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江源之——金雪漫舞(东北胡子与抗联的传奇)》
第60节

作者: 棒槌鸟456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安排完了,白柯明把子弹退出来,又把枪扔给了大个子说:“咱们走吧。”两个人牵着马,一前一后的又顺着大个子的来路走了。
  这个大个子还真是个人物,他就是后来威震敌胆的,被日本人称为“满洲之癌”的杨靖宇。

  从一九三二年冬天,站住脚的日本关东军,还有伪满军队,就开始疯狂的清剿和镇压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各类的义勇军、自卫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基本丧失殆尽,只剩下零星的小股队伍,已经不能对日军构成威胁了。当时的满洲省委委员、军委代理书记杨靖宇,自动请缨下来组建抗日队伍,建立抗日根据地。在任磐石游击队政委期间,就多次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在磐石县西部哈达岭的红石砬子附近,建起了最早的抗日根据地。仅仅一年的时间里,杨靖宇就领导组建了东北人们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是当时最早,也是最大的***的抗日武装。

  十一月二十八,杨靖宇率领部队来到濛江县那尔轰附近休整,听说了在老秃顶子有二百多人马,杨靖宇就想争取过来一起打鬼子。联络了几次,震三江都是含糊其词的,多方打听,才知道,日本人也在频频和震三江接触。当时的杨靖宇部队,才有三百多人,要是能收拢了震三江的人马,对抗日来说,也是个极为有利的事情。所以,杨靖宇力主再争取一下,不顾同志们的劝阻,为表示诚意,决定一个人上山。没想到的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被两个年轻人给扑下马来。不过他也挺高兴,这二十来个人,一看就是能和鬼子面对面干的那种,肯定比五六十个胡子合适(占便宜)多了。所以乐乐呵呵就领着白柯明回来了,先不去老秃顶子也值了。

  日期:2013-09-10 02:08:06.0
  到了那尔轰,一进村子,白柯明感觉到和家里那边明显不同。虽然大冬天的,街上人不多,可是并没有人慌里慌张,脚步匆忙的。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劈材的,挑水的,卖单儿的(看热闹),一如往常。大老杨遇到熟识的,还大声打着招呼,就像一个寻常的老邻居一样,倒是几个疯跑的孩子喊了几句,把白柯明吓了一跳。听见孩子们喊他“杨司令”的大老杨,哈哈笑着绕开这几个孩子,拉着一脸惊讶的白柯明拐进了一个大院套。

