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道伐虢”前传——你所不知道的虢国史》
第12节

作者: 大意觉迷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10-21 08:40:02
  (接上文)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由于《左传》和《古本竹书纪年》中的表述过于简单,而两者在关键文字上存在一定差异,使得真相难以理解。笔者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将事件的轮廓描述出来。公元前708年冬,桓王派王师围困了魏国,要求魏国交出芮伯万。《古本竹书纪年》上说虢师参与了围攻。而《左传》上有秦师而无虢师。从当时的局势分析,秦国与周天子的政治目的是大不相同的,桓王是否能接受秦人介入芮国事务,这一点值得怀疑。而虢公林父的介入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虢公正在筹划对曲沃称的围攻,需要联合其他一些诸侯国参与。而拉拢芮国参战是在计划之内的。如果能将芮伯万送回芮国,那么他必然会在之后的战争中出力。

  魏国很快交出了芮伯万,王师和虢师认为只要把芮伯万送回芮国,再惩罚一下祸国乱政的芮姜就大功告成了。然而又一件难堪的事情发生了,不知道从哪里出现一支戎人的军队,居然袭击了王师和虢师,将芮伯万劫走而去。这件事《左传》只字未提,只有《古本竹书纪年》透露出蛛丝马迹。这一劫就是五年,到后来还是秦人从戎人手中弄回了芮伯万,并送回芮国,从而使秦国主导了芮国的政治,这是后话。貌似强大的王师和虢师,干预天下秩序的每一步都是跌跌撞撞,将在此基础上迎来更大的耻辱。

  日期:2012-10-26 22:01:00
  (接上文)
  公元前707年,一场阴谋悄然而至,曾经的反郑联盟核心成员之一陈桓公病危。在郑庄公的暗中支持下,陈桓公的弟弟五父佗向陈桓公太子免发起攻击。当两派人马在陈国宫廷里混战之际,陈桓公身边居然连一个照看的人都没有,混战一直持续了十六天。直到太子免被杀,五父佗夺取了陈国主导权,混战才结束。等到大家再回到陈桓公的寝宫观看时,陈桓公已经气绝身亡多日。由于史官不知道陈桓公究竟是哪一天去世的,于是只得将内乱首尾的日期甲戌、己丑记录在案。

  而桓王此时并没有意识到陈国发生的这场内乱意味着什么,他目前想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将郑庄公彻底扳倒。为此他向陈、蔡、卫三国发起了动员令,组织军队准备讨伐郑庄公。
  而此时的郑庄公,正打算联合齐僖公介入纪国的事务。而桓王的王后纪季姜是纪国所出,攻打纪国是很敏感的事件。结果在这年夏天,郑庄公与齐僖公在纪国会面时商议袭击纪国的计划被曝光了。两国只得暂停计划。
  桓王闻讯之后则有了一个绝佳的理由,于是宣布正式撤销郑庄公的左卿士之职。郑庄公又一次端起架子不再朝见天子。这回桓王来真的了,命虢公林父统帅王师右军,蔡卫两国兵车随从;周桓公黑肩统帅王师左军,陈国兵车随从。而桓王亲领王师中军。一路浩浩荡荡直奔郑国而去。
  日期:2012-10-27 13:13:07
  (接上文)
  《左传》等先秦史料并没能告诉我们周桓王当时出动了多少兵力。不过我们可以从事后的局势分析,王师的成分为王室直属部队和迁往成周的畿内大臣的部队,其中应该不包括北虢直属部队。虢公林父只是作为卿士以及具有军事经验的将领,充当了王师右军的统帅。

  周桓公黑肩应该是周公旦的后裔,在西周时代周公世家并没有受到多少重用,可能与王室的平衡策略有关。到了桓王时期,周桓公才被抬举出来,以后如果王室厌倦虢公了,周桓公的地位也会得到加强。周桓公在对待郑庄公的问题上态度比较温和,曾经劝诫桓王对待郑庄公态度好一些,但桓王不听,以至于现在兵戎相见。虽说先秦时期的贵族都要经过“六艺”的培训,不过具体实战经验,周桓公还是欠缺一些,不过天子既然任命自己为左军统帅,周桓公也找不到什么理由拒绝,在大部队的簇拥下,恐怕是以为胜利一定会属于己方,便信心满满地行军布阵了。

