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道事》
第54节

作者: 梨花雪雨化柔情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10-10 23:29
  听说还挖开了刘邦老婆吕椎的墓地,见那吕椎面貌如初,与生前无异,便有强人心生邪念,侮辱了吕椎的尸身……但这事我不信,吕椎死的时候已经六十岁,再面貌如初,也是个老太婆,能好看到哪去?
  所以不管是‘摸金校尉’还是‘卸岭力士’,包括‘发丘天官’在内,其来历都不算神秘,不过是某些大人物为了一己私欲,筹措钱财所干下的见不得人的勾当,总归是想尽一切办法,能挖开大冢便可。
  唯独有一个行当,在盗墓贼中,可称神秘,那便是‘搬山道士’!
  俗话讲,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发丘、摸金、卸岭这三门,所依仗的都是外物,要当时的大人物首肯,颁下‘印令符甲’,类似的营业执照,才能名正言顺的去盗墓。
  唯独‘搬山道士’所使用的是自家手艺,术数中的一种,堪称手艺人。

  为什么叫他们‘搬山道士’?
  这是因为,‘搬山道士’平日的打扮与普通道士想象,让人觉得他们很神秘。可其实,他们这样穿戴是有原因的,因为古人起‘阴宅’,多寻风水宝地,就好像起家宅,要请梓人木匠,没手艺的人干不了这活儿。
  而‘搬山道士’所行的勾当,无非监守自盗,他们既会寻风望水,分金定穴的道门数术,又会梓人泥瓦之功,多团伙作案,从主家请他们来建墓伊始,就已经被他们算计了进去。
  日期:2014-10-10 23:30
  搬山道士会在自己所建的墓地中留下暗门,完了再找个合适的时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墓穴搬空。
  古时,墓穴又称大丘,指山,所以这些人被称作‘搬山道士’。
  而且这些的人手艺秘而不宣,宁可死,也不会对外人讲清楚,自己所留的暗门到底藏在哪里,要如何进,如何出。
  久而久之,人们便开始谣传,这些神神秘秘的假道士,会使用茅山秘术——搬山分甲术!能在一夜之间,将巨大的坟丘搬空捣毁,有神仙手段,山填海之能!
  其实,搬山道士都是些有本事的手艺人,所做的营生,要比摸金校尉危险得多,可以说,他们是在用自己的性命求富贵。尤其是发展到后来,某些家主、王族,为了保护自家墓地的安全,在墓地建起来后,多会将工匠们偷偷杀死,或是干脆将他们封死在墓地里,做人牲!
  日期:2014-10-10 23:31
  如此恶性循环,到如今,搬山这一门手艺早已失传。
  书中讲,在古时,很多的搬山道士,一生两代人,只搬一座山,老一辈儿抱着必死的诀心,去为富贵人家建造墓地,埋下暗门,再偷偷将秘密留给自己的后人,为子孙后代博一场天大的富贵。
  而得了富贵的后人,自然也不可能子承父业,再继续这卖命受苦的营生,这也是搬山道士一脉,彻底消亡的原因。
  据说,到了唐宋年间,‘搬山道士’的手段达到了极致,变得更加狠戾决然,世人没有傻子,不管你用什么手段算计人家,人家也会有办法防范。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了给子孙后代永绝后患,这时的搬山道士,在埋暗桩的时候,多会留下‘塌天井’!
  就好像搭建积木多米诺骨牌一样,东西到手后,深悉窍门的搬山道士的后人,便会启动机关,将所有一切证据掩埋!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搬山道士名声大噪,彻底被世人神话,站在了盗墓这一行当的最高峰。
  有民谣云——摸金发丘,不如搬山一掷。

  日期:2014-10-10 23:32
  说摸金校尉等人的一次收获,也许还不如搬山道士,随便扔在地上的破烂值钱。
  毕竟,能舍下命去搬山的,一般的墓穴,自然看不上眼。
  而这些东西,全都是佟先生的书中的讲述,他的这一套书,涉及的东西非常繁杂,不但有修炼法门,桩功气诀;还有医理病案,占卜之术。但他不建议自己的弟子学医,他说西洋医术有其独到之处,更利民生造化……这个卖国贼!
  当然其中也包括寻风望水,分金定穴的手艺。因为这些东西,都是道门修士的谋生之术。修道讲求‘天材地宝,缺一不可’,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佟先生还说什么,没钱修道,那是讨饭,有钱修道,才可成就大圣……
  我还变猴子呢!
  好在他的这套书通俗易懂,举例说明也与后世生活非常贴近,沾染了不少现代观念,否则,我还真看不太明白。
  日期:2014-10-10 23:33
  喇嘛在着手准备东西的这段时间,我一直都在看书,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也许到时候能用的上。阿古拉则变得更加抑郁,像是提早进入了更年期,见了谁都沉着一张脸。
  但你还别说,齐家三兄弟敢对我和喇嘛瞪眼乱吼,唯独不敢得罪阿古拉,因为阿古拉身上带着刀,早就想杀人!
  所谓民风、族风,这小蒙古发起狠来,确实怕人。
  我都有心思让他去找齐家三兄弟谈谈,看看能不能把钱要回来……
  至于悦瑾,一直都在帮我寻找着合适动手的阴宅,对我们干的事儿,犯不犯法,她根本就不操心,她是跟着出来玩,瞧新鲜地,只要有热闹,她从不担心事大。
  不过还是先前我说的那个问题,埋着宝贝的阴宅遍地都有,明清十三陵里埋的全是宝贝,你去挖吧!但可能吗?
  日期:2014-10-10 23:33
  孙大帅那么牛X的人物,掘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寝,不一样被人世人骂的狗血喷头,逃脱了军事法庭的审判,但也逃不过人民的清算。
  随便颁布摸金令,是要付出代价的,‘卸岭力士’的活儿也不好干,很多墓地就是拿『炸』药都炸不开,更不要说,我们这一僧、一道、一俗,三个草包混蛋了……
  ‘倒斗’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
  直至一个月多后的某天,悦瑾兴奋的出现在我面前,告诉我:“我找到地方了!”
  瞧她那高兴的神情,我就知道,好日子要到头了。
  日期:2014-10-10 23:34

  悦瑾说的地方在潭州东北,‘影珠山’上,与我们住的‘井水镇’位置正好相反,一来一回要几百公里,都不知道她是怎么摸到了那个地方。
  不过位置相对偏僻,要比守着潭州大学,偷挖汉代古墓保险得多。
  喇嘛问我:“是唐代的壁龛墓吗?”
  众所周知,汉朝流行积土墓葬,黄廊题凑葬制,取巨木层层平铺、叠垒,不用榫卯,四壁垒筑,将墓室搞的像堡垒一样密不透风,极难刨开。但到了两晋南北朝,佛教大兴,黄廊题凑此种葬制,渐渐被砖石壁龛所取代,贵族墓葬中,也开始出现了壁画等佛教说法。
  而唐代帝王陵墓,除少数是“积土为陵”外,大多数都“依山为陵”。比如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就以梁山的主峰为中心,筑平面略呈方形的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门外置石狮、石马和石人,南面的朱雀门是正门,入门即为献殿。
  山便是陵,陵便是山。
  日期:2014-10-10 23:3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