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诡话——给大家说说我这几年在海上遇到的那些匪夷所思的事儿》
第27节作者:
本家二少 日期:2014-07-10 20:22:00
我挠了挠头,不太明白:“这和我们这次出海有什么关联吗?”
“你再看看这个。”小哥拿ipad,指着上面一段网上搜索的资料给我看。
上面这样说道:徐福上书秦始皇,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于是渴望长生不老的秦始皇便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耗资巨大。但徐福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徐福则在当地之山——‘崂山’留下后代,后代改姓崂或劳。
而直到公元前210年,徐福才再度率众出海,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此后再也没有返回中国。
我对这历史也有点了解,但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便问:“我就知道我们现在这条航线跟当年徐福出海求药的航线一样,那又如何?”
“也就是说,我们之前见到的先秦遗址,很可能也与徐福有关,正是他在崂山停留的这段时间里,可能建造的东西,而绿光海域正是崂山附近的海域。”小哥说道。
我更为不解:“徐福他求药就求药吧,搞得海底建筑干嘛?”
小哥话锋一转:“你当他真是出海求药吗,恐怕只是一个幌子。徐福前往东瀛之前,在崂山这片海域,呆了这么久,据说是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任务。而之后远渡日本,只是大业完成之后,秦皇的封赏,或者是想逃过卸磨杀驴的命运而已。”
“什么?”我大吃一惊。“那,这重要的任务难道就是……”
小哥摆了摆手,示意我别急,接着他又让我看其他的东西,那是Ipad里存着的是相片,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拍下来的,有些底纸发黄得难以分辨,有的字甚至是刻在竹简上的。不过小哥已经用软件做了简体字的标注,我看了半天,猜测肯定是不少古书资料整合的结果。这总结的文字这么说道:
徐福海上有术数,出海头一年遭遇大风暴,为海里物种生变,徐福用计镇压,之后颇得秦始皇赏识,秦皇便交给他一件更重要的任务。
随后徐福出海数年,一直辗转海道,似乎在寻找某个地方。曾有一次于崂山外海遭遇到鲛人攻击,然后回程后禀报了秦皇,说不负秦皇重托,终是找到了“日月为照,屏障全备”宝地。秦皇大悦,随即让一位手持龟甲的老者与他同行,他一直尊称这位老者师父。
徐福同老者来到出现鲛人的海域,发现那种鲛类“藏于浅海,水陆两栖,喜温喜光,切开腹部酸水出焉”。那老者见此情况,便施展了某种法术,竟能奴役里鲛人,然后徐福一行便开始建造海底宫殿,原因不详。水军把船只连在一起,建造了一个海上基地,能工巧匠在甲板上工作,而海底的工事交由鲛人工作,它们把砖石壁画雕刻等运至海底建造。
耗时三年,海底宫殿终于建成,秦皇亲临,众人簇拥下进到海底地宫,秦皇命令带数千童子一起进入地宫……
记载到这里就结束了,我看得一阵恍惚,开始没明白小哥给我看这些的用意,难道小哥是想告诉我,海底的先秦遗迹就是记载中徐福所建造的海底宫殿?那个地方出现的亚种人有可能就是当年被他们奴役的鲛人?我疑惑地看向小哥,小哥心照不宣地点点头,显然正是我理解的意思。
但是都两千多年过去了,那些鲛人就算没死,也应该离开了,难道它们都被囚禁在海底宫殿里?而且,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秦始皇大费周章建一个海底宫殿来干嘛,他的陵墓已经被人发现在距离这里上千公里的陕西,两地相隔十万八千里还能有什么联系?
在这些问题问出来之前,我又仔细重看了那段记载,不知怎的脑海里居然闪过了描述里的一幕幕,只觉得有点熟悉,迎风出海,海上营地,还有那些能工巧匠在甲板上雕刻作画的场面……忽然脸色一凝,倒抽了一口冷气,结结巴巴地说:“这……这他妈的……不是我之前做过的梦吗!”
我突然就想起我做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梦来,细细一想,记载中的场景好像真跟我梦里的几乎一致。小哥听完我的话有点莫名其妙,让我慢慢说,于是我也不隐瞒了,一五一十给小哥讲了讲之前做的那些奇怪的梦,还说了那些梦可能是跟那颗珠子有关,珠子不见了之后就再也没有梦到过了。
小哥听了以后,又不说话了,看得出他脑子也有点乱,他沉默了一阵,说这珠子真的很奇怪,可能梦真的和珠子有点关系,可惜这珠子被九爷偷了,也没法再验证。
“还有,”小哥突然开口说道,“你说你梦到一个用尸体堆砌的祭台?”
“对,十分骇人,而且这些尸体都被斩断了下身。”
“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尸体的……”小哥顿了一下,“……这些尸体的年龄?”
他这么一说,我倒吸一口冷风,“你的意思是……”
“据一些野史另有记载,秦始皇带进海底宫殿的那些童子非一般人,全是人头蛇身的怪物,秦皇将他们带入海底宫殿后,便命人砍去它们的下半身,随后便是血腥的屠杀,血流成河,刚刚割下的童首身躯堆砌到大厅,垒砌起高高的通天祭台……”小哥说完,定定地看着我。
我被小哥的这番话骇住了,张着口没说出半个字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