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
第50节

作者: 迅发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07 20:12:47
  三十七、佞幸满朝(2)
  隋炀帝本身是一个矛盾集合体。
  他上朝时一脸严肃,非常威严,说出的话往往有理有节,且词采飞扬,但他的内心却欲望强烈,只喜欢声色犬马,他在东西京以及巡游期间,总要带上和尚、尼姑、道士、女官,美其名曰四个道场。梁公萧钜是萧琮的侄子,千牛左右宇文皛(xiao)是隋初功臣宇文庆的孙子,二人都深得隋炀帝的宠爱。这两个人都是大有来头的:后梁后主萧琮有萧瓛、萧璟(曾任朝请大夫、尚衣奉御)、萧瑒(曾任卫尉卿、秘书监)、萧瑀(曾任内史侍郎、河池太守,为唐初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九),萧钜之父不详,但既然是萧琮的侄儿,也是萧皇后的侄儿。史称,萧钜小名藏,隋炀帝对他非常溺爱,与宇文皛二人是隋炀帝的耳目。宇文庆的儿子宇文静礼,娶了隋文帝杨坚的女儿广平公主,生下宇文协、宇文皛兄弟,因此,二人是隋炀帝的外甥,隋炀帝是二人的舅舅。宇文静礼早死,宇文协历任武贲郎将、右翊卫将军;宇文皛,字婆罗门,从小就养在宫中,后为千牛左右,隋炀帝对他非常亲昵。隋炀帝每次出行或饮宴,萧钜和宇文皛总是寸步不离,萧钜负责监视百官,宇文皛负责监视六宫,因此,宇文皛进出后宫,一路畅通无阻,当时人称宇文三郎。

  隋炀帝每天生活的主打节目就是游宴。每天,他都要在洛阳西苑的亭台楼阁之间大摆筵席,命元德太子的次子燕王杨倓、萧钜、宇文皛与隋文帝的嫔妃们同坐一席;和尚、尼姑、道士、女官同坐一席;隋炀帝与嫔妃们坐在一席,各席相互连接。隋炀帝每天下朝以后,即和这些人搅在一起,相互劝酒,酒足饭饱之后,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杨倓,字仁安,聪慧英俊,喜欢读书,他是隋炀帝最宠爱的孙子。杨氏妇女中有美色的,也常被送入宫中,被隋炀帝临幸。《隋书》称:萧钜“于宫中多行淫秽。”宇文皛“与宫人淫乱,至于妃嫔公主,亦有丑声。”萧皇后听说后,曾告诉了隋炀帝,宇文皛吓得几天不敢再露面。他的哥哥宇文协上奏说:“宇文皛年龄慢慢大了,不可再留在后宫。”隋炀帝问:“宇文皛在哪?”宇文协回答:“在朝堂。”隋炀帝把宇文皛召入,也没降罪,对他还像往常一样。

  隋炀帝在即位之初,曾重用一些藩邸旧人,如独孤楷的弟弟独孤盛、虞庆则的儿子虞孝仁等,而张衡亲手杀死了隋文帝,对隋炀帝的即位立下了汗马功劳,自然也是隋炀帝重用的人。不过,知道人家的秘密太多了,毕竟不是一件好事。在隋炀帝的内心深处,他对待张衡的感觉其实与对杨素差不多,只盼着他们能早死,也好把秘密永远带入坟墓里,但张衡却并不明白这一点,“以籓邸之旧,恩宠莫与为比,颇自骄贵”。

  当时,隋炀帝打算扩建汾阳宫,命张衡与纪弘整绘图上报。张衡趁机劝谏道:“近年来劳役太重,百姓疲惫不堪,希望陛下留意,稍稍减少一些。”张衡这话原本也是善意,但在刚愎自用的隋炀帝看来,所有劝谏的人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否定,更何况是像张衡这种洞悉内幕的人,似乎还是对自己的一种要挟,这让隋炀帝非常不满。不久,他就对身边的人说:“张衡这小子自以为我得到天下全是由他设计安排的。”于是,隋炀帝旧话重提,把过去齐王杨暕私带伊阙令皇甫诩以及上次祭祀恒山时当地觐见的百姓大多衣冠不整之事又抖搂了出来,斥责张衡身为御史大夫没有尽到弹劾之责,将其贬为榆林太守。

  日期:2014-07-07 20:13:23
  等到隋炀帝再次北巡,张衡当时正督建楼烦城,遂前往晋见隋炀帝。隋炀帝见张衡不但没有消瘦,反而发胖了,认为他根本没有把贬谪当一回事,说道:“你很肥胖啊,暂且回去吧。”又把他打发回去了,不久,下令他南下江都,负责修建江都宫。有一个人找到张衡控告江都宫监对自己不公,张衡不仅不予理睬,反而把此人的诉状转交给了宫监,礼部尚书杨玄感出使江都,那人又到杨玄感那里鸣冤。杨玄感听后,觉得张衡做得太不应该了。等到杨玄感见到张衡后,还没有谈到正题,张衡却突然说:“薛道衡死得真是冤枉啊!”杨玄感回京后,即向隋炀帝告发了,与此同时,江都郡丞王世充又弹劾张衡不断减少修筑宫室的工程器械,于是,隋炀帝大怒,下令逮捕张衡,将其拷到江都街头,打算杀掉。

  隋炀帝很早就想杀人灭口了,但他犹豫再三,觉得仅仅因此就杀了张衡,实在是理由不足,反而令天下人横生猜疑,他决定再等一等,寻找一个更妥当的借口再说,过了很久,隋炀帝才又下令将其削职为民,放回老家。张衡被放归老家后,隋炀帝还时常派人前去查看他的作为,到大业八年,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大败而还,张衡的妾告发张衡口出怨言,隋炀帝下令将其赐死。临死前,张衡高呼:“我替人家做了什么事啊,还想长期活命?”监刑官赶忙塞住自己的耳朵,催促侩子手赶紧把张衡给杀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