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诡异事儿,都是口口相传的鬼故事》
第53节

作者: bin9462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4-07-16 02:00:00
  精怪
  天地万物,皆有灵性。这灵,通指生命和意识形态。浮游生存万年都会成仙成圣,相传道家老祖鸿钧道人本体就是蚯蚓。如此生物都能成圣,那胡黄之流想当然也会成就仙体。
  富区西面有个小村庄,是在前水以北前水后面,并且距离前水很近,所以被人们称为后水。富区所有的村庄都是以农耕为生,就在后水一片稻田地边上有一个几人合抱的大树墩,听老人讲,当初抗日战争的时候,这还是一颗巨树,有次抗联队伍开拔路过此地,看到这颗大树都惊叹不已,后来因为要渡江作战,而江边人家较少,船只供给不上,有人就出主意砍树造舟,这棵大树也就没能幸免,被抗联砍伐而去,挖空树干当了一个独木舟。说是独木舟,这大树造的却能同时装下十人还加带装备。后来战争结束,这独木舟顺江而去,至今下落不明,只是留下了一个粗大的树墩,因为这树墩太过巨大,根须扎到地里不知多深,也曾有人试图挖掘,可挖下去三米还有人腿粗的树根深深扎在地里,人们也就不再管它,任它留在那里,农忙时用来歇息。

  农村人都没有什么业余活动,生活乏味,夏天还好。劳累一天之后都能在家门口或村中聚集一些人下棋聊天喝茶。冬天一入夜就都关灯睡觉了。后水人家的布局不是那么分散,都是成排的砖土房,每排房子间隔一条土路,每排房子的把头都有一块空地供大家聚集聊天。每到夏夜凉爽的时候,房头都会聚集几波人,聊天的聊天下棋的下棋。甚至还有打牌赌博的。这里有一个外来的住户,姓朱,据他自己说,祖上曾是明朝皇室宗亲,族谱上还有朱元璋的名字,可大家都没看到过他的家谱,也就都当故事来听了。虽然他这么说,大家也都不信,但是都没有人对他有过反感,因为这人嘴皮子十分厉害,任何人和他对着骂街到最后都会被骂到吐血,而且这人还很会讲故事,常常讲些精怪故事给众人消遣,他讲的故事引人入胜,听的人如痴如醉,就算有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可到了他嘴里,这故事就变了个样子,十分吸引人。

  不知从何时开始,村民都会在夏夜邀请他到村头给大家讲故事,只要他开讲,全村老少男女都会围拢在他的身边认真的听,端茶倒水伺候的他很是受用。这年夏天,村中常常莫名其妙的丢东西,丢的也不是什么大物件,也就是院里晾晒的衣物会莫名丢失,而第二天总会在村后农田里捡到衣物的碎布条,而且闻上去还有一股子的树油味道。村人虽然奇怪,但是也找不到什么线索,也曾安排人巡逻看守,可还是不见效果。最后只能在天黑之前都收回衣物避免丢失。这人开始也觉得奇怪,但后来突然想到一个祖辈讲过的故事,说的是一只成了形的狐狸,想要化成人形,但是身上人气不够,又不敢直接吸取人身生气,只能夜里到各家偷出人们随身衣物吸取上面的人气,后来终于被人发现而被乱棍打死了。

  这人开始以为是什么精怪成了精,想要吸人气成形,可后来想想不是那么回事,这精怪偷衣服还能理解,可为什么要撕碎了衣物,而且衣物上还有树油味道?他想不通也就没跟村里的人说,一是怕给村人带来恐慌,二是自己真的咬不准是不是这么回事。他放下这事不想,而且最近村民都不再外晾衣服,也很少有丢东西的了,他又继续为村民讲故事,每天如此,他也乐得给大家讲,至少他在村中的威望很高。可最近几天他总是感觉自己在讲故事的时候有些不对劲,而且天色越晚这种感觉越深。他多了个心眼,每天讲故事的时候都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和物。开始他还是没有发现什么,但是那感觉却从没有消退,直到有一天,他终于知道了是哪里不对了。

  这天也赶巧,往常总是贴着自己的二蛋,带着家里几个孩子去城里探亲,而二蛋的位置也没人去占,因为大家每天都固定坐在一处早成了习惯,偶尔换个位置听故事会很不舒服,朱先生就发现,原来二蛋家人坐的位置靠后一点,树荫中总是有一团朦胧的阴影在那晃动,其他人未曾发现,也只有他看得出来,那根本不是什么树荫人影,就好像是什么东西借着树荫隐蔽形骸躲在那里一样。朱先生暗暗记下那个位置,他每天那种感觉都是从这里传来,他也曾仔细观察过这里,但是由于二蛋家人阻隔了自己的视线,一直也没有发现什么不对,今天自己和树荫之间没有什么阻挡,被自己看得真切,而且那种感觉更加清晰。当下朱先生不动声色,继续给大家讲故事,当讲完之后,朱先生瞄了一眼树荫,这时天早就黑了,也根本看不出什么,他什么都没发现就转身回家去了。

