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舞情愁》
第36节

作者: 玉情儿9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在次年的春天,也就是一九五八年,父亲又娶了一个姓吴的姑娘,这姑娘十七八岁,人很漂亮,也不嫌穷。为了响应上级,不插大门就睡觉的号召,东西都充公了,连门都摘下给了公家,也无穷富之分。父亲虽然有点罗锅,那是怕抓壮丁装习惯了,都能理解。再说,父亲那细高的个头儿,超群的五官,多少人见了都喜欢。吴姑娘一切都不嫌弃,唯一的条件是,不能进门就当娘。小金枝只得被迫送人!

  父亲有个表姐,嫁到了信阳罗山,她前边生的几孩子都养不住,为了保住小儿女不再出事,正想要一个孩子“压子”。小金枝很快就送到了表姑家。不久“大锅饭”就开始了,这个孩子,勉强熬过五九年的春节,还没断粮呢,就早早的饿死了!虽然信阳和驻马店都是重灾区,信阳也饿死很多人,但是信阳仍然比我们驻马店要好得多。最终,直到散了食堂,表姑家也没再饿死第二个人。
  日期:2014-07-07 19:07:23
  五九年的春天和往年的春天一样,风送桃花百草青,燕儿归来百鸟鸣。太阳慈爱的为人们一个个脱下棉衣,公平的关怀着每一个人,可人们的心里却感觉不到一丝暖意,大锅饭吃得让人眼前一片漆黑。饭里的粮食越来越少,野菜汤也越来越稀,肚子嚎叫的声音却来越有力气。父亲这也开始饿死人了,他见这形式不妙,便又抛妻别母,只身闯北京了。
  父亲去到北京炼铁钢厂,做过一段工人,还嫌肚子填不太饱。又听说东北煤矿待遇丰厚,他很快就又去了东北,又成了哈尔滨一家大型煤矿的工人。由于他勤劳能干有眼色,领导很器重他,不仅工资不比别人少,并且,无论在哪儿干,都能当个小头头。当他得知全国都不再吃大锅饭以后,就又想回去看看。领导一个劲儿的挽留。直到六一年秋,思母心切的他,不如说怕煤矿塌方的他,经多次请求,才批准他回乡探母。临走时,领导一再叮嘱,要他一定按时速速归来,并将其职务继续提拔。父亲感激领导一番后,带着他两三年来挣下的一千多元现金,便衣锦还乡了。

  当父亲见到他母亲后,才得知他的妻子,在他走后不到三个月的时候就饿死了!扔到乱坟岗里,被狗吃了。连埋都没埋,断粮一百多天,哪有人能掂动铁锹啊就这,他母亲,还一直在受西院的欺辱。张守财已经由公社爬到县里了,全村的人都得敬着他们,人家说打谁就打谁,谁也不赶犟。更何况一个和他们有仇的老婆子哪?父亲听到,他母亲受的那些不堪忍受的窝囊气,那全身的血液一下子就喷上了天宫,恨不得把玉皇大帝的朝服都染红,掂着东西就去拼命。他娘一下子慌了神儿,死死地抱着儿子不放,赶紧的好言相劝。是啊,杀死人得抵命,父亲不想死,只得忍了。

  当父亲去腾腾公社看他哥哥,叙家常的时候,我伯父气得,非要让他弟弟搬到陈庄一起住。那时侯是人民公社大集体,想往哪儿搬家都行,只要有地方同意接收。父亲同意后,伯父当天下午,就跟生产队里的,队长会计打招呼。社员们下午上工的时候,就开了个会,会上没有人反对。即便有个别不同意的人,那也是少数服从多数。人都很能,自己再不乐意只要看大家都同意,清知道自己一个人反对也没有用,又何必得罪人呢。父亲是个当机立断的人,第二天就开始搬家了。

  父亲和奶奶刚搬过来时,先借住被大饥饿饿死的人的房子,不久就盖了自己的新房。那时侯,农村的房子都是土坯墙掞槐草,再好的也就是瓦压脊,最好的才是挖接沿檐。父亲盖了三间瓦接檐的堂屋,一间橱屋,外加过道。全部下来,父亲从东北带回来的钱,花的也差不多了。他给他母亲和他嫂子各撕了两件衣服,还扯了两个花被子面儿,他自己一条,给他嫂子一条。为了以后日子好混,盖起房子以后,他把全生产队里的,每一户的当家人全部请了一遍。帮助过盖房子的,没有帮过忙的,一家不少,全都请到家里美餐一顿。父亲顿时名声大震,在很短的时间内,没上过一天学的父亲,居然当上了生产队里的会计。他的算盘打的哗哗响,记工分儿时,有些不会写的字去问他哥哥,有时候他哥哥就直接帮他记工分儿。

  父亲是个硬头钉,既然大家推选咱当会计,就是信任咱,咱就应该对得起大家,他象他父亲当年当家一样,不占公家丝毫便宜。爷爷当年为了当家公正,爷爷让西院的张守财和我伯父上学,由于张守财是独子,他爹死的早,他娘好多事,就没敢让我父亲上学。他那一门头一个学生,俺这一门头要是两个学生,怕张首财他娘俩心理不平横。大家庭分家时,我二爷,才刚有我四叔,如果不分家,爷爷已经打算了将来让四叔也上学。那时的乡下人,事事都以长子长孙为重。我父亲哪会不受压抑呢?爷爷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当家公正,他把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一个叫平心,一个叫公平。平心是我伯父,他学名叫张守良。我父亲公平,又叫张守贤。当然了,名字并不能证明什么,爷爷究竟公不公平我也没看见。据俺家长辈说,我爷爷一分钱也没有多得,最终还是被冤死了,连他的父亲和全家人及子孙全都给连累了。而我父亲到是没有人冤枉他,而且还很受人拥护。

  日期:2014-07-07 19:07:43
  一九六二年正月,二十七岁的父亲又要第四次作丈夫了。他的第四任妻子就是我的母亲姚俊英。
  母亲当年三十三岁,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孩子,父亲一点也不嫌弃。因为他曾经算过命,说他命里克妻,没有儿子。这次结婚不仅取了老婆,还捡个儿子,都七岁了(快六周岁),也好养了 。虽然有个多余的女孩儿,虚岁都十一了,来了就能放牛挣工分儿,吃不了太多的闲饭。不就是做饭时候多添两瓢水嘛。母亲虽然大父亲六岁,光听岁数肯定不合适。可当父亲见了母亲白白细细的肌肤,再加上那羞涩的红润,好象一束桃花在她脸上绽放。尽管她惨遭了生活的蹂躏和磨难,但仍然没长多少皱纹,她的肤色和她的身份一点也不相称。再说,父亲深信自己命里克妻,时间再眨巴眨巴眼睛都要三十了,他的脾气也不好,又受邻居欺压,那摸清底细的女人,谁敢嫁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