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社会发展到啥朝代,对于普通的小草根儿百姓来说,都是无利不起早,不图三天分不起早五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跟着刘邦混迹江湖是为什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讲,人在满足了最低层次的需求,吃饱穿暖之后,就会还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跟着自己的带头大哥,占个山啊,为个王啊,娶上几房婆娘啊,这个时候的刘邦怎么着也算得上一个小大王了,虽然他只是混社会,混江湖,他从没有打家劫舍,也没有劫富济贫,乱世里的一方小首领,他的身边总是有几个铁杆哥们儿,被他收服得服服帖帖,就差拈土焚香,义结金兰然后滴血为盟了。
说句实在话,这位刘邦刘三爷也不是生性就喜欢流氓无赖泼皮,实在是秦朝的外在大环境所逼而为之,看不惯政府无为,看不惯不想为腐败,不想为政府做事,更不喜欢被约束,不爱被人管。
刘邦喜欢我行我素,笑傲江湖,他信奉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喜欢折腾,不停地折腾。刘邦是那帮草根儿兄弟的头儿,人家活得潇潇洒洒,视权贵如粪土,别看他自己就一混社会的待业老青年,连个正当的职业也没有,可他最鄙视那些官场地的所谓穷酸不倒的公务员们,他还真的不把那些所谓的有公职的官员大人们放在眼里。大秦的帝国大厦都快山体滑坡了,那些愚昧到家的人们还在紧闭着双眼,过着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日子。这刘三儿要瞅得见谁家官老爷人五人六地摆排场,耍酷,肆意地穷讲究,过分张扬,那一定是喜具滑下茶几变杯具了。
换句话说如果秦朝不在各路乱世英雄的呐喊和起义中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位刘邦大神还不天天领着帮小混混们,把个沛县搞得鸡飞狗跳,满城乌烟瘴气啊。
日期:2012-11-02 14:15:40
[9]
刘邦现在的生活,吃不愁,穿不愁,不爱任何人管理,混得敝面儿,混得舒服,混得痛快。青春是什么,青春就是狂嗨,就应该活出别样的色彩。策马奔腾,轰轰烈烈,青春作伴,我的地盘我作主,一腔热血尽情挥洒。刘邦就差从鼻孔里哼一声那些紧紧抱住大秦这棵大树的同学们,大家还是散了吧?称现在风云还没有突变,称现在泥石流还没有涌下来,称早各自寻头去吧,免得成了大秦争战的牺牲品或炮灰,被掩埋挥酒在千沟万壑之中。真的,笑拥江山也是不错的选择。估计当时刘邦也没有想过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他自己会居庙堂之高,威风凛凛治理天下。
刘邦这人,仗义大量,为人活络,人际关系处得出奇的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人缘儿,没有无缘无故的高人气。孟子他老人家早就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怎么对别人,别人怎么对你。一个人在官场上混得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载车爆胎,别问,人家一定比寻常人付出了更多更多。因为好人脉是经营出来的,也不是纯粹混出来的。做为一个社会人,你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真空中,或是关上门堵上窗朝天过。这世间事,想到和得到之间还有两个字,就是你得率先做到,只有做到才能最终得到。利益和需要永远都是所有社交的根本,所谓有财人不死,有食鸟不亡,这是草根百姓人人皆知的平凡道理。唱高调刮浮夸风都是玩儿虚的,和兄弟们混,得来点儿实在的。逢年过节,大节小节他都没有拉下的,得了刘邦的小恩小惠,众兄弟个顶个服服帖帖,也都是愿意至死相随,肝脑涂地。
日期:2012-11-02 17:25:24
第三章主动为未来的老板谋职位[1]
人情练达,洞明世事,在为人处事这方面,萧何倒是和刘邦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为人处事的骨灰级高手。萧何何等慧眼,越发瞅着他这位未来的明主不论横竖不论是倒下还是起来他都是个人才,都是个可塑之才,他瞅得见刘邦身上那种与生俱来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魅力,那种潜在的领导才能,可不是人人都有。刘邦虽然身上毛病不少,但他至少做人坦荡荡。如果将来成为乱世帝王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素质。如果有一天,他大手一挥,手下的人一呼百应,定能指点江山。
萧何这识人的才能用在一个还是市井泼皮身上,更是显得别具一格。要换做咱一般的人,让咱把宝押一街上要饭的人或一江湖小混混小流氓身上,咱敢吗?咱怕是伤不起。咱也没这本事。世界之大,有才有本事的人比比皆是,特别是生逢乱世,会有更多的有志有才之士隐藏于山野之中,在坐观朝野格局的变换,一旦朝堂烽烟起变换了天空,立码揭杆,捣毁腐败秦朝的老窝去,漫漫官徒,更不是乏千里马,这未来的黄袍究竟能加到谁身上?说句实在话,谁都不敢打包票,这萧何,为什么就单单瞅准了刘邦呢?为什么不是项羽,不是陈胜,更不是吴广?一句话,这萧何就是对刘邦情有独衷。
日期:2012-11-02 20:18:56
第三章主动为未来的老板谋职位[2]
前面说了萧何这人交际甚广,沛县的直属衙门,闭着眼也能数得清,在萧何为自己搭建人脉的过程中,萧何八面玲珑辗转于酒场,这官场中的事儿小隐隐于小聚,大隐隐于酒局饭局,事情无论大小十有八九是在酒桌上敲定的。老乡、同窗、亲戚朋友、张三李四王二麻子,拜把子兄弟、差不多都能扯上关系,实在是八杆子也打不着,扯不上关系,找个理由都要扯上,人家非说他干妹妹的表姨夫的连襟的二妯娌的兄弟媳妇五百年前和你是一家,你就得承认,对,咱们祖上就是一家人,如今开枝散叶混我们这辈,我们就是至亲,而且亲不讲理,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在沛县这地盘上,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盘根错节交织在一起,哪个部门的哥们儿朋友萧何也没少给人家好处,这人脉说到底就是财脉,就是潜大的机缘,就是将来某一天你踏平坎坷成大道,踏上官途的梯子啊。一个人要想行走官途一马平川,自己精心搭建的人脉关系网就得四通八达,放射到边边角角,甚至官场大树的细枝末节。这人脉关系就是沉淀的资源。有一天你挖掘出来,那都是闪光的宝贝啊,捧在掌心里都熠熠生辉,照亮自己的官途。
成事不分古今,方法大同小异,卡耐基说,一个人获得成功,15%自己的能力,而85%靠人际关系。名人的至理名言都是经过多少人前赴后继亲身验证得来的。
日期:2012-11-03 10:23:14
第三章主动为未来的老板谋职位[3]
网上有一个八卦的贴,上面说有一个贪污的官员,只是一个小县城的小小的教育局局长,勤奋得了不得,他边为官边写了一本做官日记,他做为一个地方的局长,他说他当得不容易,别看他局长叫得响,别看教育局是清水衙门,上面的大大小小的官爷们,哪一个不需要他去进贡,连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科室科员他都是遍投,反正口袋里的银子不是自己家的,花出去也不心疼。平级的兄弟单位的朋友们,低头不见抬头见,得向别人传递自己的可利用价值吧,当然,自己也要充分利用别人的可利用价值。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