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兴衰三百年》
第28节

作者: 新木椅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徐斗牛是个贪官。
  在清官眼中贪官是最可恨的,你可以说他不是好官、为人品行不端什么都可以,但是你唯独不能说他是贪官。

  清廉,是他们唯一的底线。
  徐斗牛晚上回家就失眠了,越想梁永越是气愤:
  士可杀而不可辱,我身为朝廷命官怎么可以被一个阉宦小人侮辱呢?
  或许徐斗牛同志心理素质差一些,越想越气愤越想越窝囊,,徐斗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我要拿死捍卫我廉洁的名声!
  于是乎徐斗牛在当晚用一条白绫悬梁自尽。
  日期:2013-10-18 20:32:11

  徐斗牛的死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关注。
  一个小小的县令,死就死了,自己心理素质不行还怪别人?
  而梁永在徐斗牛死后更加肆无忌惮,因为整个陕西的官员都默认了梁永的种种不法行为。
  不是每个人都是王正志,不是每个人都是徐斗牛。
  但是梁永的横行霸道不久便引起了一个官员的不满:

  他叫顾其志。
  比起王正志徐斗牛这样的七品芝麻官,他的官职应该是够大了。
  巡抚,陕西巡抚。
  这个官职放在如今相当于陕西省省长,陕西政府的一把手。
  这位一把手对于梁永产生不满并不是我们所想的出于正义、出于良知,他是被逼的:
  什么人能逼迫这位陕西巡抚呢?
  梁永,梁大爷。

  原因无非梁永太能折腾了,而这折腾的直接后果就是陕西数万民众要起义干掉他(秦民万众共图杀永)。
  几万人的造反出现在顾其志的辖境内,梁永倒是拍拍屁股走人了,免职挨处分的只会是他这个陕西巡抚。
  你梁永捅破了天让我顾其志替你顶?
  天底下没这好事!

  顾其志坐不住了,一封弹劾梁永的奏折递交到了朝廷。
  堂堂陕西巡抚的奏折朝廷们自然不能视作空气,内阁大臣给出了他们的处理意见:
  请求撤回梁永以平息民愤。
  老实说这是个很合理的意见,梁永可以带着搜刮的财富风风光光的回京;万历也可以避免在历史上留下重用阉宦导致民变的恶名;陕西的民变也可以得到基本的解除。

  大家的利益都没有损失,好办法!
  但是他们似乎忘记了这件事情中的另外一个主角:
  老百姓。
  老百姓?在官员的眼中他们只不过是一群被统治、被奴役的社会最底层成员罢了。
  而在自然界中处于生物链最底层的生物是没有发言权的,他们履行义务却没有享受应有权利的资格。

  一切都妥了,各方面的利益都调节均衡了,当然除了没有被征求意见的老百姓。
  可是眼看皆大欢喜的局面却被一个人叫停了:
  朱翊钧。(明神宗、万历皇帝)
  这位明朝的老大对内阁大臣给出的解决措施表达了反对:
  难道刁民造反我们还要退让吗?
  于是万历向顾其志下达了一份他所主张的解决方案。
  这份方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知道,史料没有记载。
  但是梁永并没有离开陕西,所谓的万人民变也悄无声息的消失了,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似得。
  日期:2013-10-20 20:27:04
  老百姓没钱,你就是了把他们搜刮下来三层皮也还是没钱。
  无奈之下高淮同志只好另谋财路,他很快就找到了发财的道路:
  军功。
  李成梁镇守辽东之后蒙古女真的抢掠是减少了,但是做不到根本的杜绝,仍有一些蒙古骑兵(他们比较多)进入辽东抢掠,他们来抢明朝就反击。
  当时的明朝军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处于优势(相对于这些小股抢劫部队),自然把这些抢掠的蒙古部队成功击退。
  蒙古骑兵来犯被击退辽东政府是要上报朝廷的,但是和辽东奏捷奏折一块呈上去的还有高淮同志的奏折。

