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李成梁,人生的前四十年都在为生计而奔波,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们,生活的环境也是比较市民化。
生活环境会对思维起到重大的影响,思维又对个人的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
“杨村白雪”式思维的张居正和“下里巴人”式思维的李成梁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影响思维方式的不同,思想不同又决定了行为方式的不同。
思维不同,行为不同的人注定是不会走在一起的。我们可以从一件事中看出端倪:
李成梁受朝廷封赏日益丰厚,出于感激张居正提携支持李成梁私下里赠与张居正一笔数目不小的礼金。
多谢领导提携,小意思,您收下。
对于李成梁这种行为我们的一般称呼是:贿赂。
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是,张居正婉言拒收了这笔贿赂,并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李成梁如今的荣誉和地位都是靠自己一刀一枪出生入死换得的,我只不过是尽了一个臣子的本分,我如果接受这笔礼金就无法面对高皇帝的在天之灵。
张居正这番话让我们了解到了张居正死后为何会成为被万世称颂的一代名相,因为他的公正,他的谦虚。(张居正主持实施的考成法对李成梁升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当我们感叹张居正大公无私的时候,我们也要发现另外一件事:
张居正、李成梁是不同世界的两类人,他们走的是一条不相同的道路。
道不同是不相为谋的,他们注定不会真正走在一起。
日期:2013-10-10 20:45:08
在张居正婉拒了李成梁的礼金后,李成梁开始有意拉开与张居正的关系。
结合后面发生的事情,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并不是李成梁一时的心血来潮。
公元1582年也就是万历十年,万历新政的一手缔造者——张居正因病去世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张居正死后不久整个明王朝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一项针对张居正近乎**式的全面清洗迅速展开了。
清洗的结果是张居正长子悲愤自杀,次子被发配充军,但这位仁兄的充军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孤单,因为在充军路上还有无数与他相随的张家人。
他不是一个人。
昔日偌大的张家就只剩下了张居正的八十老母和几亩薄田。
张家的惨剧只是真正清洗的开始:
刑部尚书殷正茂、总督两广的兵部尚书陈瑞等中央大佬和湖广巡抚陈省等一大批地方高官都因亲近张居正而被“光荣退休”(免职)或是“公费旅游”(贬为地方官员),个别张居正的亲密战友如戚继光还免费“移民”到了大牢。
张居正在位期间制定实行的一切法律、制度都被废除。
“张居正犯罪集团”的解体宣告了这场权力斗争的结束。
日期:2013-10-10 21:00:53
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有人控诉万历的昏庸也有人高呼我皇圣明,有人身败名裂也有人麻雀变凤凰,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悲也有人喜,但是有一个人,身处远离这场政治斗争漩涡的边陲辽东,默默的俯视着这一切:
这个人就是李成梁。
他凭借他敏锐的神经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躲开了这场原本不能够躲开的杀身之祸。
看来小市民思维也是可以有大智慧的。
作为这场斗争中唯一的旁观者,他并不是没有感触的,作为一个被张居正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他不可能对老领导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极人臣到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全过程而冷漠到无动于衷、铁石心肠。
他为张居正的遭遇感到不平,他愤慨万历的昏庸,但这一切只能埋藏在他内心的深处:
张公,您不负天下,但这天下却负了您。
天下却负了您!负了您!
日期:2013-10-11 20:23:57
我们有理由相信张居正的悲凉遭遇给予了这位辽东总兵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极大的影响,他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个人的正义终究无法战胜一个时代的黑暗。
牺牲自己为国为民换来的却是万人的唾骂与悲惨的后世,既然这样我有什么理由不选择沉沦?
我们很难说李成梁这个结论对错与否,因为答案已经在他心中:
化身于黑暗是他自己唯一的选择。
看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李成梁为何会纵兵屠戮已投降的阿台部众,为何谎报军功杀良冒功,为何袒护“蛮夷”努尔哈赤。
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从一个精忠报国满腔热血的正面人物到自私自利不择手段的大反派之间的角色转换。
一个曾经立志改变世界的热血英雄终究还是被这个世界所吞噬了。
这是悲哀,是李成梁个人的悲哀,更是时代的悲哀。
李成梁的沉沦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因为在他沉沦的同时一个强大的敌人慢慢的成长了,三十年后他会向天下展现出他的实力。
名将的沉沦完。
请看下章:风云三十六年
日期:2013-10-11 20:55:47
七.风云三十六年
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努尔哈赤以祖、父遗留的十三副遗甲起兵为起点到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正式与明朝决裂为终点的这段时间内完成了由一名弱小的部落族长到天命汗、建州国主的华丽转身。
华丽是华丽,但是这转身的时间有点漫长。
三十六年。
用新潮的说法来说:二十五岁的大学毕业生努尔哈赤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和微薄的创业资金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可喜”的是他在六十一岁高龄时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功。
可喜吗?
刘邦五十四岁就称帝于天下成为了大汉王朝的开创者;曹操五十三岁就雄踞整个北方;明朝的开创者朱重八同志四十岁就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天下共主。
与以上这些同行们比起来,努尔哈赤简直是行业里的倒数差生了。
人家这个年龄晚的也都称王称帝了,努尔哈赤还只是个辽东的土老大。(说法不太严谨)
但正如曹操在《龟虽寿》所说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努尔哈赤人生的巅峰正是在他六十一岁以后才真正绽放出属于他的光芒。
人生没有什么不可能,你觉得可能就有可能。
在绽放耀眼光芒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努尔哈赤这三十六年的创业经历,但是我不会在这里把文言文给大家翻译成故事。
因为这个故事不仅“又臭又长”,最重要的是这个漫长的故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就是年月日和一堆晦涩难懂富有民族特色的人物名字,除了枯燥就是枯燥没有多少精彩的情节。(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阅读一些类似《清史稿》的书籍,《清实录》就不推荐了)
不讲故事但是咱们会从明王朝和努尔哈赤两个“主人公”这三十六年中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关系、重大事件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与分析,保证你不了解这段历史也可以读的津津有味。
首先我们从大明角度说起。
大明在这三十六年中发生了什么大事?努尔哈赤为何在大明统治下仍能崛起?明朝在这三十六年中做了哪些事情,犯了那些错误?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