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隋唐五代史——四百年的壮美与苍凉》
第57节作者:
迅发 日期:2014-07-12 12:15:18
四十一、一伐高丽(3)
与此同时,在第二战场的战斗也打响了。
来护儿不仅是一位名将,而且还是一名良吏。隋文帝仁寿初年被升为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刺史,在任期间,他爱民如子,美名经常传到隋文帝那里,隋文帝多次进行表彰。隋炀帝即位后,将来护儿征召为右骁卫大将军,当地百姓有数百人前往京师,挽留来护儿。隋炀帝对来护儿说:“过去国家尚未安定,爱卿身为名将;如今天下无事,你又成为了优秀的地方官,可以说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啊!”
如今,隋炀帝又任命来护儿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兼检校东莱郡太守,率领隋朝海军直指沧海,隋军舰队绵延数百里,从浿水入海口逆流而上,距离平壤六十里。沧海,当是泛指,为今黄渤海;汉魏时期的浿水又称为马訾水,即今鸭绿江;隋唐时期的浿水为朝鲜大同江,但也有人认为是礼成江或临津江,因《三国史记》中称“渡浿带二水,至尔邹忽,”按:弥邹忽即今韩国的仁川市。不过,从该传上下文分析,倾向于认为浿水就是今朝鲜平壤附近的大同江。
高丽主高元集中全国所有的兵力抵御隋军,列下数十里长的军阵,众将都很害怕,可是,来护儿却笑着对副将周法尚和手下将士们说:“我原本想着他会坚壁清野以等待王师的到来,如今,他竟敢前来送死,当灭此朝食!”高丽主高元的弟弟高建骁勇绝伦,他率领数百名敢死队直扑隋军阵营。见敌人旋风般冲上前来,来护儿一声令下,命令武贲郎将费青奴和他的第六子左千牛来整二人冲出阵来,上前迎战。费青奴和来整二人同样骁勇异常,武艺超群,只见二人跃马挥刀,杀出军阵,一眨眼功夫,就一刀将高建斩于马下。来护儿见状,立即命令部队发起了总攻,遂大破高丽军队,斩杀无数敌人,隋军乘胜攻破了平壤的外城,在城外安营扎寨,以等待陆军的到来。高丽人白天都关闭内城城门,不敢出战。
这是《北史》的记载,但《隋书·来护儿传》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却恰恰相反。来护儿大胜高丽军队以后,打算乘胜追击,但副总管周法尚却劝阻,请求等待其他各军到来后再向平壤发起总攻,但来护儿不从,遂亲率四万精兵直抵平壤城下。高丽人在平壤外城的寺庙里埋下伏兵,然后出城寻战,两军刚一交手,高丽人就佯装战败,匆匆退入城去。来护儿率军趁机攻入城内,纵兵大肆抢掠,部队阵型大乱。高元的弟弟高建招募五百敢死队出来截杀,高丽其他伏兵也一齐出动,隋军大败。来护儿侥幸捡了一命,四万大军只有数千人逃出了平壤。来护儿遂率领残部停在海边,也不敢再配合其他隋军作战了。
两种说法的不同点在于:一是来护儿的军队是否先胜后败;二是高建究竟死没死?《旧唐书·高丽传》称:“其王高建武,即前王高元异母弟也。”《新唐书·高丽传》也称:“隋末,其王高元死,异母弟建武嗣。”可能司马光看到《北史》记载:“高元弟建骁勇绝伦”后,误以为高建就是高建武,因此,否认了《北史》,而采信了《隋书》来护儿先胜后败的说法。实际上,在中国其他历史书籍如《通典》等,高建武也经常记作高武,所以,极有可能高建和高武都是高元的弟弟。《隋书》编纂在先,《北史》在后,且《北史》作者李延寿还参与过《隋书》的编纂,李延寿可能发现了《隋书》的错误,进行了改正,但司马光因误解而没有采信。另外,战后,来护儿不仅没有被惩处,反而“以功赐物五千段,以第五子弘为杜城府鹰扬郎将,以先封襄阳公赐其子整。”(《北史》)由此也可见,来护儿在平壤城下并没有失败,而是因众寡不敌,在等待援军的到来。
日期:2014-07-12 12:15:48
隋炀帝的如意算盘是:以来护儿的水军从海道直扑平壤,将高丽军主力牵制在平壤城下,使其无暇远顾鸭绿江以西;隋军陆军以压倒性优势迅速消灭鸭绿江以西敌军,设置州县,反客为主,实施有效的管理,在这一地区因粮于敌,将辽东地区作为陆军进攻平壤的跳板或者二级策源地,再渡过鸭绿江,与水军一起将高丽主力合围于平壤城下,予以消灭。然而,隋军迟迟没有扫清辽河以东、鸭绿江以西的高丽据点,尤其是一直没有攻克辽东城,这实际上已经打乱了隋炀帝的计划,不仅迟滞了辽东陆军前进的步伐,而且还令隋炀帝不敢将全部陆军都投入到平壤前线,致使平壤的来护儿所部成了孤军。
这让隋炀帝心急如焚,也大为恼火。
六月十一日,从三月二十五日隋军渡过辽河到如今,已过去了两个半月之久,但辽东城依然没有被攻破。隋炀帝亲临辽东城南,观察形势,又将众将召到跟前训话:“你们各位自以为官职很高,又有显赫的家世,难道是想把我当成一个傻子来耍吗!在京城的时候,你们大家都劝谏不要让我来亲征,是不是存心不想让我看到你们在前线的表现?今天,我来到阵前,就是要看看你们的表现,来杀了你们!你们怯儒避战,不肯尽力,难道你们真的以为我不能杀了你们吗?”众将见隋炀帝发怒了,均吓得战战兢兢,面如土色。隋炀帝遂命令在辽东城西数里之处建造一座六合城,自己住在城内就近督战。六合城建夜里,周围八里,高十仞(一仞约为成年男子双臂的长度),六合城内还有一座行殿,能容纳六百人,六合城四角都有城楼,四面还有观,下面开三个城门。更加神奇的是,如此规模的一座六合城以及行殿,仅用一天晚上的时间就建成了,第二天清晨,高丽人在辽东城上见到从天而降一座城池,都大惊失色,以为是神功。
但辽东城却还是没有攻下,而辽东地区高丽的其他各城也都还在坚守。
目前这一情况,让隋炀帝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是继续以重兵先解决辽东,等辽东解决之后,再过鸭绿江呢?还是留下一部兵力解决辽东,分出一部兵力火速过江?前者的好处是:陆军主力坚持不分兵的原则,符合稳扎稳打的决策以及十则围之的战术要求,立足于不败之地,但该方案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将大军集结于几座坚城之下,使不少军队无用武之地,效率不高;二是夏季即将结束,一旦进入秋季,东北地区秋汛和随之而来的严寒,都将给军事行动带来极大的不便;三是持久作战后勤难以保障;四是长期不过江,将让来护儿所部承受巨大的压力,甚至会被高丽军吃掉。而后者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分兵,提高了效率,但也不是没有不足,那就是:要分多少兵?辽东部队不仅要攻城,又要确保后方粮运安全和皇帝的安全,分出去的兵多了,后方就吃紧,而分出去的兵少了,不仅拿不下平壤,而且还极有可能被敌人吃掉。
然而,时间不等人。作为最高统帅的隋炀帝必须做出决断!在权衡再三之后,隋炀帝终于决定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分兵!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