  辽东的奏折就是战斗报告,什么某年某月某日蒙古骑兵袭扰,我军杀敌多少死伤多少等等内容,其中除了杀敌情况有些水分之外其他都基本属实。
  可是高淮的奏折就是纯属YY小说了:
  蒙古“大军”来犯(就几千人),把我军打的节节败退,眼看蒙夷(夷是对少数民族的称呼,不是我自己加的)就要攻下辽阳(辽东的省会城市,常驻兵力五万以上),值此大厦将倾之时臣率家丁冲出城外与敌浴血奋战,杀敌无数之后将敌成功击退。
  同样的事情在高淮的口中却是另外一个版本,而对于高淮的奏章各方面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辽东,全是扯淡;
  兵部,全是扯淡;
  大臣,基本扯淡;
  万历,基本属实。
  不管其他人信不信,万历相信了高淮的奏章,高淮因此得到了本该属于辽东守将的奖赏。
  从此以后高淮是“一招鲜吃遍天”,对于这一招的使用是屡试不爽。(数与边将争功,山海关内外咸被其毒)
  高淮是爽了,可是辽东将领们怒了。
  凭什么我们拼死拼活打仗你个狗太监拿首功呢?
  除了辽东军队对高淮不满,辽东政府也对高淮很不满,辽东巡抚赵楫就是他们的代表。
  我堂堂辽东巡抚每年就靠这点军功的分成领点米面油买点猪肉改善生活,这下可好,被你这个狗太监一下子全搅糊没了。

  于是赵楫的一封弹劾信送入了京师,并列举出了一条令赵楫相信足以让高淮死无葬身之地的事情。
  日期:2013-10-21 20:21:05
  赵楫弹劾高淮是因为一件小事情:高淮前些日子打死了一名明军的中下级军官。
  不就打死个人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错。细节往往决定成败,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其背后却隐藏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这位军官是被高淮无缘无故杖死的。
  好呀,大胆贼子,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尔竟然目无法纪草菅人命,视我大明王法为何物!
  然后赵楫大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赵某人眼中只讲法律二字!”
  好个大义凛然义正言辞的清官形象。
  但是,可能吗?这不是拍电视剧歌颂某位官员不畏强权为国为民,是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如果赵楫省长是以高淮草菅人命犯了大明律例弹劾高淮,那么他铁定是疯了。
  陈奉梁永人家都抢劫商旅,挖坟掘墓,知县都被人家闹死好几个了,人家都没有受到丝毫制裁,更何况高淮只是杀死了一名小军官。
  所以赵楫用这件事情弹劾高淮的中心论点不在高淮杀死军官上,而是高淮是否有处置军官的权力。
  作为两个不同的行政系统,你高淮一个宦官凭什么资格干涉军队的事物?还连招呼也不打就随意杀掉了这名军官?
  在这个基础上博古通今的赵楫又引经据典再结合自己的推理和想象,把高淮打死军官的事情直接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什么欲图不轨,什么心怀叵测,什么为祸辽东(这个还真有),反正只要沾点边的罪名赵楫都给高淮戴上了。
  兵部大佬们看到这封弹劾信无不大喜过望,如此精彩的弹劾信,看你高淮如何辩解!
  日期:2013-10-21 20:37:39
  作为久居宫廷工作经验丰富(不是养马就是做厨子)的资深太监,高淮同志秉着“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的学习精神好歹也对这官场斗争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得知赵楫弹劾自己之后,高淮敏锐的察觉到了自己前几日“工作”的失误。
  本来就是看那小子不顺眼,没想到如今却惹来杀生大祸。
  后悔是没有用了,慌乱的高淮在抹脖子自尽前还准备拼死一搏,亲笔上书万历皇帝为自己申辩。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高淮递上了自己的奏折。

  这不申辩还好,满朝文武一看高淮的申辩奏章个个都是红光满面,好像自己被加官进爵涨了工资一样。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自来投!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大家高兴的原因很简单,高淮对自己杖死军官的解释是“镇守关务”。

  意思就是:
  人是我打死的,但是我有管理军队的权力,打死他是为了严肃军纪合情合理还合法的。
  看来高淮还是业余水平,对于官场的斗争还是比不上赵楫这些官场老手,因为他的申辩实在是荒谬:
  一个太监怎么可能领兵带队管理军务呢?
  赵楫弹劾高淮就是依据高淮没有管理军队的权力,高淮倒好自己撞上了人家的枪口。
  大臣们笑了,
  大局定已!

  但是历史上无数的事实告诉了我们:
  永远不要做那个先笑的人,因为先笑的人往往不会笑到最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