走入社会,一起面对着沉重的社会压力。购房,结婚,生孩子,看病-----,哪一样都需要大钱,仅靠那点微薄的薪水,怎么去解决?他们自己的钱都不够用,谁还有钱借给我呢?生活就像一头饥饿的狮子,张着大嘴在后面追着我们,我们只有拼命地跑,拼命地找肉给它吃,如果没有肉,它吃掉的可就是我们!

  日期:2011-11-18 22:50:00
  (顺接)
  可以说是一分钱没有借到,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当初想得不够深,所以心里很难接受。父亲比我看得开,他是怕我折腾。嘴上虽说是支持我,但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不情愿。现在正好落得如此,父亲劝导我道:“既然借不到钱,那就算了吧。等你有钱时再搞吧。”
  “不行,我一定要搞到钱。”我是铁定了心。
  “行,行,行,你搞吧,你搞吧。看你在哪弄钱去?”父亲又来气了,气乎乎地丢下话就走了。关键时刻还是母亲好。

  “你在家都闷了一天了,出去走走吧,钱这事,慢慢来,我知道你现在急,可急也不是办法。容我们大家都想想,看看有什么好的筹钱方法。”母亲的话,我爱听。
  乡村的黄昏格外地美。红日西落,映红了云彩,也映红了河塘。晚风习习,炊烟袅袅。鸟儿啼鸣,招朋呼伴,赶着日落前,再奏一曲和乐!归家的牲畜,悠闲慢步,急得老农连牵带赶。哪家的孩童又玩疯了,惹得母亲不停地召唤。一切该静寂下来了!
  坐在塘边的山包上,我呆呆地看着水面,什么都不想,只想得到片刻的休宁。没有比烦恼更让人讨厌的了。
  “老二,你在这儿呀,真让我们好找呀。”说话的是李勇,跟着他的还有李四和桂荣。
  “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我问道。这三个都是我的发小,从小一起长大的。后来高考过后,他们打工去了,我上大学去了。 再后来,彼此竟生分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了。按照村上老人说,不是一路人了。他们找我做什么?“听桂荣说,你这次回来要搞创业。我和老四听了很高兴。你搞创业肯定行,你就带上我们呗。”李勇说。我看了一眼桂荣,眼光里带着一种责备:你怎么什么话都向外说呀!我笑了笑道:“是有这个打算,但眼下我不敢确定搞不搞。”

  “为什么不能确定?”李四问道。
  “钱呗,耀祖哥搞创业需要钱。”桂荣抢道。
  “要多少钱?两千块钱够不?”李勇道。
  “嘻嘻,勇哥,你真会说笑话。这个社会,两千块钱能做什么?”桂荣笑道。
  “你俩不是在外打工嘛,做得好好的怎么回来了?”我没接他们话茬。

  “唉,你就别问了,一说我就来气。”李勇叹了一口气。
  “怎么啦?”我不解。
  “我们做完了活,老板不给钱,去年的工钱还没有给全,今年又欠了许多。这让我们没办法干活。”李四道。
  “你们要呀。”我道。
  “我们要了呀,他就是不给。后来我们找他次数多了,他竟雇了社会小流氓打我们。”

  “你们怎么不去找当地政府帮着讨要呢?”我道。
  “找了,没用。他们备了案,可就是不落实。只让我们等着,等着。这都两个月过去了,还没有结果。”李勇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