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石》
第29节

作者: 武陵牛郎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个案件曾经在“两会”中被提到过。有过法院工作经历的人大代表肖律师认为:每个工作日要办两件,意味着半天时间内,法官就要重组案件事实,从繁复的法律条文中准确锁定法律依据,然后再写出文理通畅、法理到位的法律文书,简直是神奇,“基本上神仙都来不及”。
  李志明叹息:之所以有奇葩,是奇葩的土壤决定的。这么多案件,难道法官是孙悟空,可以分身有术么?法官毕竟是人,不是办案机器,即使机器也有发热磨损的时候。当一个案子在短时间就迅速裁决了,能保证办案的质量?以前大力歌颂滨海速度,“一天一层楼”,确实是不科学的。都说“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却很少人说“仓促的审判是不公正的审判”。仓促与拖延一样,都是司法裁判的大忌,都有损于司法正义。那么,面对日益增多的案子,是否应该给法官“减负”呢?要如何才能给法官“减负”?

  牢骚归牢骚,班还得照加。
  日期:2013-09-08 19:40:37
  此案被作为全省法律文书的奇葩。为此,滨海法院被通报批评,有关领导被处分,主办人梁小平也被调离审判岗位。
  这个案件曾经在“两会”中被提到过。有过法院工作经历的人大代表肖律师认为:每个工作日要办两件,意味着半天时间内,法官就要重组案件事实,从繁复的法律条文中准确锁定法律依据,然后再写出文理通畅、法理到位的法律文书,简直是神奇,“基本上神仙都来不及”。
  李志明叹息:之所以有奇葩,是奇葩的土壤决定的。这么多案件,难道法官是孙悟空,可以分身有术么?法官毕竟是人,不是办案机器,即使机器也有发热磨损的时候。当一个案子在短时间就迅速裁决了,能保证办案的质量?以前大力歌颂滨海速度,“一天一层楼”,确实是不科学的。都说“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却很少人说“仓促的审判是不公正的审判”。仓促与拖延一样,都是司法裁判的大忌,都有损于司法正义。那么,面对日益增多的案子,是否应该给法官“减负”呢?要如何才能给法官“减负”?

  牢骚归牢骚,班还得照加。
  日期:2013-09-08 22:29:21
  十九教师案的执行

  经过半个月的加班清理,几宗刑事附带民案件终于“终本”了,李志明也终于舒了一口气。
  近几年来,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信访率最高。其中原因,被执行人大多是地痞无赖、杀人犯,是流氓无产者。虽然判决被执行人应赔偿损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往往又没有履行能力,判决书基本上是“法律白条”。而申请执行人大多数是打工一族的弱势群体,自己伤残了,或者亲人死亡了,又得不到赔偿金,很绝望,于是将情绪洒向法院。
  刑附民案件执行难,信访、上访多,法官最为头痛,大家很害怕分到此类案件。
  世上的事往往就是这样,怕什么来什么,李志明又分来一宗刑附民案件。
  李志明有个习惯,每次分来新案时,首先要看看卷宗材料,掌握基本情况,确定轻重缓急,急办、先办、缓办,否则,就会打乱仗,既结不了案,又会受到当事人投诉。

  打开卷宗,首先看申请执行书,执行标的为一百三十万元,再看执行依据,是一份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判决内容是:女教师张晓晶和开车撞人的胡某强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其余几名被告被判处15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张晓晶赔偿医药费等一百三十万元,胡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女教师开车撞人?李志明一愣,这不是那次赶飞机看到的撞人案件吗?
  没想到,在半年之后,执行案件分到了自己手中。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日期:2013-09-09 00:08:09
  拿到卷宗的第三天,李志明正打算与申请执行人联系,没想到申请执行人的丈夫张忠永就来到了法院。
  见到张忠永后,李志明很惊讶,原来估计他肯定是伤心欲绝、痛不欲生,但此刻的他并未有忧伤的表情,只是显得有些憔悴和疲惫。

  李志明想,张忠永这半年多来肯定不好过,也许已欲哭无泪了吧。
  张忠永木木的坐在沙发上,有些拘谨的样子,说话稍微有些结巴,是四川口音的普通话。他说,得知妻子被撞时,如晴天霹雳!后来,听医生说妻子成了植物人后,他几近昏厥。由于长期没给医院结账,在两个月前,医院已停止给妻子进行康复治疗,只是用药维系着她的生命。
  难怪!既要照顾妻子,又要参加诉讼,还要想办法凑医药费、伙食费,哪有时间忧伤!
  面对张忠永木木的样子,李志明心里很不是滋味,宁愿他大哭一场。
  可能是那天亲眼所见的原因,也可能出于同情心的因素,李志明决定下班后去医院看看张忠永的妻子。
  下班后,李志明来到医院。在住院部一楼的右侧,有个小卖部,摆满了鲜花和水果,他拿起一把鲜花,犹豫了一下,又将花放下,最后买了一些水果和方便面。提着这些东西,他来到万云容的病房。
  走进病房,看到张忠永正在为妻子万云容擦脸。张忠永见到李志明后,愣了一下,随后挤出一丝笑容。
  李志明走到床边,默默的看了看万云容,躺在病床上的她毫无知觉,完全是电影中植物人的状态。
  张忠永说,已经有几个月没有听到她的声音了,每天无时无刻不在祈祷着妻子醒来。现在,他每天从出租屋提起一盒煲了几个小时的瘦肉粥,就急匆匆地往滨海市中医院赶。来到ICU室后,先用医院的专用机器将瘦肉粥捣烂,因为植物人每天只能进流食,就连稀饭都要弄到最柔软,还不能用勺子喂,必须靠导管从她的口中注入。
  李志明也挤出笑容,将手中的塑料袋交给张忠永。张忠永勉强的推让了几下,就接过了塑料袋。
  张忠永握着妻子的手,轻声喊道:“容容,李法官来看你了。”他眼圈红红的,喃喃自语道“呜呜,你啥子时候能开口说话啊!”
  李志明望着趴在床边愁容满面的张忠永,又默默的看了几眼毫无知觉的万云容,心里酸酸的,感觉有泪水淌在鼻梁上,揉了揉眼睛,想说一些安慰的话。但能说些什么呢,安慰的话有什么用?他们现在需要的不是语言的安慰,而是需要物质上的帮助。于是,上前默默的拍拍张忠永的肩膀。
  日期:2013-09-09 08:55:01
  李志明环顾了一下房间,还有几个老人和孩子,眼神也都是木木的。
  张忠永介绍,他们是万云容的亲生父母、公公婆婆和女儿。万云容出事后,他们就从四川赶来了。
  望着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李志明有些揪心,长长的叹息一声。摊上这事,谁能承受得了啊。
  但这么多人,老是呆在医院也不是办法啊。
  李志明对张忠永说:“先让老人和孩子回家吧。他们呆在这里,只能增加精神痛苦和生活负担,老人们年纪都大了,这样下去,容易生病,还是先回去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