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当时明朝朝廷的主流看法:
升官发财捞银子,也得有命才能行。
众人都在为李成梁感到惋惜,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要这的没了?
他们在默哀,当事人李成梁却是仰天长笑。
他不是吓疯了吧?
当然不是,他的笑是因为兴奋。
因为辽东总兵是老天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登上明朝历史舞台、称为堪比徐达蓝玉和无数中国历史名将的机会。
他选择紧紧攥住这个机会。
大丈夫生于天地,当厮杀于两军阵前,马首相交,刀兵相见,谈笑间将敌将斩于马下,快哉!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打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李成梁从小就生活在辽东的土地上,他见证了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他或是耳闻或是目睹了蒙古骑兵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灾难,百姓的哀叹、官军的无能、蒙古骑兵的烧杀抢掠都给幼小的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所以,他立志要改变这块土地,改变这个黑暗的时代,要让辽东的父老乡亲们过上稳定和谐生活富足的生活。
后来的历史告诉了我们:
他做到了。
日期:2013-09-07 19:38:11
众人都在为李成梁感到惋惜,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要这的没了?
他们在默哀,当事人李成梁却是仰天长笑。
他不是吓疯了吧?
当然不是,他的笑是因为兴奋。
因为辽东总兵是老天给了他一个机会,一个登上明朝历史舞台、称为堪比徐达蓝玉和无数中国历史名将的机会。
他选择紧紧攥住这个机会。
大丈夫生于天地,当厮杀于两军阵前,马首相交,刀兵相见,谈笑间将敌将斩于马下,快哉!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他打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李成梁从小就生活在辽东的土地上,他见证了这块土地上发生的一切,他或是耳闻或是目睹了蒙古骑兵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灾难,百姓的哀叹、官军的无能、蒙古骑兵的烧杀抢掠都给幼小的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
所以,他立志要改变这块土地,改变这个黑暗的时代,要让辽东的父老乡亲们过上稳定和谐生活富足的生活。
后来的历史告诉了我们:
他做到了。
日期:2013-09-08 08:31:25
突然看到大家的评论我很开心,现在这里集中回答大家的一些问题吧:
一.文章啰嗦。这个和我的性格有关,就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但既然大家说了我以后也会注意的,至于某位朋友开玩笑说是一千万字也写不完,这个不可能,我写的是历史,不是网络小说。
二.有关喷子。看到了一些回复有的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也有一些上来什么话也不说就是骂清朝的,其实我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毕竟少数民族历史在中国本就不招人喜欢。
如果你对清朝有很多的成见,请点击右上角的关闭
三.别看我这里废话连篇,但是我敢保证我写的这是都是有历史依据的,绝不会是信口胡编,我私下里查阅了很多的相关书籍,绝对不比当初明月写明朝看的书少
四.我不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在后面我会对一些人和一些事情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分析,例如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自然灭亡原因
五.我现在上高三,写这部书也算是冲动吧,一开始就放不下笔了,日常上学晚上也只能更新一章,周末会好一些,大家多多包涵,也多多回复,让小弟我知道还有这么多人与我同在,写作业也有动力
日期:2013-09-08 10:31:57
李成梁上任辽东总兵之初就要面临严峻的局势:自己的三位前任都被敌人砍了脑袋;军队战斗力极低,编制散乱,边境防御如同一张薄薄的白纸,敌人随时可以在这张纸上戳出一个“华丽”的大洞。
这一切都是拜蒙古骑兵所赐。
说起蒙古骑兵的问题,那就要追溯到明朝开国之初,元顺帝北逃,明军鉴于当时天下百废待兴,百姓已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战乱,并没有对蒙古势力穷追务歼,这也就使得蒙古的军事力量并没有被完全摧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经历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蒙古的军事力量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了恢复,“引弓之士,不下百万”。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蒙古自然是不会甘心失败的,他们在军事力量得到恢复之后经常犯扰边境甚至进入中原地区抢掠,他们企图二次入主中原,恢复元朝的统治。
终其明朝一代,蒙古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也始终是明朝的一大心病。
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明朝在建国初期也对蒙古问题制定了一些应对之策:
一.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
二.大修长城,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用长城阻止蒙古骑兵;
三.设立九个军事重镇来保卫北京,也就是我们说熟知的“九边”(辽东是其中之一,辽东镇)
这三个应对措施较大程度上成功的抵御了蒙古骑兵的骚扰与入侵,对明朝北部边境乃至首都安全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正因为这样这三项措施也成为了明王朝抵御蒙古骑兵的战略性政策。
但是,管得了一时却管不了一世,管得了初期却管不了后期,明朝开国统治者自然不会料想到以后的事情:
明英宗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刺部落突破长城防线,冲入中原地区大肆烧杀抢掠,还俘虏了当时御驾亲征的明英宗,史称“土木之变”;
明世宗二十九年(1550年)蒙古俺答汗部落的蒙古大军再次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
以上两件事情是蒙古入侵事件中最严重的两次,其他类似的事情简直数不胜数,只不过规模和情形要比这两次小上许多。
我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李成梁在万历元年(1573年)就开始镇守辽东,那么明朝历史上的“XX之变”也绝不会只有以上的两个,甚至明朝将会终结在蒙古骑兵的手里也未可知。
那么李成梁上任之初面临的是怎么样的蒙古势力呢?
当时的蒙古势力是处于明朝历史上最强大的黄金时代,骑兵每次抢掠都是数以万计,几个部落联合起来都是数以十万计。
同样的,明朝开国初期斥巨资修建的长城也对这个时期蒙古骑兵的防御作用降到了最低,可以说基本已经起不到什么实质性作用了,蒙古骑兵已经把辽东当成了他们的“后花园”,一高兴就来“旅游踏青”,待到明军反应过来出兵追击,不是被人家打个伏击闹个全军覆没,就是人家根本不跟你纠缠,绝尘而去。
史书对这时蒙古骑兵犯扰辽东地区情景的记载是这样的:“声势浩大,烟尘蔽天”,就说这蒙古骑兵犯扰辽东地区的时候就像一股特大的沙尘暴,战马踏起的扬尘把蓝天都染成土黄色的了,遮天蔽日。
“沙尘暴”每来一次就会把这所过之处“打扫”的“一干二净”,一根针线一粒米粒都不会留下,连人带物是都要劫掠,“杀掠数万,所过城堡皆荡然”。
李成梁上任之初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烂摊子,烂的不能再烂的摊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