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看完此书不读史-完整中国史》
第9节

作者: 疯子的疯狂2012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启在交战前对军、政六卿及部队下达动员令进行誓师,这次誓师史称《甘誓》,这也是我国史上第一次战争总动员。这篇《甘誓》也是史书记载的第一篇讨伐檄文。内容如下:王曰:“嗟!六事三人,予事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意思就是,王说:“啊!六军的将士们,我要向你们宣告:有扈氏违背天意,轻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怠慢甚至抛弃了我们的历法。上天因此要断绝他们的国运,现在我只有奉行上天对他们的惩罚。战车左边的士兵如果不善于用箭射杀敌人,你们就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战车右边的士兵如果不善于用矛刺杀敌人,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中间驾车的士兵如果不懂得驾车的技术,你们也是不奉行我的命令。服从我命令的人,我就在先祖的神位前行赏;不服从命令的人,我就在社神的神位前惩罚。我将把你们降为奴隶或者杀掉。”

  战斗的结果是有扈氏在甘被击败,夏军直打到扈地,有扈氏惨败,死伤无数,幸存的有扈氏沦为“牧竖”,也就是放牧的奴隶。此役让启的天子之位更加确立与稳固,也巩固了夏王朝的专制政权。
  日期:2012-09-07 18:39:22
  其实我们纵观中国历史来看,“甘之战”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战争,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民主禅让制的复辟与奴隶制反复辟斗争的结果,表明新兴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最终将取代原始社会的残余势力。这场战争为中国社会进入新的文明阶段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启平定有扈氏的叛乱后,初步建立了新的统治秩序。但之后启确迅速沉湎与淫逸安乐之中。他经常举办大型宴会,在庞大的宫廷乐队伴奏下,乐歌高唱,万人齐舞,酒气盈天。统治集团的腐化导致了内部的争权夺利和分裂内讧。夏启的儿子武观在西河叛乱,夏启命大将彭波寿前往平叛,武观战败投降,夏启命其东迁至海滨。这场内乱加上其腐化使夏王朝国力大为削减。夏启也因此罹患重病,不久就归天了,死后葬于老家安邑(今山西夏县)。

  我们来看看夏启的一生,幼年吃过许多苦同时也磨练了他的性格,长大后随父亲大禹南征北战树立了威信,后来在父亲的精心安排下最终登上王位。在位期间清除异己巩固夏王朝政权,废除禅让制建立世袭专制,成为中华“家天下”的第一人。然而晚年生活腐化,内乱丛生,最后郁郁而终。
  而启建立的这种新的制度能否适应社会发展或者说能否延续下去,当时的人们是不知道的。其实天下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它发生的社会原因,所谓存在即合理。但是旧事物能存在这么久,自然也有存在的理由。而新事物则是一件试验品,一个试验品要变成成品,并且取代掉现在的制度,也许要经过无数的失败,或者两件事物要摆在社会上被大众反复验证多次以后,才能够确定哪一种更适合现在的社会。而启的后代们能将这种世袭制延续下去吗?面对启留下的这个看似强健却又隐患重重的大夏王朝,他的子孙们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是毁灭还是重生亦或是毁灭之后的重生?

  日期:2012-09-18 17:56:25
  太康失国
  当大夏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开始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群众,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
  启年轻时跟随老爹忙忙碌碌,属于为了事业牺牲爱情的大龄青年,直到35岁才结婚成家。之后连续娶了三名妻子,也连续生了几个女儿。后来启奉命前往阳翟(今河南禹州),在那里训练军队,又娶了当地一名少女为妻,生了第一个男孩,取名太康,再后来又生育了其他几个儿子。
  启的晚年,忘记了创始大夏王朝的艰辛,生活日益腐化奢侈,终日沉迷于歌舞之中,朝中政事不修。正是由于帝王的位子可以尽情享受,启年纪大了之后,他的五个儿子开始激烈地争夺王位继承权,小儿子武观争的最凶欺上瞒下疯狂培植自己的势力。

  启执政的第二年,小儿子武观犯下了最放肆的一桩罪过—公然在京城里强奸民女,祸害一方。消息传到王宫,大臣们纷纷劝谏启,对小儿子武观严加管教,而且,借此机会揭发了武观的许多过错。启大怒,为了平息民愤,只好免去武观的子嗣爵位,贬为一般诸侯,把武观放逐到了西河。
  武观带着一帮狐朋狗友来到了西河,并没有面壁思过,而是天高皇帝远更加放肆了。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淫乐权力,武观在狐朋狗友的蛊惑下,干脆扯起了自己的大旗—启执政第五年的时候,武观聚众反叛,另起炉灶宣布独立于大夏王朝之外。
  这个时候,气昏了头的启咬牙切齿的说出了一个字:“杀”。启派遣彭国(今江苏徐州)方伯(名寿)带领王朝大军前往征讨,下令凡是反抗者,格杀勿论。彭伯寿心里很明白,说是格杀勿论,那是给大臣们看的。否则,启就把这个任务交给距离西河较近的昆吾,或者其他方国了。于是彭伯寿调动兵力,下令必须活捉武观。彭伯寿在西河轻轻比划一下,武观就溃不成军了。彭伯寿镇压了反叛,抓获了武观,五花大绑压来见启。

  彭伯寿漂亮地完成一件别人看来非常棘手的任务——既镇压了叛乱,留给大夏王朝一个面子,让启有了台阶,还活捉了武观,免去了帝王痛失爱子的悲痛。
  子不教,父之过。启上前扇了两巴掌又踹了两脚,气的说不出话来。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因为他已经没有经历来管这些,这不久启郁郁而终,告别了大夏王朝,留下了几个不争气的儿孙,撒手而去。
  启晚年的生活行为极大地影响了自己的子孙,他们照葫芦画瓢,生活逐渐腐化了起来,没人关心政治,促使大夏王朝的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
  《礼记*礼运》认为:大禹以前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首领依其品德才能选举产生,选贤与能。禹以后,原始公社制度解体了,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天子之位传子而不传贤,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尽管“父传子,家天下”取代了“禅让制”,由夏启开始沿袭了四千多年,但是“家天下”的天下也是经常更换姓氏,战事频繁,并没有实现上古时期人民期待的那样——和睦太平。
  翻过了禹、启,咱们接着说大夏王朝的第三任帝王——太康。

  日期:2012-09-18 18:03:42
  爷爷禹继位称帝的时候,孙子太康不到30岁。之前,太康一直跟随老爹启东征西战。老爹继位后,太康也来到王宫,侍奉老爹。
  现在,五子争权的激烈窝里斗使得夏王室大乱。虽然是“家天下”,而且启生前也说过由长子太康为继承人,但是,现在启不在了,启的五个儿子全都跳了出来,究竟改由谁来继承呢?
  启的小儿子武观最有个性,之前叛乱被镇压且活捉。现在老爹死了,葬礼刚刚结束,武观再次叛乱,武观的态度很明确——老爹死了,干脆把天下一分为五,各占一份得了。“好啊,太好了!”老大太康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武观不成气候的小小叛乱,帮了哥哥一个大忙,就是给了太康调遣军队的借口。太康出面,命令军队硬是将小兄弟的叛乱再次镇压了下去。这一次武观再没有回复自由,而是被囚禁在了王宫里。同时,太康命令军队严厉镇压一切敢于反叛的敌对力量。一番明争暗斗之后,大夏王朝的权位被长子太康所得。太康继位成为大夏王朝的第三位国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