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十八年——中日海战、宫廷权斗、政府改革、群体事件》
第48节作者:
黄家理炮 日期:2012-12-04 20:39:40
第13章:最后的舰队
出发!
大本营立即决定组建山东作战军,第二军抽调一部,留驻本土的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组成,在旅大之战中表现优良的大山岩出任总司令,继续攻向威海。
此时的日本已经派出了国内的第一至第六师团,本土实际上只剩下了保护睦仁的御林军,真是连老本都搭上了啊。
按照大本营制定的计划,日军进攻威海将是进攻旅顺的翻版:陆军必须选择地点登陆,从后路包抄,再派出联合舰队从海上进攻,夹击北洋舰队。
伊东佑亨的登陆选择在离威海30海里以外的荣成湾,有了旅顺的成功经验,这一次大山岩再没跟伊东佑亨吵了。1895年1月10日上午,广岛的50艘运兵船出发了,它们将在伊东佑亨率领的联合舰队的护卫下,将3.46万日军运往荣成。
兵力分布的秘密
大军压境,山东的陆上防卫此时已经显得尤为重要。朝廷在山东的陆军兵力为2.1万人,按照清国军队的特色,它们分属两位不同的领导。
一位领导是李鸿章,管辖范围是威海军港以及刘公岛陆军,兵力5千,而包括荣成在内的山东其他地区1.6万名士兵,则是归另外一个人管。
新任山东巡抚李秉衡在上任之前,被光绪皇帝叫到皇宫密谈3次。当李鸿章得知新任山东巡抚是李秉衡时,他大叫了一声——“不好!”
山东巡抚主管着威海之外的山东陆军,而李秉衡是著名的帝党新锐人物,被帝师翁同稣和光绪极为看重,他跟李鸿章大人不仅分工不同,各自的利益集团也不同,一个是帝党新锐,一个是后党砥柱,两人分属朝廷死对头的利益派别,就像李鸿章只关心他的“北洋”势力一样,李秉衡也只会重点关心山东威海之外的其他陆路防务——丢了威海和北洋舰队,他没有多少责任,那是李鸿章的事,在关键时刻,李秉衡也不会为了“他李鸿章的威海”而赔上自己的精兵。
在日军出动前,李鸿章已经得到日军可能会在荣成湾登陆的情报了。于是他以商量的口吻发电请求李秉衡帮忙加强荣成一带的防御,多派些兵过去(荣成是归李秉衡管辖的),而李秉衡的做法是把这个电报扔在了一边,然后他向朝廷上了另一道奏折:要求朝廷清算淮军之前跟日本作战失败的责任,将丁汝昌等淮军败将处死!(1894年12月12日 李秉衡奏折)。
作为帝党势力的代表,李秉衡在就任山东巡抚前辈光绪皇帝叫到皇宫密谈了3次,谈话的内容我们无从知晓,但从李秉衡的表现来看,他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拆李鸿章的台。
如果朝廷处置李鸿章的淮军将领,那么谁来接替对日作战的指挥呢。当然是帝党的人。
日期:2012-12-04 20:40:26
大家都争着抢这个指挥,是不是大家很英勇,争先恐后地要去抗击日军,不顾战死沙场?我相信有这个原因,但这绝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隐藏在争夺指挥权背后的秘密里。
这个秘密就是:争夺到了作战的指挥权,相当于争夺到了军权!对于皇宫里的光绪和慈禧,谁把住了军权,谁将是这个朝廷实际的统治者。
一切的秘密都已经揭晓了。尽管淮军一败再败,从朝鲜败到了清国,但作为慈禧集团的代言人,李鸿章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以便军权始终在后党阵营手里。如果淮军表现良好,能击退日军,哪怕能打上一次的胜仗,作为朝廷中弱势的帝党就没什么机会,但淮军太不争气,军事行动的失败也给了帝党可趁之机,随着清日战争的进行,帝党分子一面出动清流言官攻击李鸿章和淮军将领,一面寻找机会,伺机夺权!