  而郑国方面得到情报后也做了一番部署。子元、祭仲足领左军,曼伯领右军。郑庄公亲率中军,原繁、高渠弥随从辅佐。子元自然知道陈国已经发生了政变,亲郑派领袖五父佗成为陈国的国君。而桓王居然根本没有防备这一点,可见天子实在是缺乏战争权谋的经验。那么对于郑国的将领们来说,如何利用周桓公左军后方随从的陈国军队,成为一战击溃王师的关键。

  为此,郑国的将领们决定采用一种名为“鱼丽之陈”的车战阵形。根据《左传》以及《司马法》的描述,以25乘兵车一组居前,兵车之间的空隙很大,由步兵填充,形成一张渔网的姿态。同时以左右军为左右拒,左拒对敌方右军,右拒对敌方左军。战阵移动后,左右拒分别绕行至敌军两军后方发起攻击,中军直接面对敌方中军以及左右军的前阵。

  这样的战阵是否为郑国此次战役原创不得而知,在《左传》里还提到所谓鹅阵和鹳阵,具体阵形亦不得而知。“鱼丽之陈”在后世又被称为“鱼鳞阵”,这个可能只是一种名称典故上的沿袭,从战法到具体战阵要素的设置未必存在继承关系。
  当两军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北)会面后,战斗便正式打响。郑国中军摇动主帅大麾,紧接着擂鼓声响,左右拒带队迅速向两个方向移动,将前阵让给敌军左右军。虢公林父与周桓公不明就里,见敌方左右军向两边移动,便与桓王的中军齐头并进,意图一举冲垮郑庄公的中军。郑庄公则指挥原繁、高渠弥分别做好抵御敌军左右军前阵的准备,自己和祝聃亲迎周桓王的中军。

  很快,郑军的左右拒绕行至敌军后方。子元、祭仲足面对的蔡、卫联军组成的右军后阵;曼伯面对的是陈军组成的左军后阵。曼伯首先对陈军发起了攻击。因为陈国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亲郑派政权,此次参与讨伐郑国的军事行动,郑国可能早已暗授机宜。只要郑军对陈军发起攻击,陈军不要做拼死抵抗,而是要装出败阵的姿态扰乱后阵,并且要动摇蔡、卫联军的军心。这种打入敌军内部,在关键时刻扰乱军心的做法,在中国古代的战例中并不鲜见。陈国人心领神会,刚一交手便假装败下阵来,而且拼命地扰乱后军阵形。兵车四处乱奔。蔡、卫联军被眼前的混乱场面吓呆了,以为陈军被郑军彻底击垮,自己也不战自乱。三国联军组成的后阵像连锁反应一样纷纷乱作一团,很快传导到王师左右军前阵。虢公林父多少有点战斗经验,但周桓公恐怕从来没见过这种乱局。很快王师的左右军也跟着乱了起来。干扰战术的成功,几乎等同于斩首行动的效果,整个王师诸侯联军指挥呈现出瘫痪的状态。在这个关键时刻,郑庄公身边的祝聃抽弓搭箭,“嗖”地一声,正中桓王的肩头。幸好古代毒箭技术还不是很发达,桓王中箭之后,咬紧牙关,继续指挥战斗。但大家看到天子都中箭了,奋力厮杀的热情也大为消退,很快,郑军主动下令停止攻击并撤出战场。疲惫的王师联军坐地休息。繻葛之战结束。

  这天夜里,郑庄公命祭仲足厚着脸皮慰劳受伤的桓王,并且亲切问候了左右军的虢公林父和周桓公。双方在政治冲突问题上达成了妥协。
  日期:2012-11-18 16:52:06
  (接上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