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道医( 一个几近消失的古老职业,另一种赤脚医 )》
第13节作者:
送餐员 “哼!你别告诉老夫你已经把那个什么医经毁了,好来个死无对证。”陈驼子有些气愤。
“半仙英明。祖上有训,《布医经》不足外人道也。我已经将它融在脑里,世上再无《布医经》一书。至于内容,我肯定没有记错。”
陈驼子以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我,良久才道:“看你也不像奸佞之辈,老夫姑且信你所言。真想不到,你还有如此能耐,竟能将其记背下来。若依你所言,老夫断定这医经必有蹊跷,怕是记载有误。老夫认为,要摒除这阴阳眼,恐怕需要的不是这至阳杀生器,而是它的剑尘。”
“怎么讲?”我疑惑道。
“用昆仑天石所铸之剑,为至阳之剑,如斩龙剑,碧血剑,刚韧锋利,但无煞气。这至阳之剑一但回炉,再以人殉,就成了至阳杀生器,阳煞无比,不可熔炼摧毁。汉武帝攻打匈奴前,令人铸造了一把至阳杀生刃,名叫‘上阙’。武帝将上阙赐予霍去病,汉军从此所向披靡。霍去病死后,竟无人能销毁上阙。有术士谏言,用砂石磨损上阙,或可销毁。武帝命人照做,数月以后,上阙竟完好如初。后来大将军卫青患头痛,不能出征。有一蓬莱方士说,卫青杀业过重,阴戾缠身,乃致顽疾。方士将磨损上阙的砂灰与朱砂混合制成药丸喂食卫青,数日,卫青竟痊愈。因此,老夫以为,这至阳杀生器的剑尘或剑灰抵息阴气,扶阳固本。”
陈驼子的分析令人茅塞顿开。这至阳杀生器乃天石所铸,至阳非凡,它的剑尘自然可以补足阳虚的体质。况且,剑尘所含煞气甚少,不足以威胁到本身。若是将这剑尘制成首饰佩在阴阳人的身上,岂不正好固本正气,摒弃中阴之症。我不禁暗自佩服陈驼子广识渊博,姜还是老的辣,同时又心生疑惑,难道真的是医经记载有误?
就在此时,一阵噼里啪啦的敲门声打断了我的思考。
日期:2015-07-01 03:11:00
注:
①可汗钺,成吉思汗的兵器,随其征战南北。吾友鸣弟子允瑞贪慕虚荣,在昆仑山找寻两年,发现巨型天石一块,遂将其铸为长钺,又以人殉,献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持此钺征战南北,纵横东西,开土扩疆至欧亚大陆。其后,成吉思汗重疾缠身,嗜血喜杀。丘处机,宋末道士王重阳的弟子,天资聪慧,深谙道法。为阻止成吉思汗的杀戮,丘处机竟亲赴蒙古,于可汗帐下说法,提倡尊天道少杀孽。成吉思汗不从,不止杀戮。不久,成吉思汗病重,竟不能言语,且噩梦缠身,常闻鬼鸣魂泣。丘处机乃制还阳辅正丹三粒献食可汗,数日,可汗病愈。后来丘处机寻一天阴之地,以草木山石河流为阵眼,创极阴盾煞法掩藏可汗钺。成吉思汗死后,亦葬墓于此。天阴之地,为山之阴面,常年不受日光照耀,极聚阴气。极阴盾煞法,据说是能借助天阴之地来汇聚星月阴霾,以克制至阳杀生器。且此阵法深埋于地,随四季变化,地址并不固定。因此,现在没人能确定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寝所在,因为那是会随四季山川河流变化而移动的墓。
②上阙,汉武帝的佩剑,后赠予霍去病。汉朝常受匈奴掠袭,怎奈国弱兵怂,只能向匈奴禅于进贡陈臣。武帝发愤图强,励志北击匈奴,任卫青为大将军,霍去病为先锋,挥师北上。而后,武帝又以天石铸上阙,赐予霍去病。霍去病以此剑痛击匈奴,名镇天下。当时,匈奴闻声“霍去病”三字,皆尽丢盔弃甲,仓皇而逃。后来,霍去病北上追击匈奴,遇大山阻道而止。左右告之曰:“此乃大青山,连绵千里不绝。”霍去病叹曰:“天不亡匈奴!”于是振臂张弓,射出一箭,直入大青山,并谓左右曰:“以此箭为界,北为匈奴,南为大汉,不得越境!”从此,匈奴竟不敢南跨大青山。