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一代的发迹史:化学制造》
第11节作者:
何三刀 何游方举杯回敬道:“我觉得还是体制有差异,内地只有国营和集体企业,大家都在磨洋工,干活没有积极性。而珠三角遍地是外资、合资、私营企业,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觉得只有实业可以救中国。”说完他就给周再胜回敬。
这时周再胜的BB机又响起来了。他说:“你讲的很好,珠三角比内地最大的优势,其实是思想的解放。在这里,你看好了项目,想搞实业,立即就可以搞,各方面都是绿灯。各位我可能要先行一步,还有人在等我呢?大家一起干了这一杯,友谊长存!”
喝完酒,周再胜喊了声:“侍应生!”服务员就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把账单拿给我,另外把夜总会的杨主任给我叫来!”“哪个杨主任?”“就是妈咪杨晓燕!”
趁服务员去办事的空挡,周再胜特意给杨友成和马亦醇斟酒,意味深长地说:“朋友啊,我们三个人,一个搞技术,一个搞生产,一个搞销售,组合起来就是一家工厂呀!如果我们每个人既懂技术,又懂生产,又懂销售,这意味着什么?我们要多交流、多合作呀!”
杨友成和马亦醇心里都咯噔了一下:难道------?
杨晓燕赶到的时候,见是周再胜,真把脸笑成了一朵花。周再胜把餐费签好单,就揽过杨晓燕的腰肢,手不安分地在她那丰臀上捏来捏去,还在裙底象征性地捞了一把,似乎在给大家作示范:“在座的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有事走先,你给安排个音响好的包房,记得打折、送果盘,小姐要漂亮,这位杨总代表雪虎公司签单!”
杨晓燕说:“你周总发话,还有啥问题?没问题!”
杨友成赶忙说:“周总,就算了吧------”
周再胜盯了他一眼:“雪虎公司现在每个月赚一千多万,我这个月的招待费还没花够四万呢,你心疼个鸟?上!一条龙哈,你完不成任务,就不要回来了。”
杨友成看周再胜扬长而去,不由得感叹:同一天入职,同为部门经理,我还从来没有报销过一张餐票、没有因私坐过一次公车、没有唱过一次公家的歌、泡过一次公费的妞------干部与干部相比,差距咋就真这么大哩?看来腐败现象,在任何体制下都是一样的呀!
不过得承认:大家都在喊反腐败,可是轮到自己有机会亲自“腐败”的时候,这感觉真就一个字:爽!可见越是强烈要求反腐的人,越是平时没有机会搞腐败的人啊。
日期:2014-12-14 14:26:41
8、人心好似春江水
雪虎化学公司所开发出的一种产品,被命名为“意大利手扫漆”,一上市便迅速红遍了大江南北。
这里有必要说说油漆。中国古代一直是拿桐油来做油漆,叫做大漆,如果加上矿石颜料,就成了色漆。油漆具有保护基材的作用,同时兼具修饰美观之效。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大工业生产的硝基漆(NC)传入了中国,这种漆使用简便,加上天那水就能刷涂和喷涂,快干,也能调色,还能做仿古家具。其缺点是漆膜太薄,一般做套家具,不反复涂刷十遍八遍,根本感觉不到上过油漆。它还有个致命弱点,不耐烟烫和刻痕。大家在街上小餐馆见到的餐桌,多是硝基制作。我国的硝基生产基地主要在山东。
到了文『革』时期,上海引进了国外聚氨酯漆(PU)的生产技术,于是“685”聚氨酯风靡全国。该品种属双组份,漆膜厚致丰满,一般只需一底两面,手感就不错了,非常节省人工,而且油漆的光亮度也比硝基好很多。所以七十年代开始所制作的家具,多以聚氨酯漆为主。但其仍然有漆膜硬度不够的缺陷。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随着大量专业家具厂的涌现,家具厂从国外引进了一种聚酯漆(PE),这种漆的效果最好,,其硬度达到钥匙划不动、烟头烫不坏的程度,而且亮度可以照镜子。但这产品的使用相当繁琐,属四组分,即主漆之外,还要稀释剂、固化剂、蓝白水。尤其是蓝白水,调试比例要相当精确,否则极易当场爆炸起火。因此除了大型家具厂,这种产品无法向民间推广。
雪虎的梁总已经探听到顺德有化工厂把PE和PU进行改性,要出产品了。他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商机,于是让崔明加紧研制。崔明是北大化学系的高材生,虽然教授没有教过他油漆,但他把PE和PU两种产品只研究了三天,就发现了门道:在聚氨酯的基础上,如果加上固化剂,岂不是硬度、亮度、漆膜丰满度将上一个新台阶?或者说,如果把家具聚酯漆去掉那最危险的蓝白水,不就比原来的聚氨酯性能超出了很多?
历史的真相就是这样,虽然说穿了它并不神秘。经过一番概念的包装,于是一种名为“意大利手扫漆”的改性PU出厂了,直到今天,全中国都还叫它“聚酯漆”。
日期:2014-12-14 14:27:36
友成天天在车间里指挥工人们三班倒地生产“意大利手扫聚酯漆”,虽然是学中文的人,渐渐也就弄清楚了这产品的来龙去脉。确实,搞生产管理的人,从每一样主料,到每一样辅料,再到每一样助剂,其名称、产地、投放比例、投放时机,岂有不懂之理?工程师虽然不给他们提供配方,但必须设计生产工艺和工序流程,这不比一张纸的配方,更管用千百倍吗?
因此,杨友成从那天周再胜在酒桌上诡谲的一笑,开始明白了自己的实际价值。低调就低调呗,要说创业当老板,杨大爷手上掌握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生产技术!
从那次酒后,周再胜确实对杨友成和马亦醇格外亲热,经常在招待客户时拉上这二人去三陪,就是私人聚会时也没忘了他俩,反正都是开票报销。这二人吃人嘴软,免不了在关键性的问题上给他指点。反过来说,他们最缺的是开发市场和管理客户的技巧,也要向他请教。就这样各取所需,暗渡陈仓,在公司高管看来,部门经理们还非常团结、非常敬业呢?
一晃到了旧历年底,杨友成很想回温州去看望母亲。当然,没说出口的话,是想去“探望”女朋友董湘梅。话说这段时间频繁地跟着周再胜搞腐败,把生猛海鲜吃的多了,体内积累的能量非常可观,人的精神也就显得十分生猛,可是再英雄,总得有用武之地呀!尤其这时回家的费用对他早已不是问题,工资、奖金、加班津贴,每个月都在四千以上了。
还别说,那个总经办主任秦雨时,花花肠子最多,像个克格勃分子,早已嗅到了某种气味。他的工作有个最大的便利,就是可以到任何部门巡视,这段时间他到各车间、仓库、采购部、技术部和销售部走动的明显勤了。这种性格阴森的人,永远不会有太好的人缘,但他毕竟待在某一个位子上,他来了解询问,你却不得不说。谁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想了解什么?反正每一次都问些云山雾罩的话。只有杨友成心里明白,这家伙想闹懂油漆究竟是怎样做出来的,就像秦雨时吃了猪肉,非要弄清楚母猪是如何受精、产仔、笼养、圈养和催肥、屠宰的全部过程一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