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
第24节

作者: 当思考变成习惯
收藏本书TXT下载

  没过多久,苏威的母亲病了,苏威辞职回家,悉心地照顾自己的母亲,也许是太悲伤了,苏威一下子瘦得就剩皮包骨头,隋文帝杨坚心疼地对他说:“你的品德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比的,是天下孝道的楷模。但是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国家爱惜身体啊!朕对于你来说,既是国君也是父亲,希望你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能再这样忧伤下去了!”(古时候,人们很讲究孝道和礼节,苏威这次在隋文帝杨坚心里又赚取品德分了)

  很快地,文帝下诏书要苏威来朝廷上班,国家可不能没有苏威啊!苏威拒绝了文帝的任命,他的理由是自己的母亲病还没好呢?自己悲痛欲绝,怎么能候去任职呢?(我猜想苏威这时候心里应该是想去上班的,但是他故意拒绝一下,这样好表示自己是多么地孝顺,品德是多么的高尚,又在文帝的心里面加了品德分)
  隋文帝杨坚又下诏书不允许苏威拒绝,苏威也就只好去朝廷上班了。
  第二年,也就是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隋文帝杨坚驾幸并州(山西太原),命令尚书左仆射高颎和尚书右仆射苏威留在长安管理国家大事。
  日期:2014-06-07 20:46:10
  隋文帝四大重臣(7)
  苏威的儿子苏夔(音葵),很好的继承了父亲苏威的优秀基因,非常聪明,出口成章,享有盛名。
  一次,苏夔和国子博士何妥在一起讨论修订音乐(当时的统治阶级十分重视音乐,认为一个长治久安的大国一定要有一个正统的音乐,音乐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果这个国家的音乐出了问题,是一个国家亡国的前兆,所以有“亡国之音”这种说法。隋文帝杨坚是个有远大抱负的皇帝,他希望自己的王朝是个伟大而长久的王朝,所以,他希望制定出一套正统而规范的音乐。当然,古时候的所讲的音乐和我们现在所讲的音乐有着天壤之别。我认为之所以,古时候的统治阶级十分重视音乐,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或者说主要是受孔子学说的影响。我认为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仁”,那么究竟何为“仁”?在我看来“仁”和“好”是相对应的,凡是做好事,就叫做“仁”,做坏事就叫做“不仁”,说白了,孔夫子就是要大家做善事,做好事,即给别人“仁”,一件坏事都不能做,因为那样就“不仁”了。但是怎么很好地做到“仁”呢?怎么才能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孔夫子想到了要靠“礼和乐”来教化和约束人们,“礼”就是礼节,做人做事都要有礼节,要有“礼”,乐就是古时候所称的音乐,我认为“乐”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怎么能知道人们有没有很好地遵守礼节了呢?只要看看“乐”就行了,如果这个国家的“乐”即音乐出现了问题,说明这个国家的“礼”也出现了问题,“礼”出现了问题说明这个国家的秩序或风气就出现了问题,人们怎么可能做到“仁”呢?那么这个国家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两个人各有一套学说,说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隋文帝下诏说:“你们两人别争了,我看还是听听百官群臣是什么意见?看他们认为谁是对的?”
  百官大臣由于苏威的缘故,十之八九都力挺苏夔,认同苏夔的主张和见解。
  何妥气愤地说:“我当了国子博士都四十年了,难道还不如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吗?”(我觉得何妥对音乐也不一定很懂,只是自己太傲气,一时觉得太丢脸了,丢不起那个人)
  于是,何妥给文帝上书说:“苏威和礼部尚书卢恺、吏部侍郎薛道衡、尚书右丞王弘、吏部考功侍郎李同和等人结党营私,尚书省中称呼王弘为世子,称呼李同和为叔,这说明他们二人就如同苏威的干儿子和兄弟。苏威还以权谋私,为自己的堂弟苏彻、苏肃谋求官职。”
  隋文帝看到这份奏章后,十分生气,好你个苏威,竟敢拉帮结派,这还了得?(文帝杨坚最痛恨大臣们拉帮结派了,这样会危急到自己的皇位,即使对自己的皇位危害不大,难保自己升天之后,不会出现个篡权谋反。自己不正是通过结党营私而夺得北周天下的吗?对于拉帮结派绝对不能容忍。这反映人的本性,自己可以这么做,但是别人这么做就是不行。其实,苏威和几个下属搞好关系,也没什么大问题,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试想一个领导干了几年,手下肯定会有那么几个亲信,如果没有几个亲信,工作还怎么有效而顺利的开展?打个比方吧,现在单位里来个一个新领导,这个领导首先要干嘛?如果这个领导会来事的话,我想他首先要找几个自己的支持者,最好后来能成为自己的心腹,这样即使自己有事不能亲临现场,有几个支持者帮你管理一下,单位的一切事物还会井井有条的。)

  相反地,如果这个新领导来了之后,没有一个拥护他的人,如果这时还有几个调皮捣蛋的人,那么,他的工作还怎么顺利进行呢,够他烦的了。如果这时,和他同一级别的领导再和他关系不好的话,我想他在这个单位很难混下去了,心理素质不好的,恐怕很快就辞职不干了。

  其实,隋文帝杨坚为了很好地管理好这么庞大的国家,自己也在拉帮结派,其中他的得力助手就是高颎和苏威。
  一句话,一个手有实权地领导时间干长了之后,手下肯定培养了一些亲信,如何才能让这个领导不危及自己的权威呢?就是将这个领导调到另一个位置上,或者就是将他的几个亲信调到别的位置上,或者调个和他关系很差级别一样的领导。
  隋文帝杨坚绝不允许苏威的权力过大的,更不能容忍他拉帮结派。于是,他派蜀王杨秀、上柱国虞庆则等人负责调查此事,调查的结果基本属实。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你苏威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权力也太大了,再不你有所抑制的话,恐怕你还会图谋不轨呢(幸好何妥没有说他谋反,如果告他谋反的话,估计苏威以后再也爬不起来了。有人会有疑问了,苏威本来就没谋反,何妥说他谋反,如果查不出证据的话,还会还苏威一个清白的。我觉得没那么容易还苏威的清白,隋文帝杨坚可是个多疑的人,谋反这种事,是任何帝王都十分痛恨和防范的事,什么叫做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即使文帝没有查出确凿的证据证明苏威谋反,但文帝有了很强的戒备之心,还敢用他吗?再说了,古时候很多因谋反被杀的人,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谋反,稀里糊涂地被杀了,其中就有接下来要介绍的虞庆则)。于是,苏威被除去官职爵位,卷铺盖回家了。可怜的卢恺也被免官了,受牵连而获罪的权贵多达一百多人。

  日期:2014-06-08 22:52:20

  隋文帝四大重臣(8)
  我们的苏威在隋文帝心中的印象还是十分好的,没过多久,隋文帝说:“苏威是个有德行的人,这次恐怕是被别人带坏的,应该会知错能改的。”于是,下令苏威可以参预朝会宴请。苏威慢慢地又和往常一样来到了权力的中心,成为隋文帝的左膀右臂,直到隋文帝升天为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