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无缝--为死者穿衣裳的那些禁忌》
第18节作者:
马言亭
“哥啊,你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苦命的哥哥啊!”
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年妇女,来到了我家院子里。
这是爷爷的妹妹,而她边哭边唱的悼词叫做“丧歌”,也就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唱出来。
日期:2014-12-01 17:06:00
“孝子叩头,一叩头,二叩头,三叩头。”
这时大了大喊了一声,这时理解,是为了感谢亲属大老远的来吊念死者。
“哥哥啊!”
爷爷的妹妹,也就是我的姑奶,进到屋里掀开了蒙在爷爷脸上的寿被,姑奶在看到爷爷的遗容后,顿时哭的更凶了。
见状我也哭了起来,我跪在爷爷灵前,痛哭流涕心中的悲痛,在这一刻全都发泄了出来。
爷爷的亲属陆陆续续的来了,一直到11点才全部来齐了,见状“大了”说道。
“下午两点起灵,抬着棺材出村到李村,再到疏鼋河,然后回村。”
这条起灵路线足足有十多里路,所以抬棺材的人,“大了”准备了24名壮年汉子。
等到下午两点,请来的唢呐师傅开始吹奏起了唢呐,汉子们将爷爷的遗体放入了棺材中。
随即“大了”将一块瓦片递到了我的手上,我缓缓地走出家门,在家门口将瓦片摔成了粉碎。
日期:2014-12-02 13:00:00
“爷爷,您上路吧!”
我大喊了一声,随即接过“大了”手中的“纸幡”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队伍前面是爷爷的棺材,棺材的四周有“纸人纸马”各四件。
“八大天王”“四值功曹”分布在棺材的两端。
“阴魂鬼”“开路鬼”“保驾鬼”“侍奉鬼”四鬼分别在棺材的四周。
这些纸人全都是邻村的“纸人张”送来的,他跟爷爷也是50多年的交情了。
这些纸人全都由年轻的汉子们举着,棺材缓缓地朝着前方走去。
棺材的最前方是柏阴村一代最有名的“一撮毛”小海娃他是王瘸子特意请来的。
“一撮毛”手中拿着纸钱,向天空扔去,扔出的纸钱犹如“雪花落地”散而不乱,围观的乡亲们见状纷纷叫好。
“一撮毛”现在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了,出了为数不多的几处想柏阴村一样的村落,才会有这种职业。
送殡的对付足足有一百多号人,队伍浩浩荡荡的朝着李村走了过去。
日期:2014-12-02 13:13:00
这些“殊荣”全都是爷爷用一辈子的事情换来了的,因为爷爷是“鬼裁缝”,认识的人全都是“吃死人饭的”。
再加上柏阴村原本就是制作冥器的,这样的架势不能说是难得一见,起码可以说是不常见的。
就在刚刚走到村口时,“大了”喊道“孝子谢乡亲!”
听到这句话,我举着手中的“纸幡”转身朝后跪去,这是为了感谢送殡的乡亲们。
出村后炮声开始响起,送殡的队伍一直走到李村,只见李村的村口有一队村民,正在迎接我们。
人群中有些人举着花圈,穿着孝服,进入了送殡的队伍中,事后我才知道这些人是为了感谢,我为他们的家人捞尸而自发前来的。
我知道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爷爷生前帮助过这些村民,只不过他们不好开口罢了。
出殡的队伍一直转了一圈,等到下午4点来钟,这才回到柏阴村。
会到柏阴村后,出殡的队伍朝着我家祖坟走了过去,来到祖坟村民们已经为爷爷挖好了墓穴。
日期:2014-12-02 13:16:00
随后男人们将爷爷的棺材,放到了墓穴中,由我为爷爷添了一把土,汉子们这才纷纷拿起铁锹,填平了爷爷的墓穴。
将纸人,纸钱在爷爷坟前烧掉后,送殡的队伍这才回到我家。
随即“大了”开始指挥着厨师们做饭,饭一直知道晚上八点,人们这才纷纷散去。
我想爷爷在天之灵,如果看到如此规模的送殡队伍,他也会安心的!
处理完爷爷的后事后,我和张建业,王瘸子三人连夜清点了一下李村遇难者的人数。
大概的数了数,连上我家,土地庙,王瘸子,疏鼋河岸的死尸一共876具死尸。
要知道李村仅仅只有1200多人,疏鼋河大水李村死亡了四分之三的村民!
张建业动用各种手段,终于县里拨给了我们8万的“专用丧葬款”。
可是转眼间我们就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此多的死尸,要埋到哪里?
经过商议,李村村民决定将村外的十几亩土地,送给我们用来埋葬死者。
日期:2014-12-02 13:33:00
八百多具死尸,最少要用两千根木材,棺材行有一句“七忙八不忙”。
意思就是七个人做棺材赶得要死,八个人做棺材也要3天时间。
八百多具死尸,最少得用2400多天的时间,我们一合计干脆火化吧。
将死尸全部运到火葬场,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全来帮忙,也用了小一天的功夫。
经过四家火丧场连续四天的运作,这才将876具死尸全部火化完成。
最后将骨灰混合起来,足足装了23口棺材,这才匆匆忙忙的下葬。
埋葬骨灰的地方被人称作“百人坟”,就在李村村外的荒地上。
而县里拨给我们的那八万块钱“专用丧葬款”也全部用完了,到最后还是张建业自掏腰包,给死者们买了些纸人纸马。
就在我们以为疏鼋河大水终于结束的时候,附近村子接二连三传出有人死于疏鼋河内,而且死者无一例外,脚踝处都有一个“四指掌印”!
日期:2014-12-02 13:34:00
得知周围村民接二连三死在了水鬼手上,我和张建业,王瘸子三人几次来到疏鼋河。
可是我们连续等待了三个夜晚,河中的水鬼好像知道我们在岸边似的,我们在左边的河岸等候,他就去右边的村庄害人。
接连几次我们非但没能抓住水鬼,反而又有五六位村民被水鬼害死了,这些村民大多都是在晚上经过疏鼋河时,被水鬼托到河里淹死的。
这天早晨我刚刚起床,便有一位“千秋岭村”的村民来到了我家,这位村民大概四十来岁,叫做奚博。
原来“千秋岭村”有一位老人,在晚上上茅房时不小心跌倒了,摔死在了院中。
因为“千秋岭村”在巍峨的太行山中,山路非常陡峭,村民连续找了几位寿衣裁缝,但他们大多嫌路远回绝了村民的邀请。
村民来到柏阴村,辗转找到了我家,听到村民的话,我点了点头答应跟随他一起去往“千秋岭村”。
我答应村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酬劳有多丰厚,而是因为爷爷生前时常教导我“死者为大”!为了爷爷这句话,我这才答应了村民。
日期:2014-12-02 13:43:00
张建业在得知我要去“千秋岭村”后,坚决要跟我一起去,在多次劝说无果后,我只好答应了张建业的请求。
“千秋岭村”又称“鬼村”,原本村中有两百多户人家,但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大多数村民都选择了搬出世代生活的大山,移居到了县城中居住。
只有二十多户人家,不肯搬出世代居住的山村,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老人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