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笑评水浒 白道黑道就是无间道》
第47节作者:
泪痕春雨 日期:2013-09-20 20:05:51
如果你喜欢炒股,遇到一个股界风云人物时;如果你喜欢唱歌,遇到一个音乐界的大佬时;如果你想混社会,看到一个表面没有背景的江湖大哥时。你自然会非常想听听他们的成功经验。因为这种机会,并不是经常有的。
柴进的成就,实际上非常一般。因为,以他的家庭背景,混到他那种成就,实际上都可以称得上失败了。比如,林冲拿着柴进的推荐信到梁山,王伦却是一个劲的刁难林冲,就是想把林冲赶走。以柴进的家庭背景,以柴进付出的辛苦,这也太失败了吧。
宋江的成就,就有些不可思议了。因为宋江的家庭背景,与柴进比起来,那实在差的太远了。但是,宋江的江湖地位,却是混的一点也不比柴进差多少。柴进见到宋江,自然会与宋江喝得难舍难分。因为,他实在想知道,宋江是如何以实现这一切的。而宋江就是抓住他的这种心理,把他侃得云里雾里,却一头雾水。当然了,也正因为柴进越听越糊涂,所以才越听越想听,抓住宋江死活不肯让宋江离席。
日期:2013-09-20 20:07:04
当然了,我相信,按宋江的出牌方式,当他把自己的才能,尽情的展示一次后,就会恢复那种极度低调的状态。
总而言之,剑客的剑,是不轻易给人看的。
宋江不会没完没了的展示自己的才能。但是,因为宋江的本事太大了,所以宋江无意一再展示自己的才能,但是他的才能,却是在不经意中再次流露出来。
开始,柴进对宋江所说的那些大道理,肯定会充满了疑问。因为,宋江所说的话,似乎只有理论上有意义,在实际上,好像没有效果的。因为,这些道理,柴进都懂,而且也一直就是这样做的,为什么效果一直不理想呢?所以,他总希望宋江,能给他解释个清清楚楚,但是他越听越糊涂。
柴进一直都想成为一个真正的江湖大哥,但是结果呢?他弄来弄去,总是像一个败家子。而宋江给他的讲的大道理,无非还是让他继续当败家子。
总而言之,就是拿钱换名声罢了。但是,柴进最大的疑问,也许就是,如果这套理论真有用,那宋江家才有几个钱,他怎么能买出,和我不相上下的名声呢?
再总而言之,就是对人一味的理解、尊重、关心。但是,柴时最大的疑问就是,我贵为王侯,见到谁也是一脸的谦恭、尊重,见到极为讨厌的人,我也是尽量容忍,为什么却换来别人蹬鼻子上脸呢?
日期:2013-09-20 20:08:56
但是,随后而来的事。让柴进终于相信,宋江给他讲的那些大道理,是非常有用的。只是自己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大道理,也无法真正应用这些大道理。
宋江收服武松时,表现出来的大哥风范。肯定把柴进,惊得目瞪口呆了。因为,大哥就是大哥,大哥随便往那一站,就是大哥;大哥随便挥一挥衣袖,也是大哥的派头。你不服不行!
你觉得大哥什么本事也没有,那只能证明你的欣赏水平太差;就好像普通人看大师的作品,常常会觉的平淡无奇,甚至是乱七八糟,那只是因为他的欣赏水平太低。
你觉得,以德服人是扯淡。只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高人。
日期:2013-09-21 16:40:01
感谢SAGANIDA、 林珍ABC、胖有型、号账涯天2013网友的支持,再更新一段。
第二节 武松出场前后的惊人巨变
我们看看,宋江在柴进庄上,初遇武松时的情景。
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匹胸揪住,大喝道:“你是甚么乌人,敢来消遣我!”宋江也吃一惊,正分说不得。
那大汉听得是宋江,跪在地下,那里肯起。说道:“小人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冒渎兄长,望乞恕罪。”宋江扶起那汉,问道:“足下是谁?高姓大名?”柴进指着道:“这人是清河县人氏,姓武名松,排行第二。今在此间一年也。”
我还是前面的话,宋江能让武松这样对自己,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因为,宋江的江湖地位、名声太大了。
但是,我们再看,武松与宋江分别时的情景。
武松便道:“天色将晚;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宋江大喜。武松纳头拜了四拜。
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武松堕泪拜辞了自去。
武松寻思道:“江湖上只闻说及时雨宋公明,果然不虚!结识得这般弟兄,也不枉了!”
我们可以看到,武松与宋江分别时,主动要拜宋江为大哥。而且分别时还是“堕泪”离去的。而且路上想起宋江,还是名不虚传,结识这般弟兄,也不枉了。
我们知道,一个人与自己的偶像近距离接触后。通常会有两种感觉。第一、名不虚传;第二、距离产生美。
换而言之,远远看到你,觉得你非常了不起,但是近距离与你接触时,就很难说了。如果你能拿出足够的干货,自然会让你的粉丝更敬佩你。如果你拿不出足够的干货,就只会让你的粉丝感到失望。
施耐庵,虽然没有详细记叙,宋江收服武松的具体过程,但是,显然通过一处很明显的留白,给读者留了足够的想象空间。只是普通读者,显然都缺乏这种想象力。
日期:2013-09-21 16:40:50
其实,对武松而言,宋江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人生导师。
武松在遇到宋江的那一瞬间,整个人格就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简单的说,那就是一个登不上台面的混混,变成了一个有为青年;一个人人讨厌的浑人,变成了大家尊敬的英雄。
我最初看《水浒》时,看到关于武松这一段时,总觉得前言不搭后语。因为,施耐庵笔下的武松,出场前后,简直判若两人。而这种转变,也好像毫无来由。
武松在出场前,怎么看也是一个登不上台面的混混。
我们看看武大的回忆。“当初你在清河县里,要便吃酒醉了,和人相打,如常吃官司,教我要便随衙听候。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
我们看看武松在柴进庄上的表现。“次后在庄上,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一个道他好。”
这样的武松,不是登不上台面的混混,又是什么人?
但是,武松出场后。尤其是在阳谷县的表现,与出场前的表现,那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武松在阳谷县所作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都符合读者的期待。换而言之,武松在阳谷县的所作所为,都符合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问题是,一个人这样的人物,在柴进家,怎么会混的那样不如意呢?一个人这样的人,从前怎么会天天给自己亲大哥惹麻烦,以至“不曾有一个月净办,常教我受苦”呢?
以前,我总以为,这是施耐庵塑造人物,前后脱节的表现。但是,后来再看,就发现,这是施耐庵想通过武松的这种巨大转变,衬托出宋江的过人交际才能。
从某种意义上,宋江充当了武松的人生导师。武松在遇到宋江那一刻起,人生就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