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戚继光现象--俞大猷必须力挺,戚继光可以休矣!》
第12节

作者: 敖岸102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们现在都知道,古代一个国家的版图大小,受限制于交通、通讯等因素,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朱元璋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皇明祖训﹒首章》)所以,“本朝的士兵越海进攻日本”倒是不合乎逻辑的。
  朱元璋不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不征讨邻国,也不干涉其内政。洪武年间,朝鲜、安南乱政,大明皆未予以干涉。大明还积极化解邻国之间的矛盾。安南与占城之间的战争以及琉球与山南、中山之间的战争,大明都进行了调解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根据夸大了的描写,他所用的镔铁大刀重120斤,可以在马上‘轮转如飞’。”

  古代的武将使用的兵器比较沉重,是有道理的。中国的功夫,历代记述浩如烟海,气功的记述可以一直追踪到战国时代。一个硬气功的习练者,加上护身的铠甲,具有相当的抗击打能力。但是,当兵器重量达到一定的程度,这些防御措施就会失效。在冷兵器时代,沉重的兵器加上舞动的惯性,具有当者披靡的恐怖威力。
  有人统计,中国在封建时代2000年的历史中,平均每4年就有一场战争(未经验算)。将领们选择使用重兵器,其实也是残酷的战争经验的总结。所以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达63斤,岳云的铁椎重达70斤。
  重兵器的缺点是因为惯性,初速度慢,但启动时间不会大于接敌时间。将领在大刀、长枪、铁椎等重兵器之外,往往还配有剑、匕之类的短兵器。重兵器多用在战阵上,很多大将,平时重兵器甚至交由手下管理。猝发的肉搏,往往使用短兵器。
  使用重兵器的人,要么天生神力,要么习练大力功法,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再则,古代的生产力远远落后于现代,我们现在出门有汽车,耕地有机器,使用体力的强度越来越小,可是古代却到处是体力活,根据“有普及才有提高”和“用进废退”的道理,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更容易出现“陆行不避豺虎,水行不避蛟龙”的力士,应该不难理解。(当然由于医疗技术的落后、以及战乱等诸多因素,古人的平均寿命低于现代。又由于古代接触的抗生素、辐射、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少,古人的健康状态反而不比现在差。这些矛盾的因素,不能片面地加以对待)。

  我在18-35岁期间,也常常锻炼身体。可以做到双手同时平举各38斤的石锁10分钟。崇祯四年武举王来聘、徐彦琦皆能够自如运用百斤重的大刀。将门世家的刘綎,被称作“跨灶之儿”,能用120斤的大刀,我不认为有什么夸大之处。
  * “武生的考试又重在刀枪弓马的是否娴熟,由文官主持的笔试,其要求不过是粗通文字而从未涉及军事科学。各处所开办的‘武学’,也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的讲授内容,其教学进度,以‘每日总授不过二百字’为原则……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高级将领,几乎很少有人具备运筹帷幄的谋略。”
  武举考试自公元702年,唐朝武则天开始“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由兵部主持。名将郭子仪即为武举。到宋朝,武举制度臻于完整,确定了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的程序和三场考试的制度。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下令设文武科取士:“应武举者,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俱求实效,不尚虚文。”(《明太祖实录﹒卷22》)宪宗即位伊始,便于十月批准公布了明朝第一部《武举法》,天顺八年也就成为明朝武举的起始年。武举每三年一试,乡试于八月初九初试,十二二试,十五三试,会试在次年二月,依然初九、十二、十五日初二三试。(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初试考策试3题,军事策略考试题2道,《四书》考试题1道。初试不合格不能参加武试。武试考“马上箭”,以35步为则,9箭至少需中3箭;“步下箭”以80步为则,9箭至少需中5箭,为合格。

  终有明一朝,武举制度基本上一直保持下来。俞大猷就是会试第5名。其策论即著名的《安国全军之道》第一问、第二问(载《正气堂集﹒卷1》)。据说,戚继光也取得了会试的资格,不过无法考证。嘉靖三十五年绣溪桥之战牺牲的名将宗礼、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在宁波普陀之战牺牲的火斌,也是武举。
  顺便再说两件趣事:崇祯四年,参加武举考试的人之中,只有王来聘、徐彦琦能够自如运用百斤的大刀,放榜后徐彦琦榜上无名,舆论大哗,崇祯亲自查处了一大批官员,重试,王来聘获状元,立授副总兵。名将熊廷弼开始是习武,获乡试第一,后弃武从文,又获乡试第一,朝廷表彰说:“三元天下有,两解世间无。”的确是独一无二。
  大明朝自建文四年(1403年),置京卫武学,成祖罢,英宗正统四年(1461年)“诏天下卫所皆立学”。六年,开设京卫武学,立学规。七年,设南京卫武学。教习的对象主要是军户的少年;教习的内容是:《小学》、《论语》、《孟子》、《大学》(文化类)选一;《武经七书》、《百将传》(军事类)选一。“每日总授200字,有志者不拘。”不要小看每日200字,要弄清楚200字的古文,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并不容易。(清朝沿袭了明朝的武举制度,但是未开武学) 

  待续

  日期:2014-07-06 23:30:02
  * “这些冒险家所使用的船只,最大的长达100尺,宽达30尺,船壳厚达7寸,超过了中国战舰的规模……这些海寇乘坐可以装载百人左右的船只登陆。”
  终大明一朝,其舰船制造技术领先于全世界。我在前文即已讲到,朱元璋的水军,大舰“高数丈……上下三级(层),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艣数十其中,上下人语不相闻,艣厢皆裹以铁。每舰可载两三千人”,(《明史纪事本末》卷3)至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大船,大家也耳熟能详。即使到嘉靖年间,大明的战船依然领先。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双屿之战时,即使用了大福船。整个平倭战争,明军皆以福船为主力战舰。大福船有面宽3丈(30尺)和2.8丈两个规格。高大如楼,两桅,主桅有望斗。共有四层。底层放压舱石,三层宿舍,二层操作室,上层是作战层。福船尾部高翘,有木楼三层,便于瞭望、指挥。船舷设护板,以为屏蔽。面宽3丈的福船,按照俞大猷的战术配置,配100斤大弗朗机8架,鸟铳10门,神机箭100枝,喷筒30只,兵120人,舵工2人,指挥1人。共有船员123人。(《筹海图编》略云:可载百人)面宽2.8丈的福船配员106名。平倭战争后期,明军普遍增加了火器。这是战斗状态的编制,如果仅载人,则数百人肯定没有问题。

  我在前文《<百家讲坛—豆腐渣工程>之“抗倭英雄戚继光讲座剖析”﹒关于倭》也讲到,倭寇没有海船,(后来王直等盗首应该有大船。)以至于“新倭寇论”者将此作为日本人无法侵犯我沿海的论据。与此相应,俞大猷、戚继光等人的诸多文献均多次说到:福船高大、可以“犁”沉敌船、斗船力而不斗人力……可知“超过了中国战舰的规模”的说法与事实相去甚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