直至南北朝,匈奴才敢南犯作乱,距此霍去病已作古百余年。据说,匈奴北逃后,霍去病为上阙反噬,疾病缠身,性情乃狂。在一次小规模战役中,霍去病被暗箭穿身,不治而亡。武帝闻讯后,悲伤而泣,三日不食,以国葬掩霍去病。霍去病之功,可见非凡。其后卫青患头疾,疼痛不可终日。蓬莱道人用被砂石磨损下来的上阙剑尘制成弹丸,给卫青服用,卫青不久痊愈。至于那上阙,后来被蓬莱道人带至东海,以归虚之水镇压,再未现世。蓬莱道人曾留言:“上阙入海间,大汉风起时。”果不其然,汉武帝晚年贪恋长生,沉迷方术,以至荒废朝政。汉武帝一生经历三次“巫蛊”事件,这三次巫蛊事件基本上把汉室宗族屠杀殆尽。第一次巫蛊事件,皇后陈阿娇被废。第二次巫蛊事件皇后卫子夫的姐夫公孙贺(丞相)家族被斩,包括汉武帝自己的女儿及卫子夫的侄儿。汉武帝晚年极为迷心,认为巫蛊事件都是在诅咒他。武帝时曾有酷吏掌权,如张汤、江充之辈。酷吏善用酷刑,办案从速,多为冤假之案。张汤曾办理淮南王造反等案,前后竟斩杀四万余人,杀人如麻。晚年的汉武帝偶得一梦,梦到有人诅咒他,便心生猜忌。酷吏江充素于太子不合,生怕太子继位后于自己不利,于是就掀起了第三次巫蛊之案,江充诬告太子以巫术诅咒皇帝。太子被逼无奈,与皇后卫子夫假传圣旨,起兵谋反,斩杀江充。武帝出兵镇压,皇后卫子夫自缢,太子江边自刎,就连刚出生的太子孙都被下狱。老年的武帝孤独寂寞,悔恨自己迷信,导演了一出出巫蛊案,使得家破人亡,自己孑然一身,汉室后继无人。武帝思念太子,终为其平反,诛江充一家,在太子自刎之地建归思台以纪念太子。武帝死后,后宫无主,导致了后来的汉室大乱,王莽专政,这是后话。真是成也武帝,败也武帝。另,上阙有一说为春秋欧冶子之剑,与斩龙齐名。
注解颇多,请君耐看。
日期:2015-07-01 08:38:00
附注:
注释人物多为历史真实,注释故事是结合历史、传说略加想想。真有丘处机一人,且史学家给予其很高评价。至于武帝之事及太子谋反之类的情节,参考司马迁《史记》与《报任安书》便知。任安与司马迁是好友,受太子谋反一事牵连,求助司马迁。此不予复陈。成吉思汗陵墓至今也只是大致确定方向,准确位置有待考察。坊间传说可汗墓有诅咒,挖不得,找不着。
日期:2015-07-03 02:05:00
报应(中)
“谁?别敲了,催命呢!”大头闻声而起,抱怨着去开门。
根据我多年的开房经验,这么横的敲门声,不是警察查房就是醉汉滋事。
只见大头撅着屁股从猫眼往外探,一动不动,完全没有开门的意思。而那急促的敲门声,依旧“噼啪”响个不停。
“谁呀?咋不开门?”我好奇的问道。
大头立刻转身,朝我叫道:“操家伙!”说罢,快步冲向卫生间。
大头的这般举动让我着实吃惊。什么情况?真有歹人寻衅?我凑近猫眼看去,顿时心跳加快。门外至少站了四个黑衣男,个个身形彪悍,其中一个是今天在饭馆里遇到的三名墨镜保镖之一,此刻正不断地用手拍着房门。来者不善,我环顾西周,想找一件顺手的家伙,以防变故。陈驼子这老狐狸似乎已有预料,立刻跳下床,从那破卦兜里翻出一支长度略短粗细均匀的薄钢管递给我,并说:“老夫方刚眼皮一直跳,八成不是好兆头。这是老夫平时用来看狗防身的,你拿着。”说罢,又从布兜里翻出一把短小的修脚锉刀拿在手里。这老东西怎么跟破烂王一样,兜里什么都有。大头此刻已冲出卫生间,左手高举马桶盖(他居然把马桶盖拆了),右手紧握拔粪棍儿,一脸急切的看着我,似乎在等待进攻号角的吹响。急促的敲门声让我心烦意乱,怒火中烧。我给大头使了个眼色,然后轻松锁栓,“嗖”的一下把门拉开,大头重吼一声,顶上门前。接下来,滑稽的事情发生了。带头敲门的黑衣革领保镖显然被大头的此等举动吓了一跳,连连后退,竟仰面摔倒。其他人见状,也是退让几步,随后做出一副攻势。而陈驼子则躲在门后,探出半个脑瓜向外猫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