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闲聊中,菜很快就上来了。于是,大家就埋头吃菜喝酒。谢盛寒问大家菜的味道如何,大家都说很好吃。谢盛寒很开心,指指桌上的菜,说这几个菜是每次必点的。
也许肚子有点饿,大家叫了米饭,很快就吃饱了,桌子上就只剩下半盘霉菜扣肉。谢盛寒向服务员招了招手,说埋单并要打包霉菜扣肉。
不一会,服务员送来电脑计费单,谢盛寒仔细的看了看单子,并加了一下总价,然后递给服务员。
谢盛寒摇摇头,说:“也不便宜呀。”
瞿扬忠问:“多少钱?”
谢盛寒说:“要380多,不便宜呀。”
大家都点点头,表示确实“不便宜”,但心里有些好笑。
在回来的路上,大家边走边闲聊。谢盛寒又扯到老家开发房产的事,说老家的有些官员很不像话。
谢盛寒说:“有的小喽啰,就是些股长科长的,**毛都不是,屁大的事,就找上门来吃拿卡要的,老子不鸟他们。”
李志明笑了笑,说:“现在的小喽啰很难缠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可要注意呐。”
谢盛寒说:“我只想做一个纯粹的商人,不想和官场的人走得太近。”
李志明在想,开发房地产可不比炒股,那可是真正的商场。现在的商场与官场联系很紧密,商人靠官员发财,官员靠商人得利。做一个纯粹的商人,恐怕很难啰。
瞿扬忠说:“前几天,我看《百家讲坛》,说到胡雪岩,短短十几年,他从钱庄伙计到红顶巨商。说他是个两面人,人前精明强干,风光无限,人后以银票、女色铺路,很有些下作。他成也官场,败也官场。我觉得,谢哥说的不错,我们做生意的还是不要和官场的人走得太近。”
李志明也赞同瞿扬忠的说法,但自古以来,官府垄断社会资源,最早从盐、铁开始,官商联手,如虎添翼,各得其所。商人能染指垄断资源,获得暴利,一旦有风吹草动,还能获得保护。而官员通过联手,能获得利益,获得政绩,开拓自己的仕途。
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旦官员倒台,也有很多商人被卷进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孰是孰非,还是顺其自然吧。
日期:2013-10-09 18:11:25
小时候,我常常在家门口远眺着周围的群山,很想看看山那边神秘的世界。有一天,我气喘吁吁的爬上山顶,却发现远处仍是绵延不尽的山峦,心情很是沮丧。我想,再翻过那些山,或许是传说中的伊甸园吧?
寒窗十年,终于越过高考的大山,我进入山外的世界,从此,成为一个城里人。二十多年来,朝九晚五,两点一线。多数时间里,穿皮鞋,系领带,衣冠楚楚;吃过盒饭和鲍鱼,喝过啤酒和咖啡;去过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见过嘴唇猩红的港台明星。江湖险恶,人心叵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污浊的空气中徘徊。这是自己一直向往的伊甸园么?心中不时浮现出儿时的梦想,不过,这梦想已发生逆转,是要逃离都市的水泥森林,回到那真正的绿色森林中。
多少次,我憧憬着这样一个地方。
一个依山傍水的村庄,四季分明。春天里,桃花红,李花白,枞树下长满了浅红的菌子;夏天里,禾苗生长,蛙鸣声声,小溪中的才鱼若隐若现;秋天里,稻谷金黄,树上的板栗裂开了口儿,轻轻的摇摇,果实如雨点落下;冬天里,白雪皑皑,银妆素裹,一家人围着旺旺的火塘烤糍粑、磕瓜子。
一个不大的村庄,近百来户人家,分散在山下、溪旁、塘边,屋舍掩映在青翠的树林下,门前屋后有枣树、核桃、枇杷、花椒等等。
这里风景迷人,但没有如织的游人,更没有张家界的观光山梯,也没有丽江古城的咖啡酒吧,小村里除鸟鸣、狗吠外,听不到汽车、飞机的嘈杂声,更看不见工作无望的落寞神情。这里和谐、宁静、安详,人们在乡间小道悠闲漫步,伴着潺潺的溪水声呢喃细语。有时,还会惊喜的看到长着长长尾巴的相思鸟,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老人说,那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再四处走走,更会惊喜连连!呵呵,这“惊喜”绝非本地人,肯定是外来人的少见多怪。
当然,我应当有座小小四合院,它坐落在小溪旁边,白墙黑瓦;院子的左边是一片青翠的竹林,右边是水塘,有鱼,还有荷花;院前栽花,院后种菜。
每天睡到自然醒后,就着一碟爽口的酸豆角或者自家制作的豆腐乳,喝上一碗温热清香的白粥,饮一杯酽酽的红茶,然后沿着溪边的小道慢慢步行。在路上,遇见熟人或者生人,大家露出和善的笑容,相互道:你吃了没有?答曰:还没呐!有时,男人们会递上一支香烟,大家相互谦让,在袅袅的烟雾中扯着白话。大家面容平静,语调轻快,空气因此而变得温柔无比!
这里有一家小小餐馆,有米粉、米豆腐、臊子面,偶尔还会炒菜弄饭。遇见老熟人,无论他,或者我,都会热情相邀“逮”饭去。只要对餐馆老板胖哥说一声“炒菜,逮杯酒”,胖哥微笑应答,就会麻利的忙开了,不一会,一碗腊肉炒枞菌,一碗辣椒炒苦瓜,就会热气腾腾的端上桌来,当然,和渣是必须有的。小餐馆没有人头马、嘉士伯,只有浓香的自酿米酒,粗糙的大碗盛酒,谈笑间,一坛米酒见底,啧啧,好菜,好酒!
这里有座寺庙,在不远处的半山腰,大约不到一公里的路程,有百十步石阶,可拾级而上。寺庙里有一个九十多岁的僧人,长长的白胡子,身体健朗,眼明耳聪,仍能养花种菜,打扫庭院。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清晨,大家来到寺庙,向观音菩萨烧香叩拜。我喜欢佛教经书,有时向老僧人请教佛经,一僧一俗,品茶谈经。?
这里有邮局,只有一个邮递员。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黝黑皮肤的邮递员远远见到我,满面微笑的喊道:有信。邮递员从邮包内拿一封信来,我连忙道谢,递烟。呵,是猴公主的来信,丫头说很想念我,有时间会来看我的。虽然信纸只有短短的一页,寥寥数言,但在这微博疯狂的年代,确实珍贵万金,我看了又看,读了又读,面向东南方久久眺望。夕阳已下山了,此刻,山那边的猴公主在cocopak吃泰国菜吗?还是在最高大楼的京基旋转餐厅吃自助餐?想想猴公主的可爱样子,好开心!
这里亦有网络,但除写博客外,其他时间一概搁置不用。午睡后,泡上一壶浓浓的红茶,躺在藤椅上看自己喜欢的书,累了,出门走走,回来写写毛笔字,内容绝不是“剑胆琴心”、“大展鸿图”之类,而是“心如止水”。偶尔会打开电脑,但见“地沟油”、“毒奶粉”、“副局长刺杀正局长”、“中国好声音的内幕”等新闻,对此,我并无感慨,那些事儿离我村太遥远了,就像小时候老师对我们说,美国佬上了月球,他们百姓过着苦日子。而今山外的新闻,真耶,假耶,与我村何干?本村最大的新闻,或许是49岁的老处女终于与初恋情人终成眷属,全村人都喜气洋洋,绝对是衷心祝贺,同喜同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