  门内的一个战士,“咵”下子敬了个军礼,又吓了白柯明一跳,心想,这***的队伍说道儿(规矩)可挺多。杨靖宇拽开门,伸手把棉门帘子一挑,说“请进。”白柯明已经看出来了,这是个大官儿,连忙推让。杨靖宇大手一伸,哈哈大笑着说着:“你是贵客,快请快请!”说着把白柯明推进了屋里。
  里屋两个人看见杨靖宇进来,都站了起来,其中一个三十多点儿的人说了一句:“老杨,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另一个刚要开口,看见杨靖宇身边的白柯明了,就把话儿咽了回去。
  杨靖宇把大狗皮帽子往炕上一扔,搬了个兀子(四脚的木凳子)放在火盆旁边,伸手拽着白柯明说:“来来,快暖和暖和。”等着白柯明坐下,杨靖宇介绍说:“这个是曹政委,这个呢,是李参谋长。”白柯明赶紧站起来和两个人握手,杨靖宇挠了一下头:“对了,还没请教你老弟的大名呢”说着又哈哈大笑起来。
  “曹国安,曹国安。”三十来岁这个人握着白柯明的手热情地说,一看样子就是个见多识广,能说会道的人。那个姓李的参谋长看样子年龄和白柯明仿佛(差不多),也没伸手,只是淡淡地说:“俺叫李红光。”他是把白柯明当成了老秃顶子的胡子了。
  这两个人都是抗联中期大名鼎鼎的人物,可惜都在后来的战斗中,把一腔热血洒在了东北这块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了。
  曹国安原名叫于德俊,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受党组织安排,于三三年打入伪军做策反工作。四月下旬,他化名于学韬,利用当时流行的磕头拜把子的方法,带领迫击炮连起义。在杨靖宇领导改编的红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迫击炮大队长,几个月前刚刚被任命为新改编的独立师三团政委。
  李红光是朝鲜人,十五岁从朝鲜京畿道搬到磐石县,一九三零年,二十岁的李红光在伊通加入中国***。“九一八”以后,他组织了“打狗队”,任队长。由于李红光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还能用汉语写文章,也在几个月前,被任命为独立师参谋长。
  日期:2013-09-11 02:03:35.0
  白柯明见人家都介绍了,也都看出来对方挺坦诚的,就说了自己的名字,也实打实的说了自卫军的情况。杨靖宇放下给白柯明倒来的热水缸子,很可惜的说着,要是早一点接触,可能会增加不少抗日的有生力量呢。李红光也表示了歉意,说还以为是和杨师长一起来的胡子呢,说得大家都哈哈笑了,气氛立时就热乎了起来。正说着,门帘子一挑,一个瘦高个子的年轻人端着饭菜就进来了,大家七手八脚把饭菜摆到桌子上。看着桌上几碗土豆白菜汤和那几个苞米面大饼子,曹国安喊了那个小伙子一声,让这个叫秀峰的小伙子再出去弄点肉。看着小伙子跑了出去,曹国安闹笑话(开玩笑)说:“这是咱杨师长的干儿子呢。”杨靖宇笑了笑没吱声。

  不一会儿,张秀峰就跑了进来,手里托着块垫着草纸的猪头肉,也不吱声,放下就跑了,杨靖宇说:“怎么样?看看咱们的警卫排长还行吧?”

  “行个屁!”不太爱说话的李红光,一说话就有股子冲劲,战士们都经常说他说话像上了大粪(的庄稼)似的,“也不知道给切一切!”说着从腰里拔出一把小匕首来,坐下来就着草纸切起了猪头肉。
  杨靖宇和曹国安同时说话了,不过说的可不同,“能整来肉吃就不错了。”“谁不知道你李红光天天是刀不离手啊!”
  看着李红光切的细细的小块肉,杨靖宇说白柯明:“来吧,动筷子,也没有什么好嚼谷招待你,咱们队伍白天不让喝酒,太冷了才让整点,晚上咱们再陪你喝。”
  “不用不用,吃罢了饭,俺就去把兄弟们接回来,天寒地冻的,都遭罪呢。”白柯明说着,四个人都端起白菜汤,稀隆呼咙吃起来。白柯明已经都十几天没吃着热乎东西了,觉得这白菜汤都比在大哥的鸿宾楼吃的肉丸子汤还好喝。饭间杨靖宇说了不少话,从革命到抗日,从时局到战略,白柯明听的很认真,不时的连连点头。
  一撂下筷子,白柯明就要去接他们那伙人,杨靖宇看出来这是个又认真又煞楞(利索)的小伙子,就喊来张秀峰,让他把马牵来。白柯明也没推让,跨上这匹大黄马,打马就跑,转眼的工夫就消失在腾起的雪雾之中。
  日期:2013-09-12 01:52:12.0
  在濛江县城几十里外的茫茫林海里,有一座突兀的大山,这是这个县域里最高的山峰。冬季的莽莽雪原里,其他的树种都掉尽了叶子,显得大地高山宽广了许多。只有红松沙松这几种高大的针叶树,头顶身披着皑皑白雪,像一个个高大威猛的武士一般。这些武士绵延到这个最高山峰的上面时,却突然的停步在山峰顶端,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一个谢了顶的白发白胡子老人,坦露着光秃秃的头顶。对了!这就是让四周百姓提起来头疼的胡子窝——老秃顶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