  第二天,朱先生早早来到了这里,搬了一把板凳就坐在了树荫下面,距离昨天记下的位置不是很远,伸手就能碰到的地方。这时村民也都赶来听他讲故事,发现朱先生竟然换了地方,大家虽然奇怪,但也没太过在意。这时有人跟朱先生打招呼:“唉,朱哥,今天来的挺早啊,怎么还带这斧子啊?刚砍柴了吗?怎么不说一声,我去帮你啊。”朱先生看了一眼来人,微微一笑也没说什么,只是说自己刚才去劈了点树枝,让儿子送家去了,一时没注意还拎着斧子。一阵寒暄过后,有人递给朱先生一根烟,又有人端过茶给朱先生润喉,朱先生都摇摇手说是今天有些累了,赶紧讲完好回家休息,当下众人也不再说话,等着朱先生讲故事。朱先生眼角一直没有离开过那片阴影,看大家都安静了,就开始给大家讲今天的故事。果然自己刚讲了个开头,就发现从树下慢慢的有个影子延伸了过来,如果不是留心观察,根本不会有人发现。那影子到了朱先生身前,迟疑了一下,向外又挪了一点,好像因为没人注意到它,而且这时朱先生的故事也讲到了精彩的地方,不觉又向朱先生靠近了许些。朱先生把这一切看了个满眼,心想,我倒要看看你是个什么东西。讲到精彩的地方不免手舞足蹈,趁众人不注意,迅速的捡起脚边的斧子,照着黑影就劈了过去,众人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还没明白他发什么疯时,就听朱先生斧子劈中的地方传来一声尖叫,这声音吓的众人一激灵。朱先生忙安抚各位,说了自己这些天的发现,然后跟众人说:“我早就怀疑咱们村丢的东西是有精怪作怪,今天抓了个现行,现在大家跟我去找找,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大家听朱先生这么说,好奇心也上来了,都附和着他说一起去看。朱先生来到阴影停留的地方,刚刚他劈中这里的时候,瞬间起了一团浓雾,现在浓雾早就散了,地上只是有一道血液,向远处延伸过去。

  朱先生带着众人按着血迹找了过去,当血迹消失的时候,众人抬头,发现早就出了村子到了一片稻田地的边上,血迹进了稻田地就再也找不到了,正在众人着急的时候,朱先生说:“大家别急,到现在我们也没发现我那把斧子,说明那斧子还留在那东西身上,大家找到斧子就能找到那个东西了。众人听着有理,马上又开始寻找斧子。没一会就听有人喊:”这呢这呢,斧子在这呢。“大家一听,马上都奔着声音赶去。到了近前才看到,原来到了稻田地的另一边,那个粗大的树墩就是在这,而那把斧子就深深的扎在树墩中,在斧子周围还有血液汩汩的向外流。

  朱先生看到这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树墩成了气候。上前废了老大力气拔下斧子,斧子拔出的同时又一声尖叫传来,众人听的清楚,就是这树墩发出来的。大家都是凡人,亲眼见到这么诡异的事谁会不怕?但更多的是畏惧,有人提议赶紧烧了这树墩,免得日后害人。人群中有人同意,随即拿来汽油就要浇到树墩上烧了他。被朱先生拦下,朱先生叹口气对大家说:”唉,别赶尽杀绝,这树墩能成精想来十分不易,千年道行一朝散,任谁都是接受不了的。咱们都有分享这个天地的权利,何必去剥夺精灵的生命?我也是因为看个究竟,今天才贸然出手。现在看了,这树墩是不会对大家不利的。他偷衣物也无非是想借人气化形,可能是因为灵智开的太晚,难免会笨手笨脚扯破了衣物,今天我做主,就绕了它吧。”朱先生向来说话就有分量,而且大家也都觉得在理,也就同意了朱先生的提议。朱先生又说:“你们先回去吧,这里我来处理。”众人听他这么说就都散开回家了。朱先生见人都走光了,蹲下身子,扯了一块衣服里衬擦干了树墩上的血说:“念你修行不易,今天就放过你了,但是以后千万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你在这也呆不下去了,既然也成了形,就弃了这个形身,去他处修行吧。”说完扔了擦血的布条站起身就回了家。当晚大家就听到一阵的巨响,随后地面还有些晃动,只是这些都只持续了几秒就安静了下来。第二天人们到那树墩所在去看,发现树墩一夜之间就干枯腐朽了,有人上手去那么一提,就拽出好长一截树根,大家一看就都上手去抓。没几下就把巨大的树墩拽的什么都不剩,留下了一个深深的沙坑。拽出的根须都被拿到家烧火做饭当柴火用了,而那个沙坑,也被大家用泥土填埋,最后也一并归进了水稻田中。

  后来有人到朱先生家,发现朱先生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个被红布遮挡住的神龛,也不知道里面供的是哪家神仙,只是自此以后,朱先生家家道中兴,很快就迁移回了祖籍居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