这是李鸿章大叫一声“不好”的真正原因。在慈禧的撑腰下,李大人手忙脚乱地向朝廷“保”下自己的这些嫡系。然后,他惊奇地发现了李秉衡做出的兵力部署:
烟台9200人,蓬莱3000人,莱州4000人,而荣成——没人。
在日军向荣成湾进军的过程中,伊东佑亨派出几艘军舰开往蓬莱海域,时不时往蓬莱打几炮,如果我们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荣成位于威海的南面,而蓬莱位于威海的北面,伊东佑亨正是要达到声东击西的效果,诱使山东陆军误以为日军要在烟台、蓬莱一带登陆。果然,李秉衡似乎上当了,他将重兵集结在了烟台蓬莱一带。
李秉衡的兵力分布是大有问题的,即使他没有预料到日军会在荣成登陆,那么,最多的兵力显然也应该留驻北洋舰队基地威海——而不是烟台。但在李秉衡看来,一旦威海有失,那是李鸿章的责任,朝廷会找李鸿章的算账,而一旦烟台有失,则要由他这个山东巡抚来负责。
李鸿章只好再次发电,几乎低声下气地请求李秉衡“照顾一下荣成”。
于是在日军登陆前,荣成好歹出现了1800名守军。人数看上去不少了,但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这1800名士兵的构成。
日期:2012-12-04 20:47:43
在接到李鸿章第二次请求后,李秉衡很大方:那就派1500人过去吧!但他们与其说是士兵,不如说是另外一种身份的人群——民工。
他们是平时负责修黄河大堤的民夫,以军事化组织和管理编成“河防军”,每300人编成一营,每营有一件共用的武器——鸟铳或者抬枪,其余的就是扁担锄头了。
见到李秉衡一直在敷衍,李鸿章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好命令自己的部下——威海陆路炮台统领戴宗骞想办法。荣成的防务是归李秉衡管的,不归戴宗骞管,戴宗骞只好“越权”向荣成派出了300名正规军,配备4门行营炮——于是就有了这1800人。
面对这1800人的弱旅,荣成日军用几发炮弹解决战斗,然后轻松完成登陆。日军的行动是迅速的,3万多名日军,三四千匹战马,大量武器弹药,只用了5天完成全部登陆。我们登陆个微信还要几秒啊。
李鸿章没有求得李秉衡的援兵,但是,在日军登陆期间,光绪曾向李鸿章下达命令,要求北洋舰队出动,从威海基地开到荣成阻截日军登陆,而李鸿章也并没有执行这一命令,在他看来,北洋舰队只有老老实实呆在威海基地,才是安全的。
日军登陆后,大山岩在荣成县城设立了上岸后的第一个司令部。日军接下来的行动连小孩子都知道了:他们即将进攻威海。
由于威海兵力空虚,而李秉衡的重兵仍然集结在烟台、蓬莱一带没动,李鸿章只好再一次请求李秉衡增派援兵,但李秉衡表示:就算我把整个大军都派过来,总兵力也只有日军的一半,我先向朝廷求援军,请军机处出面派大军驰援山东。
李秉衡请求朝廷加派援军的急电发到了军机处。李秉衡和李鸿章都在等待着朝廷的援兵,等着吧,耐心一点,一定会有结果的。
有人可能要问了,作为国防大省,山东全省的兵力为何会如此之少?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山东原本的兵力是不止这些的,但他们被调走了。
调往了哪里?沈阳。
当日军在东北进攻,危及到沈阳的时候,朝廷在沈阳周边集结了10万兵力,现在,日军在东北战场还留有第一军和部分第二军,只要日军不撤,朝廷就不敢调走沈阳周边的重兵,哪怕总兵力是日军的好几倍,也不敢调走一兵一卒。
朝廷如此重视沈阳的原因很简单:这里是“陵寝重地”。皇太极等老祖宗都埋在这里啊。朝廷担心的是地底下的老祖宗能不能睡得安稳,所以才集结重兵为皇族守祖坟,祖坟都守不住,王公大臣难免要哭闹上吊,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所以,尽管在东北的日军采取了守势,而且离沈阳还很远,尽管军机大臣们知道当务之急是将沈阳一带的山东军回调,但没有人敢上这个折子。
还是别找骂了把。沈阳的死人是要比山东的活人还重要的,这就是朝廷的逻辑。
那么就近调天津的吧?王公们更不会同意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