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石》
第8节

作者: 武陵牛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嗯?米红的……妹妹?”李志明愣住了。
  “呵呵,是啊,米红的妹妹。我现在滨海市金平律师事务所做律师,想拜访你一下,最近有时间吗?”
  “呵呵,有时间,明天上午10点以后吧”李志明道。
  “好吧,明天上午见,拜拜!”

  放下电话,李志明感觉是电影里的情节,怎么又冒出一个米红的妹妹?
  幸好接了电话,也幸好没将烦躁的情绪带到电话里,否则,这米青怎么看?
  其实,李志明平时对接电话是非常注意的,在通话时尽量做到客气些。这不仅仅是礼貌问题,最主要的是自我保护。因为电话那头不知道是何方神圣,如果是领导打来的,一个不耐烦的语气,就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如果是当事人的电话,说话不当,可能被录音,再掐头去尾的进行技术处理,送往有关部门,投诉你态度恶劣,说你不司法为民,就跳进黄河洗不清了,轻则调离法官岗位,重则可能撤职处分。另外,还有各种形式的明查暗访,故意让你跌入陷阱内。

  唉,各路神仙,都不敢得罪啊。

  想起去年电视的一则报道,电视台采访内地某法院,一个副院长出面接受采访。电视台质疑该院越权受理案件,本来是带着挑刺的目的来的,但副院长毫无应对媒体的经验,口无遮拦,滔滔不绝,说“法院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电视台的摄像师暗自冷笑,对副院长说话的口气和脸部进行局部特写。播出时,又进行了断章取义,并将特写镜头进行技术性的放大,使人感觉特狂妄,有股山寨的匪气。报道后,引起一片哗然,造成法院负面形象。

  其实,这位副院长说的虽然有些夸张,但从理论上看,也并无不妥。有位著名的法学教授鸣不平,撰文道:在美国,法院几乎可以说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什么事都可以由法院管,如联邦法院还判过一个案例,判决了西红柿不是水果而是蔬菜。定争止分,是法院的职责,法院应该是解决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
  但理论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法律不是万能的,法院事实上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矛盾。过度依赖司法解决纠纷所造成的结果,只能是案件审判质量不高,法院不堪重负又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谴责的对象。
  比如拆迁,人人都知道是“烫手的山芋”,政府很头痛,便以“依法行政”的理由交法院强制执行。还是最高法院高瞻远瞩,明确非诉拆迁案件由政府自己处理,对该案件的强制执行申请一律不予受理。否则,作为纠纷解决机制最后一道防线的法院却冲到了第一线,不仅越了位,违反穷尽救济原则,也必然损害司法的尊严。
  李志明想,那副院长如此狂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只懂点法律的皮毛的二把刀,讲不清法理和法律依据;二是,可能就是一介不懂世事的书生,只晓得纸上谈兵,不知道现实的复杂。否则,哪来狂言的胆量?
  咳,这两种人都不知天高地厚,都不适合在法院混哪。
  法官,你的职责不仅仅是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还得让自己成为007,做到“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还得掌握一套外交辞令,能够讲一些正确的废话。套用当下时髦的说法,那就是,不想当贾雨村的外交官就不是一个好法官。
  摆正自己的位置,小心翼翼,夹着尾巴做人,这就是当前法官的处境。但电视剧中的法官,好像都是高高在上、大义凛然的样子,现实中怎么可能?这些影视作品,显然是闭门造车,不接地气,纯粹是瞎扯淡。
  日期:2013-09-06 15:17:35
  七
  米青如约出现在李志明办公室。
  李志明见到米青后,与想象中有很大的差异。原以为米青有米红的影子,像冯程程,但面前的米青最多不过二十五六岁,一头清汤挂面的短发,身高差不多一米七,形似某电视台的主持人。从相貌与身高比较,与米红并没有相似的地方。
  难道米红还有这样一个外形迥异、年龄悬殊的妹妹?

  见李志明的神情,米青知道他有疑惑,便笑着道:“李法官,是不是感觉与米红差别太大,是冒充米红的妹妹吧。呵呵。”
  “呵呵……”李志明笑了笑,没表态,等待米青的解释。
  “很多人说我不像米红,哈哈,她像我妈,我像我爸,她比我大十岁。”米青说。
  “呵呵,难怪,难怪。看来,你爸是个帅哥呐。”李志明哈哈道。比米红小十岁,难道她有三十了?但怎么看都不像三十岁的人。
  米青看看手机,说:“现在是十点多,美国那边是晚上十点多,估计我姐还没有睡,我给她打个电话。”
  李志明对着米青笑了笑,没有说话,但心里已经是翻江倒海,他太想听到米红的声音。
  “姐,我是米青,休息了吗?……,有个人与你说话……,你猜猜看。”米青对李志明一笑,将电话递给他。
  “你,你好!”李志明的声音有些颤抖。
  “你好,哪位呀?”
  “都漂洋过海了,程程小姐。”
  李志明还是不报自己的名字,想以“程程”的称呼打开那说不清的记忆。

  “哎呀喂,大法官呐,好久不见了,好吗?”
  李志明听到“大法官”,还是那熟悉的腔调, 很是兴奋!
  “呵呵,还行吧。你可过上资产阶级生活了,什么时候回国投资?我辞职当你的法律顾问。”
  “哈哈,取笑俺不是?你那时可没有这样贫嘴的喔。我在这里也没干什么,闲着呐,不像你大法官日理万机呐,呵呵。”
  “声音还是那么甜,看来很滋润呐,哈哈。”
  “哪里,哪里,现在是老太婆了,都不敢见老同学了。”
  两人在电话里插诨打科的,米青在一旁微笑。
  李志明想继续聊聊,但米青在场,而且是国际长途,亦不好再继续聊下去,便将电话递给米青。
  日期:2013-09-06 15:17:59
  米青与米红聊什么,李志明没有听清,思绪已穿越到八十年代末的大学岁月。
  大四下学期,王涛与李志明基本没有什么来往,或许要准备毕业论文吧。那时没有电脑,写论文查资料得上图书馆。
  那天李志明到图书馆,看到米红正在书架上找资料,就问:程程小姐,文哥呢?米红笑笑说:我哪知道。
  “到吃饭时间了,走吧。”李志明回头一看,是米红对他说话。李志明看看表,十一点半,食堂已开餐了,早去免得排长队。
  “好久没到悦宾餐馆了,我们去那里吧?”米红的口气看似是征求意见,实际上是决定去。李志明说,听你的。
  悦宾餐馆在学校南门口,规模不大,那是富裕学生消费的地方。曾经宿舍几个同学为享受一下,每人凑了5元钱大吃了一顿,每个菜价3-5元,包括啤酒总共花销二十多元,差不多是一个月的生活费,有点奢侈,但味道确实不错。

  从图书馆到餐馆有200多米。在路上,李志明边走边想,幸好身上带了10元现金,点两菜一汤还够,要不,今天可